刑天法务丨信用修复“放水养鱼”盘活濒临破产企业
案情: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的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正面临查封抵押、合同纠纷、经济官司、债务累累等复杂问题,各类社会矛盾叠加出现,涉及近500人群体的切身利益。
据初步统计,房产公司贷款、借款、三角债、查封抵押、各类债权债务关系交织叠加,涉及近100户,债务超过2亿元;近年来,债权人纷纷上门催债,要求法院查封、拍卖执行。
措施:
自2013年1月份以来,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共有57件,涉及金额4800余万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我院按照县工作专班的要求,采取部门联动、资产盘点、拍卖房产、沟通协调等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政法委牵头抽调房产中心、不动产中心、法院等工作人员成立工作专班,集中在指挥部办公,确保信访案件化解工作的正常运行。让信访人看到每天都有人在积极推动工作,并能及时掌握工作专班的工作动向和工作进展情况。
二是法院在指挥部派驻专人值班接访,与该信访群体保持有效的信息沟通,把政府的重视、付出的努力和近期的工作进展及时反馈给他们。同时,通过代表把信息带给每一位业主,让群众认可我们的工作,从而进一步稳定信访人的思想。
三是积极协调案件当事人,逐步解封了十三个案件中的十个案件的查封。同时根据案件情况,通过与其他债权人协商,杜绝新收案件的查封;拍卖楼房款处理完抵押和查封后剩余的房款用于解决其他楼房欠款,通过逐步滚动盘活的方式解封楼房。
解决:
通过上述措施,解决涉及金额500余万元执行案件,对于其他查封的案件,也已经通过协商、以物抵债、用拍卖余款归还等方式予以解决。使得平邑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债务逐步、有序递减,公司信用得到恢复,信访案件逐步化解,为企业经营注入了活力。
意义:
法院在执行工作中,要切实落实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采取灵活的执行措施,通过“放水养鱼”的方式,让企业“起死回生、满血复活”,不仅有助于推动系列执行案件的顺利解决,也能助力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