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贵10倍,中国河北小镇的冥币如何暴打外国韭菜?
生死乃人间大事,有的人把它干成违法的买卖,也有的人靠它发了洋人的大财。
昨天整特朗普筹备红白喜事的稿件时,我就突发奇想,美国的生老病死是个大生意,那中国的殡葬行业又是啥样的?
国内300亿的殡葬市场,都是谁在从事这一行业?那些卖到二三十万的天价墓地,又是谁在操盘这一切?
今天,王小帅就和您聊聊国内殡葬市场的二三事儿。
01
早在14年的时候,央视报道了个新闻,说北京的墓地开始水涨船高,4万多到十几万价位不等,最高达到几十万。


由于取消了凭死亡证明购买墓地的限制,有钱的人开始炒墓地,没钱的人开始囤墓地,更有甚者跑荒郊野岭整一鬼楼放骨灰盒。
然而那年北京的房价也就4万左右一平,感情你活着好不容易还完了房贷,完了死后还要被阎王爷剥削。
且不仅仅是“房地产行业”存在人鬼纠纷,在服装,家具,甚至花卉行业,经济矛盾是一个不落。
你亲人逝世总要穿寿衣吧?少则两千多则两万,开始我还寻思是古驰还是阿玛尼把生意扩大了,好家伙走近一看原来是个三无产品。
穿完寿衣你得有告别仪式吧?“红床服务”一套两千四,“撒花瓣”全身八百两头六百。
火化完你得要骨灰盒吧?成本至多一百块的木盒,能卖到三五千甚至一万块,就这,您还别嫌贵,因为店家吃定了你们一大家子要“体面”,谁敢讨价还价,马上一个“不孝”的大帽子套您头上。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这些殡葬乱象,到底因何而起呢?
事实上,新中国的殡葬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949年到1978年,由国家全权包办,生老病死国企全线服务。
1978年到1991年,国家在殡葬行业实施“许可证”制度,逐步开放了火葬,公墓,丧葬用品和遗体接运四大丧葬环节。
1991年到2002年,“许可证”制度进一步扩大,包括但不限于殡仪馆经营,骨灰堂建设,甚至外资筹办殡葬设施等项目。
2002年之后,国内殡葬行业完全市场化,让民间资本充分参与竞争。
如果说前三个时间段国家行政力量还有所参与,那么第四个阶段便形成了一个真空时期,而监管力度的大幅度退让必然会让社会上的其他力量有机可乘。
今年4月,新华社报道了辽宁营口的一桩涉黑案件——
该组织垄断当地殡葬十余年,被告人田某自2009年起就组织社会闲散人员“抢”死人,讹活人,一边以百倍杠杆加价殡葬产品,一边偷报瞒报税款8500万,整个营口市的殡葬行业都要看田某的脸色吃饭。

而田某之所以敢于肆无忌惮,正式钻了行业规范模糊不清,从业人员鱼龙混杂的空子。
因此,当行政力量退场的同时,相应的法制力量一定要补上,比方说最先开展行动的江苏,今年就已经出台了《江苏省殡葬管理条例》,明令要求殡葬企业必须向政府报备,公开透明相关服务。
说白了你老板再也不能靠一张嘴忽悠家属交钱,而是要先跟政府把成本利润流程说得明明白白,才能正式进入市场运营。
02
看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会说:合着按您王小帅的说法,未来殡葬行业就要成夕阳产业了?
当然不可能,前面我讲了这么多,清一色属于“非法”殡葬,而真正的来钱大头,还要看传统殡葬的出海。
河北雄县米北庄,一个常人眼里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但在外国人眼里,这里堪称“地下世界的华尔街”。

米北庄大集,图源·新京报
米北庄面积很小,人口也就三千来号,可却开了120家殡葬用品商铺,垄断着亚马逊市场上90%以上的祭祀纸花用品。
从豪车到别墅,从冰箱到彩电,从瑞士金表到苹果手机,只有你想不到的,就没他做不出来的。当然,在众多制品中,最受老外欢迎的还是冥币,对,也就那印着“天地通用银行”,底下拖七八九十一连串零的那种“大钞”。
除此之外,这里的人还特别会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国家的“币种”制定不同样式的“冥币”,比方说长这样的埃及镑;

还有印着宋仲基头像的韩币。

那么这些冥币售价多少呢?根据亚马逊的数据,每300张冥币“大钞”的售价为9美元,也就是58块钱人民币,而同样一沓冥币,在国内不过三五块钱。
抛去运输成本,这意味着冥币的“出口”比“内销”至少多赚了十倍的价钱,妥妥的暴利行业。根据不完全统计,现在的米北县殡葬制品产业规模高达百亿人民币,这说明啥:
有时候国人看不上的“土货”,在外国人眼里或许就是“新玩意”,换个思路利用文化差异做生意,或许真的能一夜暴富。
再来说回中国的殡葬行业,按照民政部统计的数据,中国每年离世的人口约为1000万,以人均3000元丧葬费计算,这就是一个300亿的庞大市场。
从目前的形式上看,这个市场正处于从“野蛮生长”到“有序竞争”的过度阶段。

一方面游走于灰色地带的从业者正被清楚,另一方面以“福寿园”为代表的大型企业正在入场。
随着中国社会的加速老龄化,殡葬行业一定会在未来不断做大,我们的社会迫切需要一套标准化,透明化的殡葬服务来处理身后事。
毕竟在“生不起”的大环境下,可千万别再“死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