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追忆母亲

2023-08-05 07:26 作者:宇宙的最后一粒尘埃  | 我要投稿

我的母亲去世已经有两年了。虽然我平时不怎么想起她,但偶尔在夜深人静时会迸发出特别强烈的思念以至于抱头痛哭。 我的母亲是一个只上过小学四年级的农村妇女,她虽然识字会算数但不能算很有文化。在十九岁时,我的父亲去她们那个村走亲戚时见到了我母亲。从此他就爱上了她,在此后的多年时间里一直追求着她,即使相隔千里也会一日不间断地写信诉说思念。最终他们两人迈进了婚姻的殿堂,生下了我与我的姐姐。 母亲的一生是辛苦操劳的一生,她的经历充满了七八十年代的印记。外公外婆一共生育了四个孩子,母亲排行第三,用村里的话来说她是最小的码妹崽,她还有一个弟弟,就是我的舅舅。 在农村,老师非常严厉,上学的条件也很艰苦。听父母亲说,他们那个年代的农村穷孩子都是那样的艰苦,除了上学以外还要帮家里分担繁重的农活。母亲小小年纪就要每天早起放牛、喂猪,清早干了农活,就从家里带瓶咸菜充当午饭,和弟弟一起去上学。下午放了假就又回来帮忙干活,翻土割麦、浇灌喂鸡,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可以说,早在母亲还是个营养不良、身材瘦小的女童时,就已经用瘦弱的肩膀担起繁重的农活了。多年以后,每当母亲和我说起她童年的艰辛,我脑海里就浮现出一幅画面——在清晨雾气蒸腾的农田里,一个手臂细瘦、身材矮小的女童背着一个大大的、看上去几乎与她一样高的沉重喷水器在田间浇灌农作物,她睡眼惺忪、神情疲惫,虽然身体上感觉到累但是精神上并没有很郁闷,反而带着儿童特有的纯真神态。多年以后,母亲和我说起童年旧事时,言语中也充满了对童年回忆的幸福,而非对苦难的抱怨。 少女时期的母亲走出了农村,与同村的女孩们一起去往大城市广州打工。那个时候的广州还有许多黑厂,母亲因为少不经事,与同伴们不慎被骗进了一个纺织厂当女工,那里的老板请了许多强壮彪悍的保安,同时将厂子选址在了偏僻的郊区山脚下。老板一面虽然给工人们发工资,但另一面又限制工人的人身自由。采购物资也是由专人负责买进买出,工人就像是老板的奴隶,每天做的只有工作,不能迈出厂房与宿舍楼。曾经有女工逃跑,但在翻墙时被抓住,于是厂长叫来所有工人,当着所有人的面将逃跑的女工殴打的满身是血,用恐怖与武力威胁工人们,将他们变相软禁在这座黑心的纺织厂中。 母亲在这座黑厂里工作时,由于年少无知,刚来还充满了干劲,一度干到厂里的纺织先锋,被作为优秀员工进行表彰。但随着一年多过去,母亲也渐渐在与同事们的交流下明白了如今的生活是不自由的,是违法的,于是她开始与要好的同事计划逃出工厂。 在一个早晨,母亲与另外两名女工一起趁着执勤保安换岗的时机偷偷翻墙跑了出来。但是翻墙时弄到了一个纸盒子,惊动了保安,于是在保安的追逐下她们三人拼命往公路边跑,在树林里由于树木的阻挡,最终保安没有追上母亲,因为母亲很碰巧的在刚跑到公路上时就遇到了一辆大巴车,她赶紧拦下坐了上去。一起出逃的两个女工里有一个因为体能不好没能跟上母亲她们俩的脚步,最终被抓住了。母亲与另一个女工坐上车离开时,已经隐隐听到同伴挨打的惨叫声。但她们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离去。 与父亲结婚之后,母亲也只不过二十一岁,已经怀上了我的姐姐,她那时在广州当理发店学徒,学出来后自己开了一个理发店。本来靠着理发店的收入,日子也算是过得去,但在老家的舅舅辍学来了广州投奔母亲。舅舅没有工作,只能靠母亲养活,父亲又在工地当工程师,工资要等工程完结才发。如此,三个人的生活竟然都要靠母亲一家小小的理发店来维持。辛苦熬到了年底工程完结,父亲本可以领到一大笔钱,但黑心的工程负责人捐钱离开了广州,跑去了国外。就这样,本来就已经负债的日子再也维持不下去了。父母亲这个小家庭不仅负债累累,而且父亲意志消沉,备受打击,整日下棋消愁。 再这样艰难的情况下,我的姐姐出生了。由于家里的贫困,姐姐到六岁甚至都没有吃过苹果,唯有的一次还是去捡别人丢在地上的苹果核啃了两口。母亲回到了老家养胎,在家里人的白眼与抱怨之下,每天精神上备受打压,吃食也受到限制,只能说是勉强求活。父亲说在广州会找到工作,但他由于情绪不佳,在街上跟人大打出手,不仅打伤了人,还坐牢坐了一年。父亲消失的一年里,远在农村的家中根本无人知晓。母亲抱着坚定的信念在家里等待了父亲一年,因为毫无音信,母亲在家里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一年之后,父亲身无分文的回家了,虽然依旧一贫如洗,但母亲还是喜极而泣,他们在家乡的河边相拥痛哭。 这段日子里,母亲深深感受到了农村人思想的落后,她备受中伤,这中伤来的最多的不是来自别人,正是来自她的亲人——我的外公外婆、两个姨母。 母亲是一个相夫教子的贤惠女人,她的一生是勤恳工作的一生。在母亲的鼓励下,父亲终于重新燃起了对自己的自信,他向朋友借了一百块钱,坐着绿皮火车再次来到了广州。这一次,他没有辜负母亲的希望,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慢慢的偿还债务,给家里的母亲寄钱。这一时期,已经是母亲二十六岁,她生下了我。当父亲偿还完债务之后,就立马写信要接我与母亲来广州一起生活。母亲高兴极了,带着我来到了广州,在下车之后的火车站,我第一次见到我的父亲,惊奇的躲在母亲背后问:“妈妈,那是谁啊?”母亲笑着把我拉到身前,对我说这是父亲。 那是一段美好的日子,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但有句俗话说:“麻绳专挑细处断,灾难只寻贫苦人。”正在一切都是那么好、那么快乐的时候,意外降临了。 父亲骑着摩托车搭着我和母亲,我那时只有六岁,因为困了所以靠在母亲怀里睡觉。回家的马路上,一辆逆行的大货车歪歪扭扭但是速度极快的撞了过来。父亲躲闪不急,被撞个正着!父亲紧握着摩托车方向盘被撞到在地,我与母亲被撞地飞了出去。母亲的头皮在地上被石子割破了一条长长的裂痕。我的右脸被铁丝网划破。 肇事的卡车司机马上调头就跑,受伤较轻的父亲爬起来也来不及记车牌号,只冲到我和母亲身边,大声呼救。 万幸的是,我们都没事。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之下,我和母亲都留下了终身的疤痕,但生命无忧。因为那时监控的缺失与现场可供追踪证据的不足,肇事者却没能被绳之以法。大笔的医疗费只能由父亲独自承担。 正是由于此次的车祸,我们痊愈后父亲就决定自己开办工厂,自己创业。 由于工作经验丰富,父亲的工作办的红红火火,所以母亲也干脆离职到了自家厂子里当老板娘。母亲懂得不多,文化水平不行。但是为了帮助父亲减轻压力,母亲自学了许多东西,做账本、税务事宜、工厂管理,都是母亲从一开始一窍不通到用了几年时间慢慢弄明白的。她时常说自己很笨,也一直在心里这么觉得,但当我长大后才发觉她的性格里有着坚持这一特点,这是许多聪明人都没有并且羡慕的。 父亲负责在外应酬拉拢客户商谈商务,母亲则负责在家里照顾孩子与管厂子。我和姐姐时常一年到头也没有和父亲有什么交流,都是在母亲的爱护之下长大。父亲更像是家里的另一个大孩子。可以说母亲将她的大部分精力都献给了我们这个家庭,她才是这个家的顶梁柱。 不知不觉间,时光飞逝,我已经读到了高三,姐姐已经大学毕业进入了工作岗位。母亲操劳的日子仿佛已经快到了尽头,只需要等我也毕业,她就可以安安心心地享福,不必再辛苦工作。但上天就像是不想让她安逸下来一般,连续给了这个即将达到最美满境地的家庭三次打击。 父亲由于自己开办工厂的成功,也想继续干一番大事,于是将大笔资金投入了房地产行业,最终却亏损的一干二净;父亲由于参加过多的商务活动,加上事业的失败,突发了脑溢血,瘫在医院一动不能动了。 母亲只好放下工厂去到父亲身边,日夜悉心照料父亲,两个月后父亲终于痊愈,经过复健也慢慢好起来了。 如果说人生如戏,那么母亲的人生在我高考前一个月走到了最具悲剧色彩的结尾部分。 临近高考,虽然家里辛苦积攒十年的钱全部耗尽在了房地产生意里,但是父亲的病已经好转的差不多了,这对于向来重人不重钱的母亲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喜讯,她在电话里给我报喜,说着要我好好学习,家里一定会慢慢好起来。听到母亲带着欣喜的话语,我的心情也不由得开心起来。 但没过几天,又是一个电话打来,这次是父亲打来的,他告诉我母亲患了乳腺癌,已经卧床不起,让我去长沙看望母亲。 当我到了长沙,到了母亲的病榻前时,我不敢相信那是我的母亲。眼前的人神色憔悴,身体绵软无力,就连发出声音都十分艰难。我一时间还是不能接受这是前几天还在给我送饭的那个身体康健、笑起来容光焕发的母亲。 父亲告诉我,母亲乳腺癌已经很久了,只是这个病潜伏期很久,一旦发作就已经是晚期无可救药。听着父亲一句句沉痛的话,我慢慢接受了这个现实,情不自已地流下眼泪。 高考之后,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我留在长沙读了大学。 一年时间,母亲与病魔顽强抗争了一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大部分时候都陪在母亲身边,我第一次见到癌症病人身上那密密麻麻的针孔,我第一次听到坚强的母亲脆弱的哭泣,我第一次从癌症专科医院里了解到原来这世上有这么多人也在经历着不幸……一次次地崩溃,又一次次重新振作勇气、鼓起希望接受治疗,母亲在这个抗争的一年里无数次向死亡发起了勇敢的挑战,无数次努力想要为了我们而活下来,用她那已经孱弱不堪的身体去向上天争取最后一丝希望。我们也无数次流泪,我一度以为我的泪已经流干了。 即使如此,母亲也在我大二第一学期的五月份离开了人世间。弥留之际我们将她带到故乡,告知了所有的亲人来见她最后一面,她嘴里只能发出含糊的几个音节,但也在努力地回应着我们。最后,她是枕着儿时睡着的那张老床上的枕头逝去了,她忽然的就没有了呼吸,在一瞬间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在痛苦时甚至为她解脱而感到快乐,她的一生都在为别人付出,自己却一直不在乎是否吃好穿好睡好或者去哪里玩,在她的影响下,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伟大的奉献精神,什么是无私的母爱,什么是贤淑的妻子模样。 母亲被安葬在家乡的黄土地下,合上棺木前我看了她最后一眼,死后她的面容上不再有痛苦,不再有悲伤,充满了平静与安详,甚至有些她儿时在田地里劳作时一样的稚气,她终于得到了生前极少得到的平静。 由于习俗,父亲不能来母亲的坟前哀悼。葬礼结束,乡亲们都走了以后,只有我和姐姐蹲在坟包前泪流不止地呼唤着妈妈。 母亲的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村女性的一切美德:朴实、善良、勤恳、坚韧……也有着鲜明的缺点:斤斤计较、眼光短浅、不爱学习文化……正是这些优点与缺点共同构成了我的母亲,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喜怒哀乐、有真实的性情的人。她不是一个扁平的符号,在她身上我看到的是许多中国母亲的共同特质——无私的母爱。 这就是关于我母亲的故事,是我家庭的故事,是一个已经逝去的美好灵魂的一生经历。现在我把这故事简短地讲给你听。亲爱的读者,谢谢你读到这里。愿你珍爱自己的母亲,愿你和你的家人永远平安幸福,愿你能感受到世间美好的人情。

追忆母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