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的遗传证据表明,早期人类驯化了自己

2021-11-18 19:29 作者:geneXplain  | 我要投稿

微信公众号: geneXplain 

 对欺凌者的选择可能导致我们物种的外观发生重大变化。
人类可能缺乏像尼安德特人这样的灵长类祖先那样大而明显的面部特征,因为我们已经“自我驯化”了。

《科学进展》杂志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引用了某种疾病的遗传证据,这种疾病在某些方面反映了驯化的要素——表明现代人在大约 60 万年前与已灭绝的亲戚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分开后进行了驯化。


意大利米兰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 Giuseppe Testa 及其同事了解到一个基因 BAZ1B 在协调神经嵴细胞的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多数人都有这个基因的两个副本。奇怪的是,患有威廉姆斯-博伦综合征的人缺少 BAZ1B 的一个副本以及其他一些副本,这种疾病与认知障碍、较小的头骨、小精灵般的面部特征和极度友善的面容有关。


为了了解 BAZ1B 是否在这些面部特征中发挥作用,Testa 及其同事培养了 11 个神经嵴干细胞系:四个来自威廉姆斯-博伦综合征患者,三个来自患有不同但相关的疾病的人,其中他们有重复而不是缺失这种疾病的关键基因,四个来自没有任何一种疾病的人。接下来,他们使用各种技术在每个干细胞系中上下调整 BAZ1B 的活性。


他们了解到,这种调整影响了数百个已知与面部和颅骨发育有关的其他基因。总的来说,他们发现一个被抑制的 BAZ1B 基因导致了威廉姆斯-博伦综合征患者的独特面部特征,将该基因确立为面部外观的重要驱动因素。


当研究人员观察现代人类、两名尼安德特人和一名丹尼索瓦人的数百个 BAZ1B 敏感基因时,他们发现在现代人类中,这些基因积累了大量自身的调控突变。这表明自然选择正在塑造它们。该研究小组今天在《科学进展》杂志上报告说,由于许多相同的基因也在其他驯化动物中被选择,现代人类也经历了最近的驯化过程。


维也纳大学进化生物学家和认知科学家 William Tecumseh Fitch III 说

 “我不认为一个或几个基因的突变会成为许多涉及驯化的基因的好模型。”


至于为什么人类可能首先被驯化,假设比比皆是。科学家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随着早期人类形成合作社会,进化压力有利于特征不那么“alpha”或攻击性的配偶。第一次有主动选择,以对抗欺凌者和有利于他们侵略的基因,到目前为止,人类是唯一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物种。


新的遗传证据表明,早期人类驯化了自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