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风俗纪】三月初三洗澡节

(声明:本文首发bigfun)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高中时想必不少同学都学过(好像还得背诵)这篇文章。世人知《兰亭》,多重其字,见之则曰“天下第一行书”,殊不知文章本身也颇有味道。
《兰亭集序》为诗集《兰亭集》的序文,用时髦一点的说法,是上流社会的沙龙活动记录。比如文章开头就说了这篇序与后来的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曰:
修禊事也。
所谓修禊,正是三月初三“上巳节”(注:上巳节,三月第一个巳日。在魏晋时期确定为三月初三)的活动之一,也称“祓禊”。“禊”在汉代应劭的《风俗通》中解释为:
禊者,洁也,故于水上盥洁之也。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去水边集体洗澡,古人将之作为清除晦气的重要仪式,和古印度的“无遮大会”挺像的。都是在河流中洁净身体,同时洗濯内心与灵魂。
世上大多数文明皆以水为净,不仅用于生活,也在祭祀宗教仪式中加以运用,如基督教为新生婴儿“洗礼”,日本在神社叩拜前也需要洗手漱口等习俗,让水与身心的洁净密切相连。
水流动而透明,用来盥洗脏物最为相宜,古人又常常把霉运,厄运,灾祸等同样视为有形之物,如同污垢一样粘在身上。流水一冲,清清爽爽干干净净,也就算是祛除秽物了。
虽然一直到唐代,修禊的风俗都是极为盛大的,但宋代渐渐没落。不过日本的寺庙中至今仍有靠飞瀑进行祓禊的做法,用日语写作“滝行”(如下图)

当然节日归节日,仪式归仪式,人们过节终归还是图个开心,玩乐活动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就像《兰亭集序》后面所说: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这一段文字写得极为清雅。山间正是春日的风光,一群风姿卓绝的雅士在水边饮酒赋诗,清水流觞,满载着酒香与草木的芳香。
这对他们来说是乐趣,对我们而言却是一幅美之极致的山水绘卷。
曲水流觞,是千古写不尽的风雅。


虽然说到底这么开心的搞名人沙龙还是有些不务正业……毕竟古人的节日来源多为祭祀,而祭祀无非是两个目的:一曰庆祝祈福,二为消灾避祸。这两者在我们过去的一年中说了很多,诸君从前文也能判断得出,上巳节属于后者。
因而临水修禊以外,上巳节还有兰汤沐浴的习俗。看古装剧里,美少女洗澡都是用花瓣水,把花都换成兰草,就是上巳节的兰汤沐浴了,古时称为“衅浴”,也是一种“祓禊”的仪式。据记载,《周礼·春官·女巫》曰:
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
又见郑玄注曰:
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熏草药沐浴。
说上巳节是“洗澡节”,其实是很恰当的。诸君也许还记得课本上有一篇《论语》里的选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曾点说到自己的志向,就有了中国洗澡史中最潇洒的一笔: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正是先秦修禊的场面。
当然洗澡不止上巳节这一天,我们的古人是很爱干净的。以前在朝为官,就有专门给洗澡开辟的假期,曰“休沐”:
汉律,五日一赐休沐,得以归休沐出谒。
——《海录碎事·臣职·官僚》
可以说我们对洗澡的热衷,与古罗马古希腊是并肩甚至有所超越的。
记得我在《夜行归沐记》这样写过:喜欢洗澡的文明一定是伟大的文明。
这句话我至今仍旧深信不疑,因为教科书里就有两个现成的例子:比如罗马,比如我们。
因为喜欢洗澡,不仅仅意味着追求身体的洁净,还有对生活的热爱。将这样一种态度固定成名为“沐浴”的文化,这样的文明注定是伟大的。
要知道古时候的浴场或者这种“修禊”,同时也是重要的社交场所,人们在这里谈笑,在这里萌生出对自然的憧憬,对水的热爱与敬意。


对了,说起三月初三,在古代也有一个特殊的寓意——女儿节。
没——错!浸淫ACG文化许久的我们,提起女儿节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动画里经常出现的“雛祭り”。这天家家户户摆出雏人偶,吃菱饼,为家中的女孩子庆祝。这诸般风俗正是来自我国的遗风。

顺带一提,五月五挂鲤鱼旗,也是我国的旧俗,只不过随着遣唐使到了日本,得到了保留,孔子曰“礼失而求诸野”,果然不是虚语。
但与日本女儿节稍有不同的是,我们的三月初三女儿节,同时也是一场“相亲大会”。女孩子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天却要破例的盛装打扮一番,外出游玩,而适婚的少年也可趁此机会一睹芳容。故而三月三也可以看做某种意义上的“相亲节”。
(注:这种风俗也与上古之时祭祀婚姻生育之神“高禖”有关,让上巳节被赋予了求偶,祈求生育的色彩。)

当然了,三月三不仅是汉族的节日,壮族有“三月三”歌会,土族有风情迥异的“鸡蛋会”,布依族“祭地蚕”……至于为什么都在三月三,也许并非巧合,因为农历三月正是草长莺飞的时候。春光正好,春风依依,人们外出踏青游玩,舒展一个冬天积累下的疲倦,洗涤身体,放声高歌,体会春的味道。
这种情怀是不分民族的。


【岁时风俗纪·上巳】
上巳节,三月初三。《兰亭》之“修禊”,即此日旧俗也。周礼有载,上巳时,女巫主“衅浴”,衅浴者,兰汤沐浴也,与修禊皆为祛除之仪。
今日沐浴,百秽可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