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阈限空间:定义,示例与心理学

2022-09-23 22:40 作者:Cangfeng197  | 我要投稿

本文原作者为哈南·帕尔维兹,于2022年1月7日发表于psychmechanics网站,翻译仅供爱好者交流使用,一切权益归原作者所有。

阈限空间是空间之间的空间。是时间、空间或两者中两点之间的边界。它是两处地点之间的中间地带,也是两个结构之间的中间结构。

当你身处阈限空间时,你既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既不属于这个,也不属于那个。但同时,你既在这里又在那里,既是这个,也是那个。

阈限空间具有边缘性,这是从社会人类学中借用的概念。“limen”这个词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门槛”。在一些原始文化中,人们会举行成年礼来纪念人们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1

例如,在某种文化中,从童年过渡到成年或从未婚过渡到已婚,都伴随着精心设计的成年礼。

青春期是童年和成年期之间的阈限空间。青少年既不是儿童也不是成人。因此,青春期也可以被看作是两个时间点或两个生命阶段之间的阈限空间。

当原始文化中的青少年经历标志着从儿童成长为成年人的成年仪式时,他们就终于可以称自己为成年人。

阈限空间可以是物理的,心理的,时间的,文化的,概念的,政治的,或以上这些的组合。

物理阈限空间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有过试图走在浴室或街道瓷砖上,以免触及这些瓷砖的边界的经历。这些边界便是瓷砖之间的阈限空间。

任何链接两个地点的物理地点都是一个阈限空间。例如,连接两个房间的走廊是阈限空间。连接两个目的地的街道、道路、机场、火车站和汽车站都是阈限空间。走廊,楼梯和电梯也是如此。

所有这些地点都是短暂的,临时的。我们不会在这些地方停留太久。当然,除非你在机场拥有一家商店或其他东西。如此,这个地方便失去了它的边缘性,成为一个目的地。

当你的航班或火车晚点,以至于你被迫滞留于此时,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这个地方失去了它原来的目的和边缘性。此时它像又不像一个目的地,这种性质让我们感到怪异。

心理阈限空间

边界不仅存在于物质世界中,也存在于精神世界中。当你观察一个青少年时,不难看出,从身体上讲,他们介于儿童和成年人之间。在精神上和时间上,他们都陷入了两个生命阶段的交界处,童年和成年。

陷入心理阈限空间会产生严重后果。青少年不能称自己为儿童,也不能称自己为成年人。这可能会导致身份混淆。

同样,中年人被困在成年和老年之间的阈限空间。中年危机可能源于因既非成年,又非老年而造成的身份混乱。从这一角度讲,青少年危机源于当事人不符合童年和成年的定义而造成的身份混乱。

重大生活事件也可能将毫无戒心的人扔进边缘空间。以离婚为例。婚姻是许多人人生的重要阶段。通常,单身的人们以此进入一个新的生活阶段:婚姻。

当离婚发生时,他们被迫回到单身状态。同样,当分手发生时,人们必须从“恋爱”的状态回到“单身”状态。

但人们切换状态需要时间。在这个人完全回到单身状态之前,他们会经历这个短暂的空间,在那里他们仍然觉得自己对前任有依恋,同时试图继续前进。这会产生身份和状态混淆。

“离婚真的发生了吗?我无法摆脱仍身处婚姻之中的感觉。”

“我是什么?失败的恋人还是单身汉?”

这种边缘性带来的混乱和不确定性迫使一些人进入反弹关系,以缓解混乱,恢复身份,重建秩序。或者摧毁他们的所有关系,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将他们的前任从生活中完全移除。这也有助于他们完全接受单身的新身份。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阈限并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空间。通常,我们的思想不让我们在身份,状态,概念和信仰之间轻易切换。我们的大脑偏好确定的秩序与稳定的结构。

再举一个例子,一个人通过赢得比赛的大奖而一夜成名。在他们能够将自己的身份从“一个普通的,默默无闻的人”重建为“一个成功的名人”之前,他们必须通过这两个身份状态之间的阈限空间。

在他们处于阈限空间的这段时间里,他们以前的身份会试图把他们带回来,而他们的新身份会推动他们前进。在推拉之间徘徊,这个人可能会失去他新获得的成功,或者他也可能会巩固他的新身份并保持他的成功状态。

阈限空间很奇怪,不舒服

如果你在机场买了一家商店,在最初的几周里,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坐在那里向人们出售东西。

“我在这里做什么?我不应该开一家店然后坐在这里。我应该在这里等你的航班,然后离开。”

当你这样做的时间足够长时,这个地方的边缘性就会消失。地点和活动变得熟悉并获得结构性,这取代了不熟悉,短暂和非结构性。2

我们在经常乘飞机旅行的人身上观察到类似的效果。机场或航班在一段时间后失去其边缘性,并自行成为目的地。3

航旅新人不够自在,无法像有经验的旅客那样,将他们在机场的等待时间视为阅读、吃饭或购物的空闲时间。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到达目的地。对他们来说,机场本身不是目的地。而是一个阈限空间。

人们喜欢在物理,心理和时间空间中从结构移动到结构,从形式到形式。边缘空间没有结构或形式。它们固有的反结构使人们感到不舒服。

从避开街道瓷砖界限的孩子,到需要时间从家庭生活重新适应宿舍生活的学生,边缘性让人感到困惑和焦虑。

阈限空间的起源

心理上的阈限空间是人类思维方式的产物。我们的大脑发现,将世界划分为具有明确界限的类别非常有用。事情要么是这个,要么是那个。你要么是孩子,要么是成年人。你要么是单身,要么正处于一段恋爱关系中。

这种“非此即彼”或“非黑即白”的思维让许多可能不符合我们优雅类别的东西溜走了。不能分类的东西对心灵来说是看不见的和不真实的。然而,世界比我们的思维构想的分类或示意图框要复杂得多。

例如,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人们在接受跨性别者存在方面仍然存在问题。由于这样的人存在于男性和女性概念之间的边缘空间中,他们似乎是被无视的,因为他们挑战了我们对世界分类方式的看法。

更糟糕的是,在许多社会中,他们被视为社会上不如一般人,甚至不是人类。

那些不属于我们类别的人有可能被视为“他人”或劣等人。这些人应该被回避和清除,以免它们扰乱我们对世界的优雅分类。

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如此。由于它们的隐形性,它们不被许多人视为“真正的”问题。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在他们的行为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疼痛迹象,这使得他们同样受到污名化。它们违背了我们对实际问题和疾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期望。4

我们认为,人们所经历的人生阶段应当是:接受教育,找到工作,结婚和生孩子。当事情并不如此发生时,人们便会手足无措。

如果有人更喜欢自我教育而不是正规教育,他们看起来便会显得很古怪。如果有人毕业后没有立即找到工作,那就出了问题。

如果有人开始创业或做自由职业者,他们到底在想什么?而不想结婚或生孩子的人似乎是最古怪的。

当然,存在这样的顺序是有坚实的演化基础的。了解这些结构如何使人们陷入僵化的思维方式至关重要。

革命和创新不会发生在结构内部,而是发生在阈限空间。当个人和社会走出他们的固有结构时,新事物就会诞生,无论好坏。

阈限是新的可能性诞生的地方。敢于在阈限空间闲逛的个人和社会,尽管他们可能感到不适,却的确在进步。

缓解焦虑

当然,经常进入阈限空间难免遇到负面的心理后果,如感觉看不见和被社会结构抛弃。对人们来说,这可能过于难以接受了,人们需要归属感,也需要被定义。

当你是自由职业者时,你既没有工作,也没有失业。你有工作,但你没有工作。谁想处于如此不舒服的状态?

远距离亲密关系也是阈限关系。你在一段关系中,但你又不在一段关系中。那些有过异地恋的人知道,有时候他们感觉有多奇怪。

当你在一份“真正的”工作或一段“真正的”关系中时,你会感到安全。你感到受到保护。你处于安全的社会结构和分类的子宫里。你是某人。你属于某个地方。你是可见的。没有焦虑。

当部落社会举行成年礼时,它们使隐形的阈限空间变为可见。由于阈限空间引发焦虑的原因是其不可视性,因此使它们变为可见可以减少焦虑

部落社会如何知道一个孩子已经变成了一个成年人?没有明确的可见迹象表明这种情况何时发生。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成年礼使这一渐进的过程更加明显和具体。

现代社会中的现代成年礼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周年纪念日,生日,新年庆祝活动,婚礼和派对,都是我们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无形通道。它们试图使看不见的和不真实的阈限空间可见化和真实化。

边缘空间的不真实性也会引起焦虑。一座废弃的建筑在它如何不真实的意义上是边缘的。它不再服务于它曾经的目的。它已经失去了部分现实性。这就是为什么它们看起来如此怪异。

一座废弃建筑的阈限质量则是通过将边缘生物放入其中来增加的——幽灵,鬼魂和僵尸之流占据了生与死之间的边缘空间。他们是活的,但已经死了,或者死了,但依旧活着。

如此多的恐怖电影以废弃的房屋为题材,这一事实表明,这些地方具有固有的焦虑和怪异元素。空荡荡的走廊、地铁等也是如此,这些走廊、地铁等通常应该挤满了人,但当它们没有填满时,它们就会变得不真实。

《阴阳魔界》也是一部有关阈限空间的电视剧——自然与超自然之间的阈限空间

边缘性——恐惧和迷恋的根源

纵观历史,蔑视理解和分类的人和事得到了权力和尊重。人无法理解或控制的东西似乎对他有特别的权力。

穴居人不懂得雷、风、地震等无形的力量。他们把这样的边缘力量归结于神明,这样他们就可以理解它们并赋予它们结构。

海滩和山脉是吸引许多人的阈限空间。在陆地和水之间的边界上存在一个海滩。当你在山上徒步旅行时,你并不完全在陆地上,但你也不在天空中。这两个地方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焦虑。你可能会淹死在海里,你可能会从山上掉下来。

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这篇关于阈限空间和边缘性的文章,当我第一次听说边缘性的概念时,它对我来说是边缘的,看不见的。我对此一无所知。而通过写作,它对我而言更加明显和真实,希望对你来说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 Van Gennep, A. (2019). The rites of passag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 Simpson, R., Sturges, J., & Weight, P. (2010). Transient, unsettling and creative space: Experiences of liminality through the accounts of Chinese students on a UK-based MBA. Management Learning, 41(1), 53-70.

  3. Huang, W. J., Xiao, H., & Wang, S. (2018). Airports as liminal spac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70, 1-13.



阈限空间:定义,示例与心理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