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45C
Q345C Q345C钢材与Q345A,Q345B钢相比而言。低温冲冲击的试验温度低,性能好。含有害物质P,S量比Q345A,B要低。
市场价格比Q345A,B要高
Q345A Q345A钢材与Q345B,C,D,E钢相比而言。低温冲冲击的试验温度高,性能好。含有害物资P,S量比Q345B,C,D,E要市场价格比Q345B,C,D,E要低
Q代表的是这种材质的屈服,345指这种材质的屈服值,在345左右。并会随着材质的厚度的增加而使其屈服值减小。类同于Q235的命名方法。
Q345A,Q345B,Q345C,Q345D,Q345E。这是等级的区分,所代表的,主要是冲击的温度有所不同而Q345A级,是不做冲击;Q345B级,是20度常温冲击;Q345C级,是0度冲击;Q345D级,是一20度冲;Q345E级,是一40度冲击。在不同的冲击温度,冲击的数值也有所不同。在板材里,属低合金系列。在低合金的材质里,此种材质为最普通的。
牌号表示方法
1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强度“届”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Q、规定的最小上屈服强度数值、交货状态代号、质量等级符号(B、C、D、E、F)四个部分组成。
注1:交货状态为热轧时,交货状态代号AR或WAR可省略:交货状态为正火或正火轧制状态时,交货状态代号均用N表示。
注2:Q+规定的最小上屈服强度数值十交货状态代号,简称为“钢级”。
示例:Q355ND.其中:
Q——钢的屈服强度的“屈”字汉语拼音的首字母;
355——规定的最小上屈服强度数值,单位为兆帕(MPa);N——交货状态为正火或正火轧制;D—一质量等级为D级。
2当需方要求钢板具有厚度方向性能时,则在上述规定的牌号后加上代表厚度方向(Z向)性能级别的符号,如:Q355NDZ25。
本标准代替GB/T1591-200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与GB/T1591一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明确了本标准的化学成分也适用于钢坯(见第1章,2008版第1章);一修改了“热机械轧制”及“正火轧制”术语的定义,增加了“热轧”、“正火”术语与定义(见第3章,
2008版第3章);一修改了牌号表示方法(见第4章,2008版第4章);一增加了订货内容(见第5章);一明确了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要求(见第6章,2008版第5章);一以Q355钢级替代Q345钢级及相关要求(见第7章、9.2,2008版第6章、8.2);按不同交货状态规定各牌号的化学成分,并修改了细化晶粒元素的含量(见7.1,2008版6.1);一按不同交货状态规定各牌号的力学性能,并将下屈服强度修改为上屈服强度,其指标相应提高了10MPa~15MPa(见7.4.1、7.4.2,2008版6.4.1、6.4.2);一细化了钢材表面质量要求(见7.5,2008版6.5);一修改了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明确了冲击试验的取样部位(见第8章、第9章,2008版第7章、第8章);一增加了本标准牌号与国外标准牌号对照表(见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SAC/TC183)。
本标准起草单位: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首钢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西王特钢有限公司、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营口中车型钢新材料有限公司、中信金属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徐源、朴志民、栾燕、戴强、师莉、沈钦义、邓翠青、张灵通、赵新华、李文武、王厚昕、张成连、高燕。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591-1979、GB1591-1988、GB/T1591-1994、GB/T1591-2008。
热轧 as-rolled;AR或WAR
钢材未经任何特殊轧制和/或热处理的状态。
正火normalized N
钢材加热到高于相变点温度以上的一个合适的温度,然后在空气中冷却至低于某相变点温度的热处理工艺。
正火轧制 normalizing rolling
+N最终变形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轧制过程中进行,使钢材达到一种正火后的状态,以便即使正火后也可达到规定的力学性能数值的轧制工艺。
注:对于正火轧制,在一些出版物中也称“控制轧制”。
热机械轧制 thermomechanical processed M钢材的最终变形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的轧制工艺,从而保证钢材获得仅通过热处理无法获得的性能。
注1:可能会降低钢材强度值的热成型或580℃以上温度的焊后热处理不宜应用。根据相关的技术规范,火焰矫直是允许应用的。
注2:热机械轧制可以包括回火或无回火状态下冷却速率提高的过程,回火包括自回火但不包括直接淬火及淬火加回火。
注3:也称TMCP(热机械控制过程),在一些出版物中也称“控制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