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APT 和 CAPM 模型的区别

2021-01-22 13:56 作者:凯程金融专硕  | 我要投稿

APT 和 CAPM 模型的区别

1)CAPM 模型

当资本市场达到均衡时,风险的边际价格是不变的,任何改变市场组合的投 资所带来的边际效果是相同的,即增加一个单位的风险所得到的补偿是相同的。

按照β的定义,代入均衡的资本市场条件下,得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E(ri)=rf+ βim(E(rm)-rf)。

其中:E(ri) 是资产 i 的预期回报率,rf 是无风险利率,βim 是[[Beta 系数]],即资产 i 的系统性风险,E(rm) 是市场 m 的预期市场回报率。

E(rm)-rf 是市场风险溢价,即预期市场回报率与无风险回报率之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说明如下:

1.单个证券的期望收益率由两个部分组成,

无风险利率以及对所承担风险的补偿-风险溢价。

2.风险溢价的大小取决于β值 的大小。β值越高,表明单个证券的风险越高,所得到的补偿也就越高。

3. β 度量的是单个证券的系统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没有风险补偿。

2)APT 模型

套利定价模型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替代理论。虽然被称作套利定 价模型,但实际与套利交易无关,是适用于所有资产的估值模型,其理论基础是 “一项资产的价格由不同因素驱动,将这些因素分别乘上其对资产价格影响的贝 塔系数,加总后再加上无风险收益率,就可以得出该项资产的价值”。

套利定价理论认为,套利行为是现代有效率市场(即市场均衡价格)形成的 一个决定因素。如果市场未达到均衡状态的话,市场上就会存在无风险套利机会. 并且用多个因素来解释风险资产收益,并根据无套利原则,得到风险资产均衡收 益与多个因素之间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 而前面的 CAPM 模型预测所有证券的 收益率都与唯一的公共因子(市场证券组合)的收益率存在着线性关系。

3)二者区别:

套利定价理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很多相同的作用,它给出 了一个收益率的基准线,这可以用于资本预算、证券估值或者投资绩效评价上。

此外,套利定价理论突出显现了无法分散的风险(系统风险因素)与可分散风险 之间的重要区别,其中,前者需要一个风险溢价来补偿,而后者不需要。 套利定价理论依赖于一个假设,即资本市场中的理性均衡会消除套利机会。 只要违背套利定价理论的定价关系,就会产生极强的压力来恢复均衡,即使只有限的投资者注意到了这种非均衡。套利定价理论通过使用一个充分分散的投资 组合(实践中充分分散的投资组合可以由大量的证券来构造)来产生上述期望收 益—贝塔关系。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则是假设存在一个内生的不可观测的市场组合。资本资产 定价模型建立在均值—方差有效的基础上,如果任何证券违背了期望收益—贝塔关系,那么许多投资者将会改变其投资组合,虽然单个投资者的影响很小,但联 合起来对股价构成的压力会使其恢复均衡,从而这种关系再次得到满足。对于所 有证券,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提供的期望收益—贝塔关系是没有规律的,但是套利 定价理论表明所有证券都拥有这种关系,不过可能少量证券除外。因为套利定价 理论集中于无套利条件,没有市场或指数模型作进一步的假设,因此它不能消除 任意特殊资产违背期望收益—贝塔关系产生的影响。套利定价模型的优点之一是 它能够处理多个因素,这更能反映现实生活。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则忽略了这一 点。


APT 和 CAPM 模型的区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