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法国大事记年表(一)

2023-09-10 09:27 作者:江州兵马节度使  | 我要投稿

本篇为法国大事记年表的第一篇,时间线为从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西法兰克王国建立到腓力六世继位,英法百年战争即将爆发,也就是从843年8月到1328年6月。


843年8月,法兰克国王虔诚者路易的三个儿子洛泰尔、日耳曼人路易和秃头查理签订《凡尔登条约》,把法兰克王国分成了三份。秃头查理得到了位于王国西部的阿基坦、布列塔尼、勃艮第、加泰罗尼亚、弗尔达兰、加斯科涅、普罗斯旺、图卢兹和法兰西岛(即“西法兰西王国”),他本人被称为“查理二世”(第1任),这一时期的西法兰克属于“加洛林王朝”。西法兰克的大封建主却完全不听从国王的号令,而来自北欧的维京人也对沿海地区造成持久的威胁。查理二世曾以向维京人交付赎金的方式来试图让他们停止掠夺,但没起到效果。


870年,查理二世与东法兰克国王日耳曼人路易签订《墨尔森条约》,瓜分中法兰克王国的大部分地区。中法兰克国王洛泰尔在855年就已经去世,他的三个儿子又把中法兰克王国分成三份了,即洛林王国、普罗旺斯王国和意大利王国。管理洛林和普罗旺斯的两个儿子在此时也已经去世,于是东法兰克与西法兰克便签订条约瓜分洛林和普罗旺斯,但南部的意大利却基本没怎么变动。这份条约基本奠定了后来的法国、意大利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


875年12月29日,查理二世在奥尔良被教皇若望八世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


877年10月5日,查理二世在阿夫里约去世,终年54岁,他的长子继位(称“路易二世,第2任”)。12月8日,路易二世正式加冕为国王。


878年9月7日,若望八世在特鲁瓦参加会议时给路易二世第二次加冕。教皇本来还想让路易二世继承他父亲的帝号,但路易二世婉拒。同年,路易二世把位于西班牙边区的巴塞罗那、赫罗那和贝萨鲁三个伯国赠予多毛的威尔佛雷德。


879年,路易二世带兵征讨维京人,但在开战不久后,他就病倒了。4月10日,路易二世去世,年仅32岁。随后西法兰克的国土按照法兰克人的传统,由他与第一任妻子所生的两个孩子继承,也就是路易三世(第3任)和卡洛曼二世(第3任),兄弟二人成为共治国王。但洛林被分给路易二世的堂弟萨克森国王路易二世。萨克森王路易属于东法兰克王国王室的旁支,这次分配土地也拉开了日后德国和法国对于洛林的长期争夺的序幕。9月,路易三世与卡洛曼二世被桑斯大主教共同加冕为王。11月30日,西法兰克在维埃纳大胜维京人,暂时遏制了维京人的进犯。


880年,西法兰克与萨克森签订《里布蒙条约》 ,这是法兰克内部最后一份边界条约。在条约中,西法兰克的两位国王把国家在《墨尔森条约》签订之后占领的洛林王国西部地区让给了东法兰克,以维持两国之间的良好关系。在这份条约签订后,西法兰克与东法兰克(及之后的神圣罗马帝国)间的边境一直维持到了中世纪后期。


881年8月3日,路易三世在索库安维穆战役中取得了对维京人的决定性胜利,斩杀了约8000名维京人。


882年8月5日,路易三世去世,年仅18岁。他死的非常意外,据说他一日骑马在大街上走,看见一位年龄相近的美女,正想马去追的时候,脑袋却狠狠的撞在了门梁上,把头盖骨撞碎了。


884年12月12日,卡洛曼二世去世,年仅18岁。他在打猎时被一位仆人误伤后身亡。因为卡洛曼二世与路易三世都没有子嗣,而弟弟查理年龄尚小,于是西法兰克的贵族邀请卡罗曼与路易的叔叔胖子查理来做国王(第4任)。胖子查理本身就是东法兰克国王,这一下然让他同时出任了东法兰克和西法兰克的国王,同时又兼有法兰克人的皇帝、洛林国王和意大利国王等头衔。胖子查理在名义上统一了法兰克。


885年11月,数万名维京人兵临巴黎,要求对自己进贡,但遭到巴黎伯爵厄德的拒绝。随后维京人开始围攻巴黎,厄德率领200多名士兵苦苦坚守。


886年10月,胖子查理率领援军抵达巴黎,维京人撤退。


888年1月13日,胖子查理去世,终年48岁。2月29日,厄德被贵族们托举为国王(第5任)。西法兰克进入“罗伯特王朝”(或称“卡佩王朝”)。


898年1月3日,厄德去世,年仅38岁。之前因为年纪尚小而没能继位的查理登基(称“查理三世”,第6任),西法兰克再次由加罗林家族统治。


911年,查理三世为安抚维京人,便授予维京人领袖罗洛以公爵称号,这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诺曼底公国。同年,查理三世趁东法兰克内乱,把洛林并入了西法兰克。


‍‍920年,西法兰克的贵族在苏瓦松集会,宣布不再对查理三世效忠。


922年6月30日,贵族们推举来自卡佩家族的法兰西公爵罗贝尔为国王(称“罗贝尔一世),他是厄德的弟弟。西法兰克出现“二王并立”的局面。


923年6月15日,罗贝尔一世与查理三世在苏瓦松交战,虽然查理战败,但罗贝尔一世战死,终年58岁,因为他的儿子于格没有继位的意愿,所以贵族们便推举他的女婿勃艮第伯爵拉乌尔为领袖。同年,查理三世被韦尔芒杜瓦伯爵埃贝尔二世俘虏,随后被关押在佩罗讷。7月13日,拉乌尔正式加冕为西法兰克国王(第7任),这个时期被称为“博索尼德王朝”。


929年10月7日,查理三世去世,终年50岁。


936年1月15日,拉乌尔病逝,终年46岁,他的遗体被埋葬在教堂里(1721年人们重建这个教堂时,发现了他的骨灰)。拉乌尔死后,贵族们一致同意召回查理三世流亡在外的儿子路易为王。6月19日,路易正式加冕为国王(称“路易四世”,第8任),他也获得了“海外归来者”的外号,西法兰克再次进入加洛林王朝。不过路易四世的实际统治范围仅限于拉昂和西法兰克北部的一些地区,但他一直在坚持与大贵族(尤其是此时已经成为法兰西公爵兼巴黎伯爵的重臣于格)作斗争。


939年,东、西法兰克就洛林的归属问题发生冲突,但不久后两国讲和。路易四世迎娶东法兰克国王奥拓一世的妹妹为王后并放弃对洛林的领土宣称。


954年9月30日,路易四世坠马身亡,年仅34岁,他的儿子洛泰尔继位(第9任)。11月2日,洛泰尔正式加冕为王,于格成为了他的监护人(不是摄政)。


955年,洛泰尔与于格一起率军进攻普瓦捷,并将其攻克。


956年6月16日,三朝元老于格去世,终年58岁(他被称为“伟大的于格”)。于格的两个儿子(长子于格•卡佩和次子奥拓•亨利)在父亲死后夺嫡,洛泰尔出面调停,下令卡佩继承父亲的爵位(即法兰西公爵和巴黎伯爵),而亨利在之后被封为勃艮第伯爵。因为此时洛泰尔年纪尚小,所以由他的舅舅、科隆大主教布鲁诺一世监国。


965年,佛兰德伯爵卡努尔夫一世去世。早在3年前,他的儿子和共治者鲍尔温三世就已去世。卡努尔夫决定在自己去世后自己的领地(即佛兰德伯国)献给作为封君的洛泰尔。洛泰尔趁机入侵佛兰德,但被新任佛兰德伯爵卡努尔夫二世击退,最后洛泰尔只占领了两座城市。


978年春季,洛泰尔亲率2万士兵攻击神圣罗马帝国(即以前的东法兰克),险些俘虏了皇帝奥拓二世,并占领了神圣罗马帝国名义上的首都亚琛五天。秋季,奥托二世发动反攻,攻入西法兰克本土,直逼巴黎。


979年,洛泰尔加冕自己的儿子路易为共治国王(称“路易五世”,第10任)。


980年,西法兰克与神圣罗马帝国签订停战协议,内容为洛泰尔放弃对洛林的领土宣称,而奥拓一世则承认路易五世的王位继承权。


986年3月1日,洛泰尔去世,终年45岁。3月2日,路易五世正式加冕为西法兰克唯一的国王。


987年5月22日,路易五世在打猎时意外去世(也有观点认为他是被毒死的),年仅20岁。因为路易五世没有孩子,所以当时有人推举加罗林家族仅存的男丁下洛林公爵查理(路易五世的叔叔)为王,但是这个提议遭到了教会的反对。7月3日,法兰西公爵于格•卡佩被推举为国王(第11任)。这次王室变更彻底终结了加罗林王朝的统治,让法国真正进入卡佩王朝,在此之后的西法兰克王国也变成了法兰西王国。因为法兰西的版图大体继承自西法兰克,所以说西法兰克是法兰西的前身。12月,卡佩为巩固统治而加冕自己的儿子为共治国王(称“罗贝尔二世”,第12任)。


996年10月24日,卡佩去世,终年55岁。


1003年,罗贝尔二世发兵入侵勃艮第公国。


1016年,勃艮第被并入法国并得到教会的承认,罗贝尔二世兼任勃艮第公爵。


1017年,罗贝尔二世加冕自己的长子于格为共治国王(称“于格二世”,第13任)。


1026年,于格二世在准备发动推翻父亲罗贝尔二世的叛乱时,意外坠马而亡(另有说法称该事发生于1025年)。


1027年5月14日,罗贝尔二世的次子亨利被加冕为共治国王(称“亨利一世”,第14任)。罗贝尔二世执政晚期,他与儿子们为争夺权力和财产爆发了内战。


1031年7月20日,罗贝尔二世在默伦战死,终年59岁。


1032年,亨利一世把勃艮第公爵的头衔给予了自己的弟弟罗贝尔·卡佩。深刻影响法国政局的勃艮第派开始形成。


1054年,亨利一世出兵进攻诺曼底公国,但失败。这个时候统治诺曼底的公爵就是著名的“征服者”威廉,他是亨利一世的外甥,在法国内战期间曾庇护亨利,但他的崛起让亨利感觉到了威胁。


1058年,法国再次入侵诺曼底,两国的关系彻底破裂。


1059年5月,亨利一世年仅7岁的儿子腓力加冕为王(称“腓力一世”,第15任)。


1060年8月4日,亨利一世去世,终年52岁。因为腓力一世年纪尚小,所以由他的母亲安娜和舅舅佛兰德伯爵博杜安五世共同监国。


1066年9月,诺曼底公爵威廉率军入侵英格兰,大获全胜,入主伦敦(史称“诺曼征服”)。他成为了英格兰国王威廉一世,当今的英国王室就是他的后人。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能从外征服大不列颠岛。同年,腓力一世亲政。


1077年,腓力一世与威廉一世达成和平协议,英国放弃进攻法国的布列塔尼。


1082年,法国占领韦克桑。


1095年4月,一支法国亚眠修道院修道士彼得率领的、由4万名农民组成的远征军踏上了东征的旅途,这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出发的第一支东征军。8月,腓力一世的兄弟韦尔芒德公爵于格率领2.5万-3万名士兵参与东征。虽然法国参与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但腓力一世因与教皇乌尔班二世不和,所以他个人并不支持。图卢兹伯国、诺曼底公国等基督国家先后派兵参与远征。


1099年7月18日,十字军攻克耶路撒冷。8月12日,十字军在阿斯卡隆击败法蒂玛的军队,确保了耶路撒冷的安全。这场战役也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最后一场战役。通过这次远征,十字军建立了四个基督国家:耶路撒冷王国、的黎波里伯国、安条克伯国、埃德萨伯国。


1100年,法国占领布尔日。


1108年7月29日,腓力一世去世,终年56岁,他的长子路易继位(称“路易六世”,第16任)。路易六世在法国国内积极与有独立倾向的贵族进行斗争,他通过给予城市居民自治权的方式,让他们在斗争中站在自己这一边。路易六世在教会和市民的支持下,拆毁贵族们城堡并在他们的领地上派驻忠于自己的军队,卡佩王朝的统治得到巩固。


1131年10月25日,路易六世加冕自己的儿子路易为共治国王(称“路易七世”,第17任)。


1137年8月1日,路易六世去世,终年55岁。


1142年,路易七世出兵入侵香槟伯爵蒂博四世的领地,但以失败告终。


1147年4月,为支援面临塞尔柱突厥人军事威胁的耶路撒冷王国并响应教会的号召,一支由英格兰人、芒莱人和弗里斯兰人组成的远征军前往中东(即“第二次十字军东征”)。路易七世和神圣罗马皇帝康拉德三世先后出兵参战。在路易七世出国作战期间,由谋士叙热监国。


1149年7月28日,十字军开始撤退,这场远征以失败告终,没能取得什么成果。


1179年11月1日,路易七世的儿子腓力加冕为王(称“腓力二世”,第18任)。


1180年9月18日,路易七世去世,终年60岁。因为腓力二世此时只有15岁,所以由他的舅舅香槟伯爵亨利一世、兰斯大主教纪尧姆及布卢瓦和沙特尔伯爵蒂博五世共同监国。腓力二世在亲政之后,力图加强法国的中央集权,通过争取小贵族和教会的支持、与经济繁荣的城市保持良好关系(给予其更多的自治权)、扩大王室直辖领地的方式来打击大贵族。


1189年,法国出兵参加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1190年,腓力二世正式确立“法兰西国王”的头衔,在此之前法国的国王的头衔都是“法兰克国王”。


1204年3月6日,法国攻陷加亚尔堡,这标志着全部的诺曼底地区都落入了法国之手。


1214年2月,英国国王约翰为夺回自己在欧陆上失去的领地,率军在卢瓦尔河登陆,很快就进入了安茹,而他的盟友神圣罗马皇帝奥托四世也出兵与约翰夹击法国。7月21日,腓力二世在布汶击败英罗联军(即布汶战役)。这场战役不仅是自罗马帝国灭亡以来,欧洲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也为法国成为欧陆最重要的强国奠定基础。


1216年5月21日,腓力二世的儿子路易率军登陆位于英格兰肯特郡东部的塔内特群岛。5月29日,路易及其支持者被教会开除教籍。6月14日,路易攻占温彻斯特,几乎控制了英格兰一半的领土。


1217年5月20日,路易的军队在林肯被英军击败。8月24日,法国海军被英军击败。路易被迫向英军求和,最终双方签订《贝兰思和约》。在条约中,路易许诺不再攻打英国,但获得了1万英镑作为补偿,他的教籍也得到恢复。


1223年7月14日,腓力二世去世,终年57岁,路易继位(称“路易八世”,第19任)。11月1日,路易八世签署法令,禁止任何官员向犹太人借贷,并规定基督徒从犹太人处贷款只需要偿还本金。


1226年5月,路易八世在布尔日集结军队,挥师南下进攻图卢兹伯国,迅速占领了贝济耶、卡尔卡松和马赛,但在阿尔尼翁受阻。8月,法军在阿尔尼翁遭到了强烈的反击。9月9日,阿尔尼翁投降,向法国赔付6000马克并摧毁城墙。10月,法军抵达图卢兹,但已经十分疲惫。路易八世决定先返回巴黎,军队休整一下再继续进攻。11月8日,路易八世在回师的途中因病去世,年仅39岁,他有着“雄狮”的外号,他12岁的儿子继位为王(称“路易九世”,第20任)。因为路易九世的年龄尚小,所以由他的母亲布郎什监国。11月29日,路易九世正式加冕为王。


1229年4月11日,路易九世、布郎什与图瓦卢伯爵雷蒙七世签订《莫城-巴黎和约》,雷蒙七世被迫向国王宣誓效忠并割让自己一半的领地。


1230年,路易九世亲率王室军队与贵族连战三场都获得胜利,巩固了王位。


1234年,路易九世把普罗旺斯地区艾克斯纳入势力范围。


1242年4月28日,路易九世在希农召开军事会议。5月4日,路易九世率军从普瓦捷出发,进攻马什伯爵及其盟友(史称“圣东日战争”)。5月13日,英国国王亨利三世率军在鲁瓦杨登陆。6月16日,英国向法国宣战。


1243年4月7日,英国与法国达成协定,双方约定停战5年。


1245年,路易九世发布“国王四十日”命令,即每当法国境内即将发生武装冲突时,国王有权命令其休战四十天,在休战期间,任何报复都是不被允许的。


1248年8月,路易九世亲征埃及(即“第七次十字军东征”)。起因是他在3年前得了一次重病,许愿只要自己痊愈了,就发动一次十字军东征。


1249年6月5日,法军在埃及登陆。


1250年4月5日,法军在埃及遭遇重创,路易九世被俘虏。5月6日,法国以50万图尔币的价格赎回路易九世。第七次十字军东征损失惨重,毫无成果,而且促使埃及出现了一个强有力的军事政权。


1254年,路易九世颁布“大敕令”。这实际上是当年7月至12月之间王国中央颁布的若干政令的汇编,对象是各个邑督所,主要内容有:取消了由邑督所指定的、侵犯地方旧有习俗的规定;要求国王及其家人不能受贿;任何人未经审判都不能加以处罚;官员不得阻碍小麦运输(这一条的目的是防止有人囤积粮食);禁止任何官员赌博、放贷、逛妓院。


1256年,查理九世再次颁布大敕令,这次的对象是全体国民。


1258年5月28日,英国与法国签订《巴黎和约》。根据该条约,英国永远放弃自己对诺曼底、安茹、图赖讷、曼恩和图瓦卢这些前大陆领地的宣称;法国向英国支付供养亨利三世手下的500名骑兵2年的费用;路易九世还把自己在利摩日、卡奥尔、佩里格等教区的庄园送给亨利三世。


1262年,路易九世颁布法令,禁止假币的流通,全国流通的货币只能由国王铸造,并禁止国内流通英镑。


1264年1月,路易九世在英国贵族和亨利三世的请求下做出了“亚眠仲裁”:承认教皇关于废除牛津条例的命令;宣布国王应该享有以往的全部权力和不受限制的主权。英国贵族为限制王权而与国王进行的斗争贯穿了13世纪始终,比如1215年颁布的大宪章和1258年颁布的牛津条例。而在此之前,在教皇亚历山大四世及其继任者乌尔巴诺四世的帮助下,亨利三世解除了牛津条例,但贵族们拒绝接受这样的结果,所以才来寻求路易九世的调解。路易九世经常收到这种调解请求。


1266年,在路易九世的主持下,法国推行了一种新的货币:埃居。


1270年3月14日,路易九世亲自率军远征突尼斯(即“第八次十字军东征”)。虽然远征军攻下了迦太基,但疾病也迅速在军中蔓延。8月25日,路易九世病逝,终年56岁,与他一同远征突尼斯的儿子腓力继位(称“腓力三世”,第21任)。腓力三世即位后立刻请求他的叔叔查理与穆斯林谈判,以结束这次东征,他本人迅速返回法国。很快十字军就和穆斯林签订了一份长达10年的停战协议。8月12日,腓力三世正式加冕为国王。不久之后,他的叔叔图卢兹伯爵阿方斯去世,由于阿方斯没有子嗣,所以腓力三世兼并了他的大部分领地。


1279年,腓力三世与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签订了《亚眠和约》。根据该条约,法国把阿方奈割让予英国。


1284年,教会向腓力三世承诺,如果法国进攻阿拉贡王国,就把阿拉贡的王位赠给他的儿子查理,于是腓力三世就率军进攻位于比利牛斯山脉北部的鲁西永地区。这场战争被史学家称为“卡佩王朝进行的最非正义、最不必要和最灾难性的军事冒险。”虽然法军在初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因为瘟疫而被迫撤军,撤军途中又遭到了阿拉贡军队的追击而遭遇了惨败。同年10月5日,腓力三世在回师途中病逝,终年40岁,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称“腓力四世”,第22任)。腓力四世在继位之前就与纳瓦拉女王胡安娜一世结婚,从而让纳瓦拉也成为了法国的领土。因为香槟地区也是纳瓦拉的世袭领地,所以香槟被并入法国。


1302年,腓力四世为了让市民和贵族支持自己与教会斗争,而召开了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


1308年,法国兼并安古瓦。


1309年3月9日,腓力四世强迫教廷从罗马梵蒂冈迁到亚维侬,从而使教廷被法国实际控制(史称“亚维侬之囚”)。


1312年,法国兼并里昂。


1314年11月29日,腓力四世去世,终年46岁,他的儿子路易继位(称“路易十世”,第23任)。


1315年,路易十世为了打击佛兰德伯国而禁止粮食及其他物资向佛兰德出口,但导致了走私的兴起。路易十世在处理佛兰德问题上坚持了历任国王的政策,以试图维护法国的宗主权。


1316年6月5日,路易十世去世,年仅26岁。虽然路易十世在去世时并没有留下儿子,但有一个遗腹子,所以法国王位暂时空置。11月15日,路易十世的遗腹子出生,是个男孩,立即成为国王(称“约翰一世”,第24任)。11月19日,约翰一世夭折。贵族们根据《萨利克法典》不准约翰一世同父异母的姐姐让娜继位,而是让路易十世的弟弟腓力继位(称“腓力五世”,第25任)。一直有传言称腓力五世杀死了约翰一世或者用死婴将其掉包。


1317年1月9日,腓力五世加冕为王。他在内政上跟随父亲腓力四世的政策,试图把王室建立于坚实的财政基础之上,废除了路易十世的一些政策,并推行政府机构改革、货币改革、规范度量衡。


1320年,法国审计院成立,负责审查王室账目。该部门至今仍然存在。


1322年1月3日,腓力五世病逝,年仅29岁。因为腓力五世没有子嗣,所以他的弟弟查理继承了王位(称“查理四世”,第26任)。查理四世并不善于治理,他加大了赋税,让百姓不堪重负;货币成色降低;通过没收百姓的土地来获得收入。


1328年2月1日,查理四世去世,年仅33岁。虽然他死时并没有留下任何男性后代,但与哥哥一样,他留下了1个遗腹子。在遗腹子出生前,由安茹伯爵腓力监国。不过,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在此时也对法国王位做出宣称,他是查理四世的妹妹伊丽莎白王后的儿子,也就是查理四世的外甥,他是当时与查理四世关系最近的男性亲属。但是根据《萨利克法典》,通过母系血脉申明继承权的男性后代不能继承王位,这让爱德华三世继位的合法性大大降低。4月1日,查理四世的遗腹子终于出生,是个女孩,不能继承王位。王位由腓力继承(称“腓力六世”,第27任)。腓力六世是腓力三世的孙子,也就是查理四世的堂哥。他的继位标志着卡佩王朝的绝嗣,法国进入了“瓦卢瓦王朝”。5月29日,腓力六世正式加冕为王。6月6日,在腓力六世的反复要求下,爱德华三世来到法国,向腓力六世宣誓效忠。与此同时,王朝的更替还带来了一个尴尬的现象:因为查理四世在担任法国国王的同时还担任纳瓦拉国王,但纳瓦拉并不实行《萨利克法典》,女性后代可以继承王位,这导致纳瓦拉国王一直由路易十世的女儿胡安娜担任。后来,腓力六世与胡安娜女王达成了一个协议:纳瓦拉得到了诺曼底地区,而法国则得到了香槟地区,让这里成为了法国王室的直辖领地。





法国大事记年表(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