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服考研笔记-专题二十五《简述巴洛克艺术对当时服饰的影响》

以下文章内容总结自《西洋服装史》-李当岐编著和《外国服装史》-袁仄、蒋玉秋、李柏英编著
简述巴洛克艺术对当时服饰的影响
荷兰风(1620-1650) 法国风(1650-1715)
(1)17世纪是欧洲动荡的变革期,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参加了欧洲著名的三十年战争。这种时代产生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强有力的艺术风格, 所谓巴洛克风格。“巴洛克”作为繁荣于欧洲17世纪的一种艺术风格, 涉及建筑、绘画、文学、音乐等多个领域, 对欧洲社会有着巨大影响, 这时期服装同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趣味。其特点是:过分奢华的装饰, 自由流畅的线条,平坦弯曲的外形,气势雄伟, 气氛紧张, 动感强烈, 光影丰富, 打破各种艺术界限, 讲求装饰, 感情色彩强烈。
(2)在服装上, 巴洛克样式把文艺复兴时期独立的部件完整地连接在一起, 形成一种流动的、统一的基调, 各部件之间的界限消失, 整体感增强了, 表现出强有力的, 跃动的外形特色。其服装不拘泥于传统造型, 自由地随意追求变化, 专注于细节和技巧, 比起裁剪、缝制的精致程度, 人们更加重视衣服表面的装饰,到处滥用蕾丝、缎带、刺绣等进行非常女性化的过剩的华美服饰。巴洛克时期分为荷兰风和法国风两个时期。
(3)荷兰风时代
①荷兰在17世纪初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 建立了欧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荷兰共和国。同时依靠制造业和海上贸易迅速发展, 成为欧洲强国, 取代西班牙掌握了流行的主导权。②荷兰风时代是长发、蕾丝、皮革流行的时代, 也被称为"三L"时代。服装上把西班牙风时期的分解的服装部位重新组合, 变僵硬为柔和, 将锐角拉平为圆弧状, 整体感觉从紧缚走向了宽松, 服装逐渐摆脱僵硬和繁复装饰的传统, 抛弃了拉失领、填充衬垫, 苛尔.佩凯和法勤盖尔被取掉。如果说西班牙风服装是虚伪的人工的贵族样式的话, 那么,荷兰风服装则是实用的市民服。荷兰风那实用化、市民化服装正是男装现代化进程的发端。直到三四十年代, 男女装才完成了荷兰风特征。但这种实用的市民性到17世纪中叶逐渐被夸张和变形, 向装饰过剩方向发展。
③由于三十年战争的影响, 男装中便于活动的骑士装成为了时髦, 这促使男装先于女装向实用化方向发展。男装的填充物被取掉,束缚身体的部分得到缓解, 整体造型变宽松。男子穿着的服装主要有达布里特骑士装、马裤。普尔波万衣长变长, 盖住臀部, 肩部成为大斜肩, 拉夫变成了大翻领、平领和披肩领, 腰线设在自然腰线上。马裤是一种半截裤, 裤长及膝, 裤身宽松, 在膝盖上用吊袜带或缎带扎口, 收拢在膝部, 装饰蕾丝或缎带。男服的另一大特色是水桶型的长筒靴, 为了追求骑士风度, 贵族男士长挂佩刀。
④女装摆脱了西班牙服装的僵硬感, 呈现出圆润, 丰满的造型。抛弃了紧身胸花和裙撑。主要服装仍是罗布长袍裙,领口低坦,领子和袖子装饰蕾丝, 细节讲究。这时期女子中还流行三层裙, 最里层穿色彩鲜艳明亮的裙子斯克莱特, 中间穿色彩相对里层较沉着稳重的夫里庞奴, 最外层穿裙子莫戴斯特, 用色彩柔和的轻薄面料制成, 三层裙子由内向外重叠穿, 营造出女性丰满的形象。
(4)法国风时代
①17世纪法国逐渐取代了荷兰的时尚领导者的地位, 开始进入法国式主导地位的时期。该时期是路易十四专制统治的王朝, 他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兴建东印度公司等垄断企业,路易十四挥霍无度, 但同时鼓励艺术创作。该时期的铜版画就是现在时装画的前身, 担负起了类似杂志广告一样的传播时尚信息的使命。
②法国风时代以男装的变化最为显著。男装由荷兰风时代那种实用的市民性特征, 一度朝着女性味很强的装饰过剩方向发展。普尔波万极度短缩, 衣长及腰或者更短, 下半身出现了一种宽松的半截裤"朗葛拉布",在普尔波万和朗葛拉布之间有一排环状的缎带束装饰, 这种缎带是巴洛克样式中很有特色的一种装饰。60年代后, 男装又出现了市民性的贵族服, 鸠斯特科尔、贝斯特和克尤罗特所组合成的男子套装。
③女装表现出了巴洛克的特征, 流动的衣褶, 变幻的线条, 缎带、蕾丝、刺绣、饰纽等多种装饰在罗布上竞相争艳, 令人目不暇接。法国风时期的女装非常流行露肩式的衣身, 新风格的服装就是露胸的下斜领口, 高腰的长裙和装饰着漂亮的花边、蝴蝶结的非常宽大的短袖。女服中还出现了紧身胸衣苛尔巴莱耐, 这是装饰性的上衣与科尔·佩凯结合在一起的胴衣, 苛尔巴赖耐的使用, 使16世纪细长上身的造型重新流行。80年代, 第一次出现了夸张后臀部的样式, 被称为巴斯尔样式或巴斯尔外形。
文章内容为个人考研时期的笔记总结,仅供参考,如有需纠正补充的可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