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别称&雅称 | 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名字

2023-02-18 14:50 作者:付与明年  | 我要投稿

 

【春】 

 

兰时:良时,指春时。

欢友兰时往,迢迢匿音徽。

——《文选·陆机之十一》

李周翰注:“兰时,春时。”

 

莺时:春光明媚之时。

凤楼迢递绝尘埃,莺时物色正裴回。

——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蚕月桑叶青,莺时柳花白。

——唐·刘希夷《孤松篇》

 

三春: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

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汉·班固《终南山赋》

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

——唐·白居易《别毡帐火炉》

 

九春:春天。

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文选·阮籍之四》

张铣注:“春,阳也;阳数九,故云九春。”

 

阳春:春天、温暖的春天。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长歌行》

阳春时节天气和,万物芳盛人如何。

——唐·酒肆布衣《醉吟》

 

青春:春天。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绿,故称之。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但道青春未谢,不知芳径苔深。

——明·刘基《风入松》

 

芳春:春天,春季。

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

——晋·陆机《长安有狭邪行》

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

——唐·陈子昂《送东莱王学士无竞》

 

青阳:春为青阳。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唐·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艳阳:艳丽明媚。多指春天。

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南朝宋·鲍照《学刘公干体》

繁红嫩翠,艳阳景,妆点神州明媚。

——宋·柳永《长寿乐》

 

阳节:阳春时节。

矧逢阳节献,默听时禽鸣。

——唐·张九龄《巡属县道中作》

 

淑节:中国夏历对春季的别称。

羁人感淑节,缘感欲回辙。

——南朝宋·谢惠连《代悲哉行》

 

樱笋年光:指阳春三月。

樱笋年光,饧箫节候。

——清·陈维崧《丁香结·咏竹茹》

樱笋时:樱桃与春笋上市的时候。

 

【夏】

 

长嬴:亦作“长赢”,夏天的别称。

长嬴开序,炎上为德。

——《乐府诗集·隋五郊歌·徵音》

家公肃肃公跌宕,斜街老屋长赢天。

——清·龚自珍《祭程大理于城西古寺而哭之》

 

槐序:指夏季。槐树于夏季开花,故称。

槐序,指夏日也。

——明·杨慎《艺林伐山·槐序》

 

炎序:炎夏季节。

况麦风炎序,梅律敲辰,言念狴牢,情深恻隐。

——唐玄宗《释放流徒等罪诏》

 

朱明:朱明是古代传说中的火神祝融。在古代,夏季又称“朱明”。

夏为朱明。

——《尔雅·释天》

朱明盛长,敷与万物。

——《汉书·礼乐志》

 

朱夏:夏季。

在季春以初茂,践朱夏而乃繁。

——三国魏·曹植《槐赋》

我有阴江竹,能令朱夏寒。

——唐·杜甫《三营民》

 

朱火:指夏天;暑气。

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

——唐·陈子昂《感遇》诗之十三

五月炎光朱火盛,阳焰烧阴幽响绝。

——唐·元稹《有鸟》诗之十五

 

炎节:夏季。

悲炎节之赫羲,览祝融之御辔。

——晋·李颙《悲四时赋》

单车动夙夜,越境正炎节。

——唐·钱起《送薛判官赴蜀》

 

三夏:旧称阴历四月为孟夏,五月为仲夏,六月为季夏,合称三夏。

情知三夏热,今日偏独甚。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夏歌十八》

 

九夏:夏季,夏天。

日月推迁,已复九夏。

——晋·陶潜《荣木》诗序

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

——唐太宗《赋得夏首启节》

 

清夏:清和的初夏。

时惟清夏始,云景暧含芳。

——南朝齐·谢朓 《奉和随王殿下》之四

拂润恐飞清夏雨,叩虚疑贮碧湘风。

——唐·皮日休《鲁望以竹夹膝见寄因次韵酬谢》

 

长夏:指夏日。因其白昼较长,故称。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唐·杜甫《忸村》

坐看长夏晚,秋月照罗帏。

——唐·沉佺期《有所思》

 

【秋】 

 

金秋/金天:按五行推演,秋属金,故称“金秋”或“金天”。

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

——唐·王维《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唐·陈子昂《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

 

金素:秋天。

述职期阑暑。理棹变金素。

——《文选·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

李善注:“金素,秋也。秋为金而色白,故曰金素也。”

 

素秋/素节:秋季。古代五行之说,秋属金,其色白,故称素秋。

瞿唐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诗之六

我来夏云初,素节今已届。

——宋·欧阳修《水谷夜行寄苏子美》

 

素商:一种对秋天的雅称。按古代“五行”之说,秋天色尚白,又属“五音”之中“商”的音阶,故秋天又称素商。

素商凄清扬威风,草根之秋有鸣蛩。

——元·马祖常《秋夜》

 

商秋:因晚秋寒风凄厉,故以五音中的“商”音相应,故名。

商秋授气,收毕敛实。

——晋·潘尼《安石榴赋》

 

劲秋:指肃杀的寒秋,因秋风劲吹,故名。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晋·陆机《文赋》

 

爽节:秋季天高气爽,故有此称。

渊情协爽节,咏言兴德音。

——南朝齐·谢眺《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之一》

 

西陆:古代指太阳运行到西方七宿的区域,本为二十八宿中昂宿之别称,后亦代称秋天。

日行西陆之秋。

——晋·司马彪《读汉书》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唐·骆宾王《在狱咏蝉》

 

白藏:按五色学说,秋色为白,秋又为收获储藏季节,故称。

秋为白藏,冬为玄英。

——《尔雅·释天》

 

三秋:指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宋·柳永《望海潮》

天清气朗,时值三秋。

——清·纳兰性德《与顾梁汾书》

 

九秋:指秋天。

晞三春之溢露,遡九秋之鸣飇。

——晋·张协《七命》

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唐·杜甫《月》

 

【冬】 

 

玄序:冬季。

玉佩移玄序,金奏赏彤闱。

——唐·许敬宗《奉和守岁制》

 

玄英:冬天。

冬为玄英。

——《尔雅·释天》

邢昺疏:“言冬之气和则黑而清英也。”

涉青阳不增其华,历玄英不减其翠。

——魏征《道观内柏树赋》

 

三冬:冬季的三个月。指孟冬(阴历十月)、仲冬(阴历十一月)、季冬(阴历十二月)

三冬事隙,五日归休。

——唐·杨炯《李舍人山亭诗序》

三冬兰若读书灯,想见太清絶。

——宋·张元干《好事近》

 

九冬:指冬季。冬季共九十日,故名。

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

——南朝梁·沈约《夕行闻夜鹤》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唐·尚颜《除夜》

 

严冬:极冷而严酷的冬天。

是节严冬景,寒云掩落晖。

——南朝梁·简文帝《大同十一月庚戌》

姜侯设鱠当严冬,昨日今日皆天风。

——唐·杜甫《阌乡姜七少府设鲙戏赠长歌》


别称&雅称 | 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名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