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世代奥特监督——田口清隆传(十四)《欧布奥特曼》上

2023-10-28 14:48 作者:巴尔坦殿下  | 我要投稿

在《艾克斯》的企划阶段,田口燃尽了,真的燃尽了,虽然当时听说《欧布》的企划已经在进行中了,但田口认为奥特曼系列不会连着两年启用同一位主监督,所以他自己也觉得很意外。他甚至觉得自己可能再也不会当主监督了,所以就在《艾克斯》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把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塞了进去。谁知,就在田口忙着艾克斯剧场版的后期工作时,大冈新一社长突然把田口和其他一些首脑人物叫到了社长室,并当着大家的面说“明年的主监督是田口”。而身为制片人的鹤田幸伸也纯属是被提拔出来的年轻人,所以这回算是同舟共济了。大冈也当着大家的面说“你们要好好处理艾克斯不行的地方”,田口说“是”。 但这回田口遇到了两个困境,其一是田口在《艾克斯》里燃尽了自己,对当时的田口来说,在那样的预算下,自己想做的奥特曼所能做到的极限就是《艾克斯》;其二是《欧布》没有防卫队,这也是这部作品的一大前提,而没有防卫队的奥特曼就不是田口想做的奥特曼,某种意义上也是封锁了田口的得意技能。在这样的情况下,田口想通了,既然如此,这回就要做出一部从头到尾都能玩的很开心的奥特曼。一些即便在放在以前可能无法通过的方案,这回只要有趣的话就都可以提出来,《欧布》就是这么一部以“有趣”为主题的作品。《艾克斯》是分为玩耍回(可以理解为有趣或具有玩心的单元剧)和纵轴回(可以理解为和主线有关的集数)的,但《欧布》则是不分玩耍回和纵轴回,基本上就是一边玩一边推进主线,在主线之中加入了“玩”的概念,可以说整部《欧布》就是用来玩的作品。当然主线也有许多严肃的剧情,但除此之外是想玩就玩的。伪装成严肃的样子,让人看了之后觉得是在开玩笑,让人以为是在开玩笑,结果反而是严肃的。在《欧布》中,主笔中野想在好的意义上不断地背叛观众。所以每位监督和脚本家在自己的担当回里,该玩就可以玩,没有多余的设定,所以也不需要考虑主线等其他东西,仅此就好。如果说《艾克斯》是一部非常王道的奥特曼,那么《欧布》要做的就是“破坏王道”,做出一部风格完全相反的作品。 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田口曾在欧布的发布会上说过“我要破坏至今为止的奥特曼”,这句话在当时引起了骚动,田口吐槽明明说了很多话,结果偏偏就记了那么一句,而且田口其实并没有说过那句话,他的原话是“看似是沿袭了至今为止的奥特曼的世界观,但我要把它翻转过来”,结果不知怎么的,在报纸里就写成了“我要破坏掉至今为止的奥特曼”,把田口写得像破坏者一样,他吐槽道“要写就好好写啊”。 说回正题,《欧布》并没有从一开始就指定谁来主笔,总制片人北浦嗣巳先是把编剧全都召集过来,然后让所有人都开始写企划书(世界观设定),在其中选出主笔,当时只有主角使用两张卡片变身这样大致的设定。这回田口与《艾克斯》那时不同,前作是很多东西都被决定了才找的田口,而这回田口是从骨架就开始参与的。田口在这些情节里进行挑选,而他一眼看中了其中一个方案,那就是“怪人二十面相和少年侦探团”,田口一看就说“啊,原来如此”、“明智小五郎meets奥特曼,挺好的啊”,提出这个方案的人,正是与田口合作了《眼Q之泪》、《XIO24小时》和《艾克斯奥特曼剧场版》的中野贵雄。因为他想,既然这次没有防卫队的话,那也可以把奥特曼换成明智小五郎吧。因为是以甄选的方式,所以选中野来当主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单纯因为中野提出的点子最有趣罢了,虽然也有其他有趣的方案,但田口看到这个就下定决心,绝对要这个。虽然从结果上来说并没有变成侦探奥特曼,而是变成了浪客奥特曼。中野也执笔过《我们的星云》等异色回,所以田口觉得他正是“破坏王道”的优秀人选,如果和他一起就可以达成目标,所以向中野发出了邀请。 但中野一开始是很不情愿的,他觉得自己不应该是写主线,而应该是写异色单元回,投变化球的人,对系列构成没有责任感,不应该站在所有人的最前面。这也是因为中野从90年代开始就一直在整河崎实那样的恶搞B级片和AV,所以在他的心中自己是“假货”而非“真货”,欧布第九集《虚伪的蓝调》就是把他自己的心情反应到了巴巴尔星人身上,所以他也不写正统的直线球回,而是写了一堆变化球回。田口也是能理解这种心情的,毕竟他一开始也是这样,不过中野的心里也不是完全不想干,他是你要静下来倒茶喝着谈的那种人。田口亲自到中野开的饮食店“大怪兽沙龙”拜访,邀请他出山当主笔。但中野还是拒绝的,他说他不是正道而是邪道,他对光之国的事情不甚了解(怪兽墓场倒是了解),不相信那种爱与正义的东西,他写不出来的。但田口一开始也是一样的,他对中野说“中野桑,我也是这样的,一起来做吧”、“奥特曼的世界不是那么僵硬的,要不要和我一起来挑战一下极限?要不要和我来一起当个笨蛋?”、“我们一起来把整个系列整得乱七八糟就行了,直到被粉丝们骂为止”。中野的护城河被填干净了,虽然很为难,但还是接受了。而且因为《欧布》是中野和田口两个人一起玩得很嗨的作品,两个人一旦暴走就一发不可收拾,所以田口邀请了小林雄次作为系列构成的第二人,小林饰演的就是那两个人的总结型角色,在他们两个暴走的时候拉他们一把。而且连小林雄次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找他当系列构成,是之后看了《宇宙船153》里的田口访谈才知道理由的。 而在主角方面,主角不是地球人,而是来自地球之外的外星人这点是在比较初期的阶段就决定了的,原因是有人类作为主人公,要变身奥特曼,还有依附了其他奥特曼的形态,所以就想往简单的方向发展,而不是艾克斯、初代奥特曼那样的附身型。中野就开始思考,如果要自己来写的话,那要创造什么样的主角好呢?中野心中的英雄是什么样的呢?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小林旭、寒风纹次郎等。有一天突然出现在街上,突然解决了事件,又突然离开了。没错,那就是浪客。要问为什么,那是因为中野小时候看过的英雄大多数都是浪客,虽然《欧布》是一部很创新的作品,但是60年代生的中野,其实是一位很昭和,甚至拥有大正情结的人。对于中野来说,这就是他憧憬的英雄形象,在中野的心中,英雄就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寒风纹次郎。与定居在一条街上,维护这条街道和平的桌面型英雄不同,凯是移动型英雄。没有安居乐业的房屋和组织,中野想刻画一个能自由自在的旅行,在没有束缚的天空下漫步的自由人。最近的英雄都有可以定居的地方。正因为如此,才特意选择了最近英雄作品中没有的味道。另外,中野非常喜欢意大利西部片,这点一定要记清楚。意大利西部片在当年是被唾弃的对象,押井守也喜欢意大利西部片,但他的身边几乎没有喜欢这种类型的人,押井守年轻时去电影院,看这类片子的基本上都是些大叔,现在会喜欢的大多数都是押井守、中野贵雄、昆汀·塔伦蒂诺这样的少数电影发烧友。而上问提到过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就是著名的镖客三部曲的主演,中野也看了不少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的电影,后来《泰迦奥特曼》第十集《夕阳下的战士》中的纳克尔星人也是以伊斯特伍德导演的电影《老爷车》作为灵感的。石黑英雄在饰演凯时也有意识到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扯远了,除了这两位之外,中野也很喜欢《候鸟》系列的主演小林旭,而且凯的主要借鉴对象也是他,其他几位反而是次要的。但田口一开始没看过《候鸟》系列,是后来借了中野的DVD才补完的,在田口的心中,他最喜欢的浪客就是椿三十郎。正月的时候中野去了好几次田口的家里,带着《候鸟》和《黑蜥蜴》的DVD(中野希望《黑蜥蜴》能作为反派角色的设定进行参考)。《椿三十郎》和前作《用心棒》的结束台词都是“再见了”,所以凯离开时也会用这句台词。所以两人对浪客的概念也存在差异,而他们找出的共通点就是诸星弹,“如果弹没有被奥特警备队挖掘,而是继续流浪下去呢?”,很有6、70年代的昭和感,这也很有中野的风格。石黑英雄饰演的凯也很厉害,而且他在拍戏时经常会提出意见,与动作指导的冈野弘之先生一起商量,活用了石黑的个性。 中野不想把凯描绘成长型英雄,或者与其说是不想成为成长型英雄,不如说是不想成为靠嘴巴成长的角色。最初有一个空着的心洞,那会被某种活动来填满,中野不想写那种会说“我成长了”的角色,而是想用实际行动来表达的角色,比如中野很喜欢的水户黄门和詹姆斯·邦德都不是成长型的。按中野的说法,英雄分为风来坊(浪客)英雄和捕武帖英雄,捕物帖是一种官僚,至于捕物帖英雄嘛,大家理解成青年包青天、捕快那种就行了。前者的代表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寒风纹次郎、奇凯达等,后者是钱形平次、旗本无聊男、超人、蝙蝠侠等。浪客不太想和别人有很深的关系。因为那样的话就会在街上安定下来。他有一段莫名其妙的过去,前方是死亡的阴影。他为寻找自己应有的姿态和世界而烦恼,然后成长。捕物帖英雄在一条街道上做着十年如一日的事情,而浪客则是移动类的,结果是捕物帖英雄跨越了时间和潮流,一直有人在做,不过这种比较容易被愚弄,变成成长的类型,会写出感人的故事,实际上也是捕物帖型英雄写起来比较难。中野说明明不能做同样的事情但却必须做同样的事情是很难搞的。经常是一定要有成长,一定要有创伤之类奇怪的定律吗?中野觉得这有点不协调,所以他这回想写的是小林旭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这种浪客类型的英雄。凯的名字取自《带着吉他的候鸟》中的小林旭。“マイト·ガイ”是小林旭的爱称,因为他是个具有如同炸药(dynamite)一般爆发力的家伙(guy),所以他的爱称就叫マイト·ガイ。最开始中野想要给主角命名为凯·迈特,但有人觉得这个名字有点不妥,之后从“红三四郎”乘坐的摩托车“クレナイ・ゴウ”取名,变成了“クレナイ ガイ(红凯)”。 之前说过《艾克斯》的缺点,关于彩虹刃、黑暗雷暴能量、父母等设定都没有讲清楚,设定虽然有,但到最后已经没时间讲了,因为田口参与的稍晚也不是系列构成,只能插手自己的集数,而且中期的那两集还拿去玩了,并没有讲主线,虽然在《XIO24小时》里埋了伏笔,但是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结果把东西全都堆到了最后两集,没时间解决了。另外就是有人吐槽太重怪兽了,奥特曼存在感薄弱。所以田口这回从一开始就把故事的整体流程从头到尾都给决定好了,然后从结局开始倒算,包括哪集出场哪个怪兽,在哪个镜头出场,那些集数是主线,哪些是用来玩的,这些全都给提前定好了。欧布进行融合变身是从一开始就决定好的,但是田口一听,表示“诶,那素体呢?”,万代虽然有企划,但是并没有考虑到素体,一旁的大冈社长觉得,身为奥特曼系列50周年纪念作,没有个素体可不行。一开始就提升力量的话,素体该怎么办啊?万代想把重光形态作为商品出售,但圆谷却想把素体放在最前面,这时田口突然灵光一现,那就让素体当最终形态吧。于是,故事就从此开始倒推,“有趣,最终形态最朴素不是很好吗?”,“那么,失去原本姿态的奥特曼,现在只能借助力量来变身。我们来谈谈寻找其理由吧”。因为要寻回自我,所以就要思考凯丢掉了什么,以此形成了《欧布》的骨干。虽然当时暗耀形态还没有完全定好,但是已经决定了,中期凯会伤害奈绪美,他能否再次站起来呢?这样一来,奈绪美和娜塔莎也有了相似的经历,但仅此而已,关系很淡薄,也有过奈绪美是娜塔莎转世的意见,但田口觉得这样联系还是很淡薄,于是最终决定把奈绪美设定为娜塔莎的后代。田口说“正因为自己卷入的人实际上还活着,那个人维系着生命,所以凯才能找回自我。”因此,娜塔莎本身就是与人无关的浪客,因与过去有关系而受伤的存在,并不打算与现在进行时的TV本篇相关联。并且,很少有人能说清楚自己是什么吧,鹤田制片人想把“欧布奥特曼”的名字放在重要的地方,所以在第17话之前,绝对不会让凯称自己为“奥特曼”的,甚至有过直到最后一集也不那样称自己的想法。当时鹤田对着大家进行了十分钟的热情演讲,中野听得非常感动,他还想要把这作为对白引用到第17集中去,最后没用是因为他忘了鹤田说的是什么了。所以凯这个角色也反映了鹤田先生的想法。顺带一提,中野吐槽鹤田制片人是个奥特消极的人,“不需要令人厌烦的感动”、“不相信空谈漂亮话”。 为了突出凯,田口下定决心缩减主角团的人数,主角凯和他的对手,女主角和两个跟班,还有一个涩川大叔。《欧布》设置了“跟随明智小五郎的少年侦探团”这么一个队伍,但是想每周都让同样的童星来扮演是很困难的,所以就有了SSP。健太和森就是会对浪客喊“大哥!”那样的小弟类型角色。而且田口很喜欢森那样的机器狂角色,《艾克斯》里也有守这样同类型的角色。 这回《欧布》有整整13位脚本家参与,其中也有许多不熟悉浪,以及跟在后面的小弟这类形象的,因为他们和中野不是一个世代。他们还想着浪客是健次郎(出自《北斗神拳》)、JOJO那样的吗?这时中野才发现他心中相信的“各种神话及故事的原型”早就已经崩塌了,要从这里开始重建吗?并没有仔细考虑就使用了浪客的设定,实际创作之后才发现有多困难。其实《欧布》并非从一开始就确立了是有主线的作品,而且因为主角的设定是浪客,那么,他为什么会流浪呢?他所追求的真正的自己是什么呢?因为要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就成为了有主线的系列。虽说主人公是自由人,但故事并不是自由的。要说奥特曼系列的原本的魅力就是一集完结的单元剧,就像诗篇、文集一样。但因为重点要描写凯的内心,所以限制也变多了。但即便如此,《欧布》也在主线回之外也充满了“文集”的味道,尤其是第17集主线回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每个的编剧都写了5、6个脚本,有的甚至更多,总脚本数达到了50本左右,这些人里面大多数都是喜欢特摄的年轻人,里面有想写出名作回的,也有从其他行业里来,并没有那样的野心,只是坦率的写出了自己想写的东西的人。而且在这次的创作中,中野还发现那些对奥特曼不感兴趣的编剧写出来的情节反而更有趣。尤其是一些女性脚本家,她们写的故事,以女性角色为切入点和中野、小林他们完全不同,这也让小林觉得很有趣。女性角色指的就是奈绪美,一般来说,奥特曼的女主大多都有动作戏,但是饰演奈绪美的松浦雅给人一种庶民的印象,所以能够活用女性作家特有的感性。中野想让奈绪美把生活感表现出来。如果正常生活的话会洗衣服,吃饭,也会洗澡,再加上老家父母的说教。为了让这些闲事看起来真实,特意加入了这样的家庭电视剧般的描写,想重新组装奥特曼的世界,过去防卫队的人就没怎么有过洗衣服的情节。而他们也是在真的写了之后,才发现了以往有防卫队的奥特曼的好处。小林雄次原本还以为很轻松呢,不就是在奥特Q三人组的基础上加上了凯吗?真的写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太天真了。但当时,他才明白从《奥特Q》变成《奥特曼》的意义。如果有防卫队的话,在怪兽出现的地方出动就好了,但SSP毕竟只是大学社团的研究网站。这样的他们,为什么本来就必须去怪兽肆虐的危险场所呢?在那里必须制作必然性。主人公凯是个大人,也不是很会说话的人,所以很难和他们一起行动,也必须变身。也就是说,在这期间,凯在哪里做了什么,还必须考虑别的事情。正义方面的登场人物只有4人,写一集脚本感觉就像写了两集一样,所以是很辛苦的工作,比平时更辛苦得想出了剧情。 相信大家也都会疑惑伽古拉这个角色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在以往的奥特曼系列中,很少出现这样贯穿全剧,与主角对立的反派。这点是来自于“浪客会有个好对手”这个规则,《候鸟》系列的小林旭有宍户锭这个对手,而饰演椿三十郎的三船敏郎则有仲代达矢这个经典对手,舞人也有驾驶王乔(出自动画《勇者特急》,主角名字来源于小林旭)。所以也给同样作为浪客的凯创造出来伽古拉这个角色。而且与凯相对立,因为凯是浪客,穿的风流倜傥,所以伽古拉就穿着一身绅士的西装,创造了这样的反差。伽古拉这个角色也一直在变,用中野的话来说,就是从怪人二十面相变成了小丑、峰不二子、鼠男,田口希望伽古拉能成为一个深入人心的反派,甚至对后藤正行说过“如果有能吞噬欧布的人气就好了”。 众所周知,田口是很喜欢防卫队的,他觉得在怪兽理所当然出现的世界观,没有防卫组织是很奇怪的,而且因为是50周年,所以田口还想让科学特搜队出场,田口很喜欢《XIO24小时》这种类型的故事,他认为能进入防卫队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除了他们几位之外,全国还有好多不为人知的其他队员,他们平时不必麻烦早田等精英队员,而是继续与小怪兽和外星人战斗。我一直在想用纪录片的形式来拍摄贴近市井的不为人知的队员们的身影。但科特队从各种方面来说都太勉强了,所以不行。所以作为代替,就有了威特队这个组织,因为不用出玩具,所以这方面反而是自由的。但周围的人都说只有一个人就好了,所以就有了涩川大叔这个角色。为了那些因听到“没有防卫队”而退后的奥特曼粉丝,田口就准备了这么一个设定,而这些几乎全都由柳泽先生背负着。而且涩川的衣服也和《艾克斯》不同,是系着领带的那种队服,像科特队和警察一样,田口还想让涩川系着《机动警察》的领带,但可惜并没有实现。顺带一提,威特队的飞机是把《梦比优斯奥特曼》里的宇宙威托重新涂色的,而且本来只有模型,但因为有飞机的飞行场景,总制片人北浦嗣巳还特地关心这点,所以觉得在此之上使用CG更好。而涩川大叔的枪是使用了像蓄电池一样的东西,所以虽然是激光枪却要装弹,田口很喜欢子弹装弹的描写,本来想在他的担当回里做,但他的集数里没有涩川开枪的桥段,所以就拜托了武居替他完成,这个的印象也一定程度上源自于《EVA》的屋岛作战。涩川的枪还是田口把新南部和超级枪的图片连在一起,说想整这个才做出来的,因为不卖玩具所以田口可以随便做。 伽古拉当初只是决定和凯有关,什么出身都没有决定,只决定了以前都是光之战士,原本是伙伴。但是,如果没有明确的理由,就不会执拗地逼到那种程度吧。因此设定为没有被光选中的人物,为了让他暂时彻底作恶而构成了系列。但是,在制作过程中不是想要杀掉凯,而是想在他的前面展示出自己赢了的一面。这样就确立了想要超越凯的伽古拉这个角色。但是,即便如此也超越不了凯的话,那么接下来给如何给这个角色收尾呢?这个时候又回到了第17集,如果伽古拉认为光是无法舍弃的呢?这么一来就想把帮助娜塔莎的事情写成是伽古拉干的。这样写的话,最终凯肯定会知道这个事实,第一次互相理解。在看到最具流动性的伽古拉这个角色的同时,故事也有朝着最终回前进的感觉。最后一集的时候,奈绪美还说出了她注意到了凯不是地球人,说实话只要是个正常人都能注意到,其实也有过在第17集让奈绪美说出来的方案,但最后还是放弃了,那么要让她在什么时候说出来呢?那果然就得在最后的最后说出这句话了吧,奈绪美的想法一下子溢出来,是感人肺腑的最终回。不过可惜的是,中野只写了四集脚本,而且连伽古拉登场回也轮不到他,然后还得读着其他人的脚本,这也是系列构成的痛苦之处。并且编剧所写的脚本和最终在影像中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是会发生变化的,中野尽可能地去拍摄现场,参观了演员们的演戏,这也是为了让剧本反馈出他们想扮演的角色。特别是伽古拉的奇妙感觉,青柳先生的眼睛有一种粘着剂的感觉。例如,即使剧本上写着“哈哈哈”大笑的场景,他一般也不会笑,一定会表现出有些冷酷的感觉。特别是结局,吸取了青柳先生的意见,对剧本产生了许多改变。当然,包含了饰演凯的石黑英雄先生的意见。在脚本会议上,以演员为首的现场的意见也比以前多了。鹤田先生认真地对中野说“从现场来了这样的意见”、“演员有这样的要求”等。有时中野还收到了读了准备稿的演员的感想。 而且这回田口有他自己独自的系列构成术。田口有个想法,那就是让最终BOSS在中期出场,中期和最终的BOSS都是玛伽大蛇,但单单只是这也就没有意思了,所以就把最终BOSS设计为玛伽八岐大蛇。伽古拉的计划执行到第11、12集的时候可以说是满盘皆输,就这样,故事迎来了一个阶段性的结束,伽古拉像是在神游一样地离开了。但是,从此之后,就有点不知道该如何安排伽古拉了,之后伽古拉在想些什么呢?田口也没有找到一根线,作为演员的青柳先生也很烦恼。那个时候,因为后半战还处于剧本阶段,所以即使是在第16、17话的拍摄之后,和凯的格斗场面也很多。但是,因为伽古拉已经变成杰庞顿被欧布打垮了,所以已经没有用人类的姿态打倒凯的意义了。青柳先生烦恼的,其实也是那里。因此,在之后的冨田监督的一回中,伽古拉不会与凯对抗。突然出现,变成了只留下耳环就离开的感觉。但是,在这背后,他却对败走的外星人进行了街头砍杀,并进行了恶作剧。为了让他在最后重新归来,田口决定暂时让他掉线。这事在和富田监督前,和第18、19回的摄影准备中的武居监督也商量了。“让伽古拉堕入一次深渊吧”。因为田口和武居监督是专门学校的同期,交往了18年左右,所以即便主监督无法对其他的监督担当回插手,但是和武居监督有时间的话一周去喝一次酒,所以田口坦率地说了话。于是,田口说了包括青柳先生的迷惑在内的事情,武居也表示了很大的理解。田口和冨田卓监督说过这件事,于是冨田监督说“好,那就去喝酒吧”。他们讨论的时候又想到,说起来奈绪美又是怎么想的?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讨论之后,把这些反应在了冨田的第20集里。虽然和武居监督也说了“因为这样的话会变成这样,你能这样吗?”等等,不过后期伽古拉在武居回并没有怎么登场,方案得到了修正。而且,田口还强行跨越了主监督的权限,指定市野监督的第23集是凯伽决战。伽古拉输掉了一切,自己的计划泡汤,就连亲自出手也被凯打败了,到了最后两集,可以说伽古拉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也没有什么要继续去那日本刀砍凯的理由了。说到伽古拉在《欧布》里到底想干什么,恐怕让人很难说清楚吧,田口他自己也说不太清楚,staff们也来问田口伽古拉到底想干什么,田口就用“你看就知道了”、“不是用语言能说清楚的”这样的话骗了过去。但田口认为这也很好,因为伽古拉本身就是个迷了路的人,是个左右动摇的人,是个矛盾的人,他自己心里面都不清楚他自己到底想做什么。青柳本人也慢慢理解了这点,看到最后一集脚本时,他心想“啊,果然是这样啊”,最终回要二人合力战斗也是已经决定好了的事情。 可能有很多人会关心,一般来说第16、17这种主角夺回自身力量的重要回应该要由主监督来担当,但田口反到去拍了第11、12集,这是为什么啊?其实别说欧布原生了,他最开始连主线回都没想拍,而是要去拍第8、9两集玩耍回。最后还是拍了11、12集,但是这两集其实也是把“玩”的要素给加入到了主线回当中。而原因就在于,这并不是完全由监督来决定的,而是要由监督档期来定,所以他才拍了这两集。而且之后的两个区块都是很沉重的故事了,阿部和市野都是老手中的老手,他们能处理好。田口本人比起英雄夺回自身力量,还是更适合拍大怪兽的登场回,这两集对于田口来说有玛伽大蛇登场,还有暗耀,也是非常重要的两集,所以最后还是拍了11、12两集。 作者:巴尔坦殿下

新世代奥特监督——田口清隆传(十四)《欧布奥特曼》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