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什么是数码相机的宽容度和动态范围?

2021-07-21 02:50 作者:悠闲的治水大禹  | 我要投稿


我们经常背对着夕阳拍照,也就是拍逆光照时,人眼看着很正常的。但拍出的照片,如果夕阳曝光正常,拍出来的人脸上完全是黑的,人脸正常时,天空和太阳就会曝光过度,这是咋回事?

其实这不是因为相机不够好,而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太棒了,以至于相机都无法和人眼有相同的成像效果,后者动态范围甚至可能高达一百万倍,不管是胶片相机还是数码相机,宽容度、动态范围比人眼差得太多。


宽容度、动态范围,这都是什么东西?宽容度和动态范围这两个概念更多地出现在专业摄影的讨论中,因为相机宽容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成像效果。

以上二张照片是同一场景,在晴天使用两个不同的手机拍摄。这两张照片最大的区别就是照片高光处和暗部的曝光。第一张宽容度稍低,太阳过曝,建筑物阴影部分曝光偏低,第二张不仅太阳绝大部分曝光正常,建筑物阴影和环境也曝光充足,高光和暗部曝光更加趋向于人眼看见的真实状态,画面观感也得到了质的提升。

有了样张对比,宽容度的含义就非常容易理解。科学来说宽容度是相机记录最亮和最暗细节与层次的能力。在同一个环境下用同样的快门速度、ISO、光圈拍摄出来的照片,高光和暗部细节丰富,宽容度越高。

与宽容度相关的还有“动态范围”和“光比”这个概念,动态范围代表着一张照片最亮到最暗的范围,拍摄的照片动态范围越大,宽容度越高,两者呈正比关系。光比则用来形容拍摄场景的明暗反差,光比越大,就需要数码照相机或者胶卷的宽容度越高才能正常拍下所有细节。

是否宽容度高的器材就能拍出好的照片呢?也不尽然。宽容度高表示你可以记录最大范围的照片信息,但并不一定照片的艺术感更好。通常由于要容纳更多的从高光到暗部的信息量,高宽容度设备拍下的原始照片显得颜色偏淡、“灰蒙蒙”的,不太上相,而经过设备为增加宽容度而采取二张以上拍摄合成的HDR照片,有时看起来和肉眼视觉感相比怪怪的。

在胶片时代,有些摄影师会特别使用宽容度较低的正片来拍摄大光比的场景,营造独特的氛围,在风光摄影领域里,有些摄影师则会追求 HDR(高动态范围)技术带来的夸张视觉效果。但无论你喜欢怎样的风格,对于数码相机而言,更高的宽容度意味着更强的潜力,让你轻松把握好各种拍摄场景。

宽容度主要由相机的照相传感器或胶卷决定,因此不同传感器的相机宽容度不太一样,宽容度高的设备肯定会更好些。某果的最新款手机相机,采用了另辟蹊径的办法,在手机传感器性能不佳的情况下,利用拍摄多张兼顾高光和暗部所有层次的照片,合成一张极高宽容度的照片这办法相当于机内HDR,需要极强的CPU计算能力和软件技巧,但效果非常明显,甚至超过专业相机拍摄的宽容度。无论如何,高宽容度确实减轻了用户对于大光比场景曝光的焦虑,这也是高宽容度的好处之一。

宽容度高设备拍下的照片,能够记录更多的信息,在后期处理的时候,方便做较大的调整而不出现色彩和灰度断层,给你提供了更大的艺术发挥空间。

正因为如此,厂家数码摄影设备,专门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一种高宽容度照片RAW格式,以方便将照相传感器上得到的信息完整记录下来给用户,如果你是一名严谨的摄影爱好者,尽量使用RAW格式,一般手机RAW格式是用12bit记录,微单和单反相机是12~14bit,中画幅数码相机一般在14~16bit,大一位bit就是2倍信息容量,因此它比常用的8bit记录的JPG文件能记录更多信息。信息量大了照片文件也相应大了,而且每个厂的RAW格式文件互不兼容,要使用专门的软件浏览和编辑。所以一般不是摄影爱好者的朋友JPG照片文件也可以使用。但如果你对照片画质有比较高的要求,而且经常会拍风景照,那相机的宽容度绝对是越高越好。


什么是数码相机的宽容度和动态范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