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但再接再厉——《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感

《哪吒》为什么优秀?我觉得大家有目共睹,即使是一名合格的“云观众”,也会点一个赞。那么,就我看来,这部电影到底怎样的“秀”呢。
首先,它的剧情并非只是语文考试上的“叙事线索和情感线索并列”,而是整体围绕着“三个冲突”展开。一个是哪吒与父母的冲突,父母在外守护边疆,长期无法陪伴他,使得哪吒从小就失去对父母的“依爱”

第二个是哪吒与村民之间的冲突,由于村民认为哪吒是一颗“坏东西”,所以村民的固有印象另其对哪吒避之甚远(所以,我认为,并非是因为哪吒恨村民才不断戏弄他们,而是村民本身就恨哪吒,才导致他的反抗)

第三个冲突是哪吒与敖丙的冲突,这个冲突经常被网友称为“红蓝cp”,两人的性格相差很大,一个从小就性格沉稳,就像这个年更又没人气的咕咕up主一样;一个性格活跃,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一副小孩子的模样。可以说,他们之间不仅仅是天生自有的“势不两立”的冲突,还是性格之间的碰撞。结尾部分,编剧又顺利地将这三个冲突交合于“陈塘关”这一场景,继而通过同一件事使得哪吒与父母,哪吒与村民,哪吒与敖丙之间的关系越加密切。

画面上,我认为最为体现“画质精美”的在“山河社稷图”和“抢毛笔”上。关于“山河社稷图”的“环游摄影”,我最早是从《灵笼》中得知,通过“过山车”一样的“show us around”,将场景全部展现出来,一般我所知道的大部分编剧不会这么做,因为一副“山河社稷图”里剧情所需要的仅仅是其三分之一。(所以,这么“环游世界”的方法估计得要作死多少个背景和中割,我不知道);至于“抢毛笔”,则是更为特殊地展现四打四的激烈冲突,①打②可以变为①打③,然后又变成②打③,不免电影“画龙点睛之其中一笔”“行云流水之气势”。老舍的《有声电影》说过,如果有人问“《哪吒》到底怎么说来着”,“画质精美,去看CEM观后感,你就说!”大家都赞叹不已。“

说了这么多“优秀”的地方,那么它“再接再厉”的又是什么呢?在于借鉴了前人经验,又大胆创新的做法,至于哪里创新了,上面两段说得“一清二白”;而借鉴前人经验,是因为观看过程中有种看《大圣归来》的既视感,不论从人物选择和画面风格上都有其相似之处。
《哪吒》的成功,不仅仅为国产动画电影提供一条道路,还提供了一个庞大的“影视IP”,未来还会有更多更多的相关电影甚至是电视剧出现,坦言以后如果真是那么,不是一件好事。但就目前来说,它已经被观众们所接受了。
虽然有些地方的确还存在“国内子供向”的部分,但不论如何,它告诉我们:“国产动漫正在向青少皆宜的方向发展”,“青少皆宜”,意味着年轻人也可以从中找到共同点和触动点,并非只有老一代的父母。
如今优秀的国产动画正在不断进入大家的视野,大家对于“动画”这一概念也有与以往不同的观点:曾经,我们抛弃国漫,追崇日改;现在,我们正视国漫,追崇日改;未来,我们或许会不会追崇国漫,抛弃日改呢,呵,谁知道呢!

题外:
最近宿友们在争论“动漫”和“动画”有什么区别,“动漫不就是那些幼稚的喜羊羊吗?”说实在,还是感慨一下,我们叫“Kyoto Animation“,是叫“京都动画”,还是叫“京都动漫”呢?动漫包含了动画和漫画,两者其实没有区别。动漫界|动画界就是这么的宽容。
电影结尾部分郑重地告诉大家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道理:自己有需要的时候请开口说话。如果不是最后那个logo提示我们“结尾还有彩蛋”,估计电影下午四点就收场清人了,结果全部人和播片员愣是坐着看完了几分钟的滚动字幕,为的是等待那十秒都不到的彩蛋,不管怎么说,我还是第一次在影院完整地看完彩蛋的。
原开头:到现在,我也不能记得这部电影叫什么。在这个安静的“不见(为防止不懂,解释一下叫‘覔’)”书房里写这篇观后感,的确无香胜有香,书香自此油然而生。


如果说xx抄袭的话,不予置评,我只是一个游戏区up主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