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沉思录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时代的浪潮风云善变。古今中外,有多少人曾经不可一世,却最终在浩如烟海的时光中被湮没。黑格尔曾经说过:“人类能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懂得从历史中获得教训。”一句讽刺,道出多少代人的痛楚。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似乎一切又从头。 读史明智。历史从不只是纸上谈兵的儿戏,而是能够带给我们大智慧的精神财富。在如今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保有一颗智慧的心灵尤为重要。那么,究竟怎样才是历史的大智慧,我们又该以何种态度对待一去不返的历史? 铭记历史,只有铭记,才能有反思,进而有进步。 我曾深深地感觉到,我们的民族有时过于健忘。好几年前,杭州修建了以宋文化为主要体验项目的宋城,城中新建的仿古建筑一览无余。于是,在精神文化还较为匮乏的各地,许多游人纷至沓来。这些游客许多可能并不是为了探寻历史,了解宋朝人的生活方式,而是仅仅贪图一乐。然而,几乎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真正的南宋皇城,一直隐匿在杭州城郊区的草木之间。在快节奏的生活当中,我们似乎早已忘了历史学的真谛。遗忘是一件危险的事,民族的精神不该被忘却,也正因此,才会有邓世昌舍身撞敌的铮铮铁骨,才会有蒋先云纵马疾驰的一往无前,才会有张自忠“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慷慨激昂…… 然而,如果只有铭记而从不继承和发扬,再伟大的精神都无济于事。基于历史的启示,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时代,“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乃我辈之责也。 不久前,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决定广泛传播。从古至今,追根溯源一直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魂。浩浩汤汤上万里的长江,承载着多少人“满船星梦压星河”的想象。挖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华夏子弟的追求,传递文化的薪火,延续祖先的火种,更是每一位中国人不曾背弃的理想。放眼全球,似乎只有中华文化凭借独有的精神魅力得以代代相传,不曾间断,这何尝不令人自豪。回首当今,万丈高楼平地起,深圳的故事诠释着敢闯敢拼的力量;九天揽日望参商,天眼的聚焦、“羲和号”的腾空迎接着探日时代的到来;鱼翔浅底腾蛟龙,“奋斗者”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揭开深海的奥义……一眼万年,旭日东升。 可是,回看眼下,不少愤青化身网络喷子,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总以一种老夫子的口吻抨击他人。引经据典,似乎有了诸葛亮舌战群雄的豪气。或许他们根本不了解历史的真相,随意相信一切信息,亦或是只以一点野史包装自己愚蠢的皮囊,而殊不知,历史从来不是为满足个人求胜欲望而服务,而是民族负重前行的宝贵沉思录。怀抱真理,以辩证的思维对待悠悠历史,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推开旧时代的尘埃,迎接新时代的阳光,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到历史长河的大我之中,才能真正享受到精神的释然。 何为历史,这个问题也许早已不再重要,斗转星移拂袖间,百代兴亡似云烟。江风吹倒前朝树,而我们如欲屹立不倒,必将以一种更加豁达的心态迎接未知。而这种心态的底气,正是源于我们对历史的敬畏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