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k

Fork:岔路
01 Impossible Survival

until 开学,我明明已经完全放弃了希望。不仅是考研,还有对一些东西的理解和判断,我感觉我都错了。
好像一直都是错的,难道一切都是我的幻想,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所以我一个寒假都没弄懂,或者说知道现在也没确定。what happen。
寒假,没有一天早起,晚上通宵到5点看网文,中午起床吃饭,一天什么都不干。不是说我累了,是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与自我怀疑相比,考研失败反而成了一件小事。
我是很确信自己考研失败的,这里随便说一说,以后会展开讲。
我最后准备的很烂,真题都基本没做。考完英语想回学校了,同学让我又考了下去。我当时的感觉是政治还行,英语稀巴烂,大小作文自己一篇都没写过,考场上写一句做前面题再回来写一句,阅读更是第一篇就没做完去做完型。然而考完数学,我更是感觉还不如英语,两道数一大题没做,概率线代也不确定,填空选择也有不少不会的,还空了一个。然而然而,考完专业课我更是感觉寄了。复习方向完全偏了,我可能只写上了90分的题,其他完全乱编。
总之,一科比一科烂。
我真的感觉,有点害怕,害怕自己只能考100多分,真的。我真的觉得自己可能考不到200分,已经坚信自己考不上了,
害怕是因为害怕同学老师看笑话。
。。。直到开学,
我和同学攀谈起来,我已经在准备考雅思抽签证,而且我也已经签了一个还能看的工作,准备先攒点钱。谈着,我内心又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想法,我在希望自己能考上,能考上多好。
但是,我知道,对一件不可能产生希望是多么愚蠢的事。我已经什么都搞不清了,已经一直一直,一直一直,在混乱中了。为什么要这样想,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失望?
无法抑制,我明明知道自己到底考成了什么样。
无法抑制,我还是开始有了幻想。
不可能的.
...
我考的地方比大部分学校出成绩晚一天,别人都查好之后,我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准备,其实,如果是开学前,我是完全不用再做准备的,只是因为又有了那一丝幻想,我又要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本来已经早已接受了的。
...
我现在也还在想,是不是因为我开始希望奇迹,所以才真的有了奇迹发生的可能?这是不是类似于某种电波。
不过无论如何,我想我都是绝对的 the chosen one.
Impossible Survival.
02 Greedy heart

这个结果是奇迹。
我已经可以稳稳留在本校。
这里有对我非常非常非常好的老师,可以选她当我的导师;有相对来说会比较轻松的科研任务;有不错的食堂和住宿环境。
...
但是。
真的是,这就是我,Greedy heart.
明明出成绩前还想着无论如何让我考上就行的。
...
出成绩之前,我的那个老师就一直在问我成绩出来了吗,让我一出成绩就发给她。
我也是这样做的,然后一会她电话打过来和我谈了谈,问我什么情况,能不能进复试,需不需要找关系,让我一边准备调剂一边准备复试,及时关注学校官网。
我很兴奋。因为我大概率能进复试。
那个地方是我非常想去的,所以我第一时间联系本校的老师,那个老师是我考前就谈过几次的,如果不是他介绍,我也不会去考那个地方。一方面是那个地方确实很好,另一方面有老师帮我联系,我想能复试帮上忙。
我直接和我的指导老师,就是一直对我很好的那个老师,对她说,请求在复试前专心准备复试,毕业论文等复试完再开始。是的,我一直摆烂,但现在什么都还没开始。
她同意了。
我即将尽全力去准备复试。
事情本来应该是这样。
03 Fork

很难。
很多东西很难。
小方面是复试准备的东西很难,因为专业课我初试复习也是很摆,一点没有深入,我现在基本像零基础,老师一提问估计就要露馅。而且而且而且,招的人很少,很少,只招两个人,我本科和成绩都一般,科研也几乎为零,找的关系好像也没太多用,何况我初试成绩大概压线。我知道很难,但是我很想去。
大方面的难是,我去了那个地方,科研要求一定很高,或许毕业很难。这一点或许是有点难以启齿的,我是很喜欢我这个专业的,但是如果去了那个地方,我很有可能做偏向于理论的研究。我对编程挺感兴趣,对本专业很感兴趣,但是对于理论推导,真的不太感兴趣且不太自信。
其实,我说的都是批话。
如果能顺利上岸那个地方,这些都是废话,我肯定会努力克服困难,我对那个地方的方向也很感兴趣,我们也不是纯理论,学完理论最多一年。
能考上这些困难都是批话。
说实话,很有可能就是我怕了。???
或者说,我是在权衡一条更平滑的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的目的,大概就是出g吧。
不是说我要移m,我只是想出去看看,见识一下完全不同的世界,有可能觉得那里不好就又换个地方,或者回来。
next question
是不是要读博?
我不知道读博是不是最佳的出去路径,读完研能不能找到出去路径。
但我想读博应该是比较合理的也没有经济压力的路径吧,
但这也绝对是一条很艰难之路。
在国内读博是很艰难的,在国外也一定是很难的,不过是程度问题。
...不知道,既不知道该不该读博,也不知道想不想读博,
因为我还没体验过完整版的科研,一切都应在经历后判断。
但是这个问题,却是要我现在做出一定的选择。
因为去那个地方,我读博应该是很好申请的,很好申请好的国家和学校。
在本校,我也有机会出国读博,当然本校也能读,而且会轻松很多。不过可能不是很好申。其实我想,好不好申一方面看学校,一方面看老师能不能联系,更重要的一方面还是看自己发表的文章吧。自己好,什么地方都会要你。当然我也只是猜。
读研在一般的地方也还好,一切看自己能不能造出东西来,本校也有不错的老师。
...
其实我还是在讲批话,
能考上目标院校,那我肯定就去了。
无非就是我怕了,那个地方一方面难考,一方面难毕业。但如果很水毕业也很难申国外学校。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对科研没有足够了解,硬着头皮去那种高要求的地方可能适得其反。
对了,还可以调剂,本校说要我,但也可以试试其他地方。在一个地方一直待在也不太那啥,我也想换个环境试试。
...
说的就好像我在做选择似的,
事实上,无论如何,无论我怎么想,
我在现实里都会尽力准备然后去复试吧。
我唯一做的就是思考了:What I Want.
是的,我还有一个想法,
我应该去问问的,去问问我的指导老师,
告诉她我所想的,不过这种事她不可能帮我做选择,
但她能告诉我留在这里会怎么样,能怎么样,
that's enough.
一切都要我自己去做判断,
不过现实大概也不会改变。
即使这里很好,
我仍会尽力做准备去复试,无论希望多小。
But,还是有什么东西改变了.
Fork ahead of time.
Alfine
(ps:I am yu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