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3.99 炼金术

2023-02-11 12:12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99、炼金术


  在中国又称炼丹术,是化学的前身和原始形式。它创始于中国,后来传入欧洲。在中国,公元前二世纪初期,已有许多人做炼丹的实验。东汉的魏伯阳,著有世界上现存最古的炼丹术文献《周易参同契》。东晋的炼丹家葛洪,著有炼丹术专著《抱朴子·内篇》。在欧洲,炼金术流行于公元三世纪到十六世纪。

  炼金[1]术是在冶金生产的基础上,在奴隶主、封建主“富贵寿考”的贪欲刺激下出现的。所谓炼金,就是把普通金属加以熔化、锻烧和溶解,从中提炼出“黄金”来。所谓炼丹,实际上是由四氧化三铅和硫化汞等熔炼而成的“铅汞之丹”。中国炼丹术和欧洲炼金术的哲学基础是一致的,都是以“性质”作为第一性的,即认为物质是由性质所组成。在中国,就是已经被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说”;在欧洲,则是亚里士多德的“原性说”。“原性说”认为,冷、热、干、湿是自然界最基本最原始的性质,由它们组成火、风、水、土四种最基本的元素。这些最基本的元素生成万物。此外,还有一种“第五本质”,它能够把各种元素合成为一个东西。当时奴隶主、封建主认为,只要找到这个“第五本质”[2],就可使一般金属的性质发生变化,就可以从所谓贱金属[3]中炼出贵金属黄金来。他们还认为,这种“哲人之石”不仅能点石成金,而且还能医治百病、返老还童、长生不老。于是奴隶主、封建主就驱使炼金术士[4]们千方百计去寻找这种“哲人之石”。这样,炼金术便完全陷入神秘主义。处于萌芽状态的化学研究被引入歧途。

  炼金术在化学发展史上也有一定的作用。它通过不少化学实验,逐步了解了金、银、铅、汞等等化学元素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发现了硝酸、硫酸、盐酸、氨、矾等化合物,发明了蒸馏、溶解、结晶等化学实验方法,积累了一些化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化学的发展做了一些铺路工作。恩格斯说:“炼金术在当时还是必要的。”[5]但是,炼金术脱离了广大劳动人民的需要,脱离了生产实践,完全走入了死胡同,长期阻碍着化学的发展。同时,它与宗教神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维护神权统治的工具。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炼金术和宗教之间是有很紧密的联系的。哲人之石有许多类似神的特性,公元头两世纪埃及和希腊的炼金术士在基督教学说的形成上也出了一份力量。”[6]如基督教诺斯替教派曾热衷于炼金术,并把炼金术的观念引入他们的教义中。


注:

[1] “炼丹”。下同。

[2] 亦称“哲人之石”或“圣人之石”。

[3] 铅、铁之类。

[4] 在中国称炼丹术士或方士。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306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230页。

《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3.99 炼金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