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设计师成长秘籍」设计的道法术器

2023-07-03 17:42 作者:注册什么昵称好呢  | 我要投稿

设计师应该如何提升自己?

设计师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

你有想过吗?

你可能考虑过:专业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意能力、审美能力……那哪个最重要?

能力差异在不同的人之间为什么最大?除了天赋机遇等最重要的就是思维的差异。

思考和总结:为了整理和完善总结的能力框架,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帮助新人或职业瓶颈的人有个提升的方向,打开思维,让认知更加全面,打开思维。


设计师的四大能力框架:道法术器

比如:想学炒菜:

  • 先要购置厨具/食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器(工具)
  • 如何炒菜——术(技术技能,落地执行的关键)
  • 怎么学?教,自学——法(方法,策略)
  • 菜的种类,自己喜欢吃,女朋友喜欢吃——道(思维,想法决定结果)


由实到虚,由浅到深。


详细展开:

器:工具/资源 (PS,C4D,素材等等)

设计交流群里经常会有人问:我应该学什么软件比较好。

什么样的回答都有,有人回答软件,讨论软件哪里好哪里不好,也有人说软件只是工具。

器的选择和学习:

摸索阶段:尝试各种可能性(什么都会点)

专精阶段:选择一个方向专精深入(软件只是工具,专业方向)

拓展阶段:发散拓展更多技能。(了解行业新兴软件技术,走马观花,有帮助再研究)

不同的时期需求不同,先考虑想做什么行业,需求是什么,比如你想做三维方面,但是三维软件也有很多,不要困惑,首要问题学软件想要做什么?根据要做的行业去选择工具,行业主流工具。(问从事行业的人,如果接触不到,去招聘网站上看,对应的职位软件需求)

现实中常有,听说软件好,学完发现岗位要求的软件自己不会。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和需求来选择。

器的需求选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君子善假于物

人们发明工具就是为了利用它更方便的解决问题。

过于看轻器的:认为“器”完全不重要

过于看重器本身:热衷于研究“器”本身

不管用什么工具,只要审美能力强都能做出好作品,但是想要达到好效果,用不同的工具能达到效果的时间会更快。

数字绘画比传统绘画更便捷。每个软件的优势不一样,每个行业的需求不一样。当每个软件和行业需求契合


利用碎片时间收集一些提高效率的工具和技巧。

不用马上学,需要用的时候学。看到了就学,反而浪费时间。只需要留个印象。知道有某个工具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遇到问题,现找现学。

之后想补审美能力比较难。器具有时效性,一旦出现更好用的工具,旧的工具就会被淘汰。

非要把软件学的很透彻,不考虑自己能不能用得上,看到人家用某个工具做到了好看的工具做出好看的东西,浪费时间,且低效。

器的运用,明确目的很重要。


术:技术专业能力/功底

器是工具,驾驭工具的技术 = 术

武器是器,武术是术。

器是术的载体。

使用同样的工具,设计师的能力不同,出的作品不同,是最基本的能力。

找工作不是看你会用什么工具,而是能出什么作品。

提升术的方法:

1.改变环境:突破舒适区,提升自己的环境。

项目的同质化和低质量,反复做一些没有成长性的工作。 虽然有十年的工作经验,但只是把一年的工作经验用了十年。

周围没有比你厉害的人能指导你,要想突破,就要去做高质量的项目,去更多更厉害的人的环境。

要对自己有更高要求,有勇气突破舒适圈。

2.打开视野:不局限自己专业的东西。

不要只盯着自己行业的东西看。其他领域的也要涉猎,比如我想提升自己画面合成的能力,虽然本职是做视频和动画,但是也会看平面海报的合成教程。因为方法是想通的。如果只看同行业的无疑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能学习的范围相当狭窄。

所以了解不同的圈层会更有收获。更容易创新。

比如我们可以从程序员身上学习如何优化资源,自动化处理重复工作,让自己更高效。学习历史人文等让素材更多不过这是比术的层次更高的。


3.不平均用力:如果你的工作可替代性很大,所以你可以学多种技术。但其中一两个要是擅长的,能做的比大部分人都好。把更多的经历了用在自己更擅长的方面,其他能力作为辅助。

术的掌握是贪多嚼不烂的。东学一点西学一点是很可能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技能。

时间是有限的,把时间用在自己更有用的方面。想要术更好更快的提升,一定是要讲究方法讲究策略的。


方法策略就是法的层面:

方法论/ 设计理论 /

设计师们从大量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器和术是实实在在能看到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不是努力的不够,不是天赋的问题。其实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是四两拨千斤的。远比盲目的努力更重要。如果你的努力是一百,但是方法很低效。如果你方法高效,就算努力只有十也能得到一百的效果。

学习能力的差异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学习方法的不同。

如果你学习很累,没有很大的进步,说明学习方法有问题。去找背后核心问题。


相比看技术案例教程。我更爱看设计经验总结经验和项目复盘。这里面收获的知识更长远。


很多问题会被反复问到,存在大量重复性低效的工作,整理常用问题成文字或视频。在遇到直接发送。

长期积累后,减少了很多重复工作,节省大量时间。

对于团队,法的作用更有用,光喊口号没用

七个人平分一锅粥怎么公平,最公平的是让分粥的人最后一个领粥。

看看有什么方法可以优化。

如果一个项目,各做各的。需要设计规范,人越多。

如何提升法的能力。需要有意识的培养。

长期的经验积累——多少会积累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不具体不稳定,需要有意识的清晰化,完整话,能传授的方法。


自我总结:通过经验积累总结总结的方法。

学习前人经验:套用经典方法理论,方法模型。


理解和弄会贯通的运用需要经验和时间去支撑。

理论无用论是因为经验不够。凭经验会太过于主观。

要灵活变通的运用法。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


设计理论如果套用在一个地方是不准的。需要灵活运用,综合运用,世界是复杂多变的。需要用什么这就是道

道:价值观,思维,设计理念,方向,选择。因人而异。 不同的设计理念不同的设计流派。

如果把要表达的东西确定大方向,确定方向氛围,背景设定,关键词,再细化能很快的推导出具体设计细节。

设计细节要为想表达中去制作。一定要自己做设计思考。

需要在道的层面达成共识。和客户沟通,探讨出方案。团队沟通更加重要,要么由领导定,要么讨论出一个方向。

在汽车被发明之前,人们想要的只是一匹更快的马。


不同时期对道法术器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根据自己的情况,对于新人对术和器的积累很重要。


积累经验之后,道和法就更重要了。


发展变化的思维看待。





「设计师成长秘籍」设计的道法术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