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谈61 | 打破建筑思维,资深转专业选手突破自我斩获美国顶级交互名校Offer


-Siyu-
建筑学 背景
GPA (3.81/4)
IELTS:8.0
/录取院校/
UW华盛顿大学
CMU卡内基梅隆大学
- 关于自我
Self-Introduction
“资深转专业选手,重度拖延症患者,超级爱玩,以及满世界乱跑”
我的求学历程非常曲折。在本科期间我选择了自动化专业,但很快发现自己对于这个领域并不感兴趣。因此,我开始探索其他领域,最终转到了建筑学专业,并在这个领域学习了七年,期间也曾在两个不同的建筑公司实习。
再次萌生转专业的念头是因为考虑到自己在建筑领域的未来并不乐观。我无法想象自己在一个每天需要进行机械劳动和忍受加班的职业中度过一生,这也促使我开始思考是否有其他更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之后,在一次地产实习中,我看到很多和我一样学建筑学出身的同事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如用研、投资等。这时,我突然认识到,我的职业生涯其实不必完全与所学专业一致,它可以拥有不同的方向和可能性。

期间我面临的最大困难可能还是下定决心是否要转行。在对建筑设计领域已经很熟悉的情况下,转行意味着要重换赛道,走出舒适区,面对许多全新的挑战,这导致我曾经多次反复思考和徘徊。但最终,我庆幸自己下定了决心,迈出了新的一步。
申请过程中比较困难的部分是时间规划。因为同时在交换期间,一个学期四门课非常忙碌,还需要准备作品集、考语言和写文书,基本上没有空闲的状态,当时面对了很大的压力,但还是强迫自己在学习的间隙见朋友和出去玩,努力提高效率。最大的成就和收获是跳出了原本建筑学的思维框架,发现外面的世界有很多惊喜值得探索,比如将新技术应用到不同的设计方向,让我觉得非常有动力在新的领域继续学习。
- 关于专业
About major
我很关注设计能否具体影响到实际用户的体验和操作,不喜欢建筑师非常自我的个人表达,希望能做更多有依据的设计,想更多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来思考整个设计的流程和产出。同时我也对交互和空间设计结合的领域很感兴趣,比如 AR/VR 的场景设计和互动。

交互与建筑相比,很多设计的原理都是相似的,但是交互设计跟实际的用户有更多的沟通和互动,也能更加方便地评估和调整设计方案,这点非常吸引我。同时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同时,我对传统建筑设计一成不变的方式有些厌倦,而这个新的领域可以带给我更多跟新技术打交道的机会,让我看到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 关于项目
About project
我的作品集里有一部分是新完成的项目,其他部分是来自之前做过的相关内容的整理和优化。跟 UXD 尝试新做了一些交互项目,接触了硬件产品交互,花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个产品设计,也逐渐熟悉了新的设计领域和技巧,这种设计尺度和关注点,与之前的建筑差别非常大。这里重点介绍下这个新项目:
PROJECT

| Hear from the world
交互产品设计

做这个项目的起因是我了解到了瑞典近些年有越来越多的外来移民涌入,包括很多移民儿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发现移民儿童在学习当地语言时存在很多的困难。因此便在这个项目中设计了一个语言学习的产品,来帮助移民儿童学习第二外语,希望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他们与当地儿童互动和融入社区。因为小孩学习语言主要依靠听和说,所以我选择了故事卡片的形式作为触点,让他们将故事录在卡片上之后互相交换,并提供翻译功能,加强和学校家长的配合,让移民儿童了解不同的文化并且学习瑞典语。

- 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Advice to fellow students
我是从2022年下半年才下定决心放弃找工作,开始着手申请。雅思从九月底考到十一月初,考完雅思之后开始准备推荐信和简历。到十二月初第一个项目截止的时候,材料基本是赶上时间完成了,推荐信和简历反复改了两三版之后定稿,个人陈述也写出了比较满意的框架并且交了第一版。而后我又花时间在一月中旬的时候,对个人陈述进行了大概4-5版的修正,产出了最终稿。
📝文书方面的建议:
建议大家在撰写文书材料时,务必确定好思路和方向,找到符合个人特点的角度进行切入,尤其是转专业的同学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原专业去挖掘。我自己是因为在中国、英国、美国、意大利、瑞典和比利时都有学习的经历,所以在 UXD 的帮助下着重突出了自己文化背景比较多元的特点,希望能够运用设计的手法帮助消除文化的隔阂。然后再去搜集不同时期的相关经历,按照时间顺序突出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加入对交互设计领域的思考,结合建筑的相关背景,让每段故事都符合逻辑,让读者明白推动自己想要再读一个交互设计二硕的原因和动力。
📝语言方面的建议:
语言水平很难短时间提高,但是掌握了答题技巧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分。所以考试前总结一下阅读和听力的题型,看看作文的答题结构,背一些口语的话题还是很有用处的。即使之前申请的时候我考过很多次,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也比较自信,但还是花了一些时间在重新记忆考试技巧和准备写作口语内容上面,最终第三次考出了满意甚至有些惊喜的成绩。
❕❕划重点:
早做规划,相信自己。每个人都有闪光点,不需要跟别人比较,做到自己的最好就会不留遗憾。
- 推荐
Recommendation
ONLINE CLASS

| Coursera

Coursera 是一个高质量的在线学习平台。你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方式,大多数课程都是免费的,还会提供认证证书。我在完成了 Coursera 的 Google UX 设计证书课程之后,对用户体验设计领域有了非常完整的认知,课程也介绍了非常多的 UX 学习的资源和网站,很推荐。
WEBSITE 01

| Cofolios

在 Cofolios 这个网站上面可以学习到很多前辈的作品集和设计思路,不过它在社交分享和交流互动方面略有欠缺。
WEBSITE 02

| ADPList

ADPList 这个网站提供免费的一对一职业指导服务,汇聚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你可以免费找行业内的 Mentor 聊天,收获一些新的想法和观点。网站的界面也是简洁明了,很方便使用,用户体验非常好。
OTHERS

| 其他推荐

推荐几个我在申请期间看过的剧集,有万神殿、真相捕捉、医院五日,最近也很喜欢英国作家伍尔夫的书,可以在学习的间隙放松心情。
- 感谢的人
People who need thanks
非常感谢UXD的Sam老师、Mancy和Sophia的帮助,帮我梳理了主要的申请思路,给了我非常多的启发!作品集辅导很重视细节,文书也精益求精。感谢小杜在我熬夜画图期间的陪伴,感谢陈老师一直在文书方面给我非常多的建议,感谢Declan帮我提供思路、修改和润色英语,最后也非常感恩爸爸妈妈一直给予的无私的支持。
- 关于未来
Future
在未来也可以继续朝着探索新领域和技术的方向发展,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和思维。将新技术与设计相结合,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作品。同时,也希望自己可以开开心心地完成自己喜欢和想做的事情,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 UXD导师寄语
From UXD
既对原专业有着深沉的热爱,又同时担忧行业的前景,几经徘徊又犹豫,这可能是建筑学学生转专业最真实的写照。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能逐渐感受到你对新专业的接受和理解,虽然也会遇到拖延的问题,但是你优秀的设计能力和赶 DDL 的设计师本能,都让你在最后关头赶上了申请的末班车。恭喜 Siyu 在徘徊后最终走出了这个艰难的一步,这会是一个新的开始,而你过往接受的相关设计教育,都将为未来的新设计领域提供支持。

更多知识干货以及其他海外留学的资讯可以关注UXD交互工业产品设计分享或者添加小助手,还可获取讲座直播哦~

|福利大放送 | WELFARE
对于设计初学者,完成从0开始创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像学习过程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样。有了大量的积累,才能在脑海里建立素材库,这些素材库能帮助同学们完成最初的设计想法积累,基于这样的基础再进行个性化的创作,最终才能做出高质量的作品集。全球院校最新作品集免费拿!添加小助手即可获取:



UXD交互工业产品设计学院是尤克斯国际旗下的一家专注于交互、服务、工业、产品设计专业的顶级设计学院。除了一对一设计课、基础技能课程、小组课题、设计评图、联合教学外,我们提供不定主题的公开课和内部小组课,教学计划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包括基础软件技能教学、设计理论系统讲座、申请必备知识解析等。



本文版权归UXD尤克斯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