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IPO周报 | 优必选将成「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晶泰科技冲刺港交所

2023-12-03 08:41 作者:IPO早知道  | 我要投稿

"一周IPO动态,覆盖港股、美股、A股。"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C叔

震坤行美股|更新招股书

据IPO早知道消息,ZKH Group Limited (震坤行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震坤行”)于北京时间11月27日晚间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更新F-1文件。

11月3日,中国证监会国际部公示了关于震坤行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即震坤行已获批赴纽交所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据最新版本招股书披露,震坤行现有股东腾讯以及加拿大养老基金(Canada Pension Plan Investment Board,以下简称“CPPIB”)有意在IPO发行中参与认购,以示对震坤行未来长期价值的看好——其中,CPPIB有意认购至多价值1000万美元的ADS,腾讯则有意认购至多价值500万美元的ADS。

除腾讯和CPPIB外,震坤行在IPO前还已获得钟鼎资本、元生资本、老虎环球基金、经纬创投、君联资本、云锋基金、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中投、富达基金(FMR)、壳牌等一众知名机构的投资。

成立于2014年的震坤行作为一家MRO(Maintenance、Repair & Operations)采购服务平台,其主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MRO采购和管理服务,并为行业价值链上的参与者提供数字化和履约解决方案,以助力MRO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从而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截至2023年9月30日,震坤行已覆盖所有主要的MRO产品线、涵盖约1720万个SKU。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12个月内,震坤行服务了超6.4万名客户,较2020年全年的超5.8万名客户再有增加。

2020年至2022年,震坤行的GMV分别约为50亿元(人民币,下同)、86亿元和9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7.3%;今年前三季度,震坤行的GMV约为79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7.5%。

财务数据方面。2020年至2022年,震坤行的净收入分别为46.86亿元、76.55亿元和83.15亿元。今年前三季度,震坤行的净收入为62.77亿元、毛利率为16.5%,均较2022年同期有所提升。

随着毛利额的增厚以及各项费用的优化,震坤行今年前三季度的调整后净亏损较2022年同期的5.43亿元大幅收窄约42%至3.15亿元;调整后净亏损率则为5.0%,较2022年同期的9.0%收窄4个百分点,整体盈利趋势向好。

万香科技A股|签署辅导协议

据IPO早知道消息,万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香科技”)于2023年11月9日同中信证券签署辅导协议,正式启动A股IPO进程。

成立于2001年的万香科技是国内最早一批进入国际香精香料市场的企业之一,一直专注于香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二氢茉莉酮酸甲酯、龙涎酮、左旋香芹酮、乙基麦芽酚、薄荷油系列等。

值得注意的是,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万香科技及其子公司出口销售的二氢茉莉酮酸甲酯、龙涎酮、左旋香芹酮、留兰香油等产品在我国同类产品供应商中产品出口销售额和销售量均位居第一。

目前,万香科技的产品销售已覆盖全球六个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芬美意、奇华顿、IFF、曼氏、德之馨等国际十大香精香料公司及高露洁、宝洁、玛氏箭牌等国际知名企业均与万香科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优必选港股|通过聆讯

据IPO早知道消息,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必选”)日前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并于2023年12月1日披露通过聆讯后的资料集,拟主板挂牌上市,国泰君安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鉴于优必选已获得境外上市备案通知书且已通过港交所聆讯,一切顺利的话,优必选在今年年内就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成立于2012年的优必选基于自主开发的全栈式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开发并商业化广泛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及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6月30日,优必选已推出超50类产品,售出超76万台机器人产品,产品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900多家企业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人形机器人尚处于技术探索和发展的早期阶段,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已较早实现商业化——今年上半年,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贡献了724万元收入,较2022年同期再有显著增加。2022年,人形机器人业务则贡献了5184万元的收入,同比增长三倍有余,占优必选总收入的5.1%,相较于2020年、2021年均有大幅提升。同时,得益于人形机器人较高的技术壁垒,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在2022年及今年上半年均保持50%以上的毛利率。

目前,优必选聚焦于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即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其中,智能制造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首个大规模应用的领域,人形机器人将重新定义AI时代的工人,把人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脱出来,2023年优必选研发了应用于工业领域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S,并与多家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合作,分阶段规划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场景中的应用;商用服务场景是人形机器人最快应用的市场,优必选首批人形机器人Walker X已落地沙特NEOM新未来城,成为第一代大型人形机器人市民,提供智能化服务;而家庭落地场景则是人形机器人最具潜力的应用市场。

财务数据方面。2020年至2022年,优必选的营收分别为7.40亿元、8.17亿元、10.0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7%。其中,报告期内年度营业收入的增长正不断加速,2022年较前一年的营收同比增速为23.4%。加之今年上半年,优必选三年半内的累计营收已超28亿元。

成立至今,优必选已获得腾讯、启明创投、鼎晖投资、工商银行、居然之家等知名机构的投资。IPO前,腾讯和启明创投持有优必选超5%的股份,为第一大和第二大机构投资方。

晶泰科技港股|递交招股书

据IPO早知道消息,QuantumPharm Inc.(以下简称“晶泰科技”)于2023年11月30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晶泰科技本次是以18C规则赴港上市,也是迄今为止第二家以18C规则递交招股书的科技企业——18C规则主要针对特专科技公司,对于行业的科技属性要求较高,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及软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食品及农业技术等行业领域。

成立于2015年的晶泰科技现已打造了一个世界前沿的基于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台——即晶泰科技基于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先进人工智能、高性能云计算以及可扩展和标准化的机器人自动化相结合的方式,为制药和材料科学(包括农业技术、 能源及新型化学品以及化妆品)等产业的全球企业集团和创新公司提供药物及材料科学研发解决方案和服务。

根据Frost & Sullivan的资料,晶泰科技是世界上少数同时拥有基于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及自动化湿实验室能力的药物及材料科学研发公司之一,也是全球少有的量子物理+AI+自动化驱动的药物及材料科学研发平台之一

晶泰科技的客户和合作者包括2022年收入排名前20的全球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中的16家,如辉瑞、强生。值得一提的是,在COVID-19疫情爆发后,晶泰科技受辉瑞委托,参与了全球首个获得FDA批准的口服COVID-19药物Paxlovid的开发。晶泰科技利用预测算法与实验验证相结合,帮助辉瑞仅用六周时间就完成了药物晶体结构确认,从而加速了关键研发决策及后续开发上市。

在18C新规下,晶泰科技拥有5位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包括意像架构(腾讯)、红杉、五源资本、国寿成达和人保健康养老基金。领航资深独立投资者数量达18c上限,禁售期12个月,体现了老股东对晶泰科技的长期支持。

截至今年上半年,晶泰科技累计融资规模约7.32亿美元,参与投资的机构还包括谷歌、Mirae Asset、软银愿景基金、厚朴、和暄资本等。根据Frost & Sullivan的资料,晶泰科技在全球所有人工智能赋能的药物研发公司中融资总额排名第一。

拨康视云港股|递交招股书

据IPO早知道消息,CLOUDBREAK PHARMA INC.(以下简称“拨康视云”)于2023年11月30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瑞银集团、建银国际和华泰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成立于2015年的拨康视云作为一家临床阶段眼科生物科技公司,致力于内部发现、开发并商业化同类首创及同类最佳眼科疗法,以满足全球未满足的医疗需要。

目前,拨康视云已经建立一个由七种候选药物组成的管线,覆盖眼睛前部及后部的主要疾病,其中有四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即CBT-001、CBT-009、CBT-006和CBT-004)及三款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候选药物(即CBT-007、CBT-145和CBT-011)。

其中,一旦获批准,CBT-001及CBT-004预计将分别是治疗翼状胬肉及血管化睑裂斑的全球同类首创药物。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拨康视云是全球为数不多的与美国药管局和国家药监局合作,为翼状胬肉及血管化睑裂斑的治疗、监管审查及临床试验制定全球新标准的眼科公司之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CBT-001及CBT-004有望成为解决全球翼状胬肉及血管化睑裂斑的患者问题的药物。

同时,一旦获批准,CBT-006预计是治疗睑板腺功能异常相关的干眼症的全球同类首创药物;而CBT-009一旦获批准则预计是治疗青少年近视的全球同类最佳药物。

成立至今,拨康视云已获得鼎晖投资、建银国际、高特佳投资、远大医药、德屹资本、华医资本、一村资本、中银国际、盈科资本、倚锋资本、关子资本、创东方投资、兴证资本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在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时,拨康视云的估值约为4.69亿美元。

瑞浦兰钧港股|通过聆讯

据IPO早知道消息,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浦兰钧”)日前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并于11月30日晚间披露通过聆讯后的资料集,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成立于2017年的瑞浦兰钧作为一家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专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和储能电池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其中,瑞浦兰钧的动力电池产品包括用于各类乘用车、商用车和特种车辆的磷酸铁锂电池产品及三元锂电池产品,动力电池客户涵盖了成熟的汽车公司以及新兴电动汽车制造商;储能电池产品则适用于各种家庭及工商业储能场景的磷酸铁锂电池产品,储能电池客户主要包括家用储能集成商、光伏逆变器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及EPC公司。

2019年4月,瑞浦兰钧实现锂离子电池的批量交付。2022年以及今年上半年,在全球锂离子电池制造商中按全球储能电池装机量计算,瑞浦兰钧拥有8.8%以及5.7%的市场份额,分别排名第三以及第四;而在中国动力电池产品中按装机量计算拥有1.7%以及1.2%的市场份额,于这两个期间均排名第十。

2020年至2022年,瑞浦兰钧电池产品销量分别为1.55GWh、3.30 GWh和16.61GWh,复合年增长率为227.4%;今年上半年,瑞浦兰钧电池产品销量从2022年上半年的4.70GWh增加65.3%至7.77GWh。

财务数据方面。2020年至2022年,瑞浦兰钧的营收分别为9.07亿元、21.09亿元和146.4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10.9%;今年上半年,瑞浦兰钧的营收从2022年同期的40.17亿元增加64.2%至65.95亿元。

成立至今,瑞浦兰钧已获得上汽集团、IDG资本、深创投等知名战略投资方和财务投资方的支持。在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时,瑞浦兰钧的估值为248亿元人民币。

IPO周报 | 优必选将成「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晶泰科技冲刺港交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