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00K全核5.2GHz拷机50℃,体验酷冷至尊酷睿捍卫者

首先祝大家2021年新年快乐!我们在今年将会把最真实的IT世界的知识呈现给大家!希望大家在疫情并未完全远离的时间里,继续提高警惕,尽量不要外出,尽量不要聚集,在家读书过节,用阅读强大自己,用阅读丈量世界。
今天为大家展示的是一款水冷,我更乐意将其定义为intel御用冰水冷。想来大家对intel 10代还是即将上市新的11代酷睿继续采用14nm祖传工艺那是怨声载道了吧!不过不得不承认intel是DIY世界里的老炮,虽然表面上优势有所损失,而实际上更多的功夫都还没有施展。就拿此次展示的酷冷至尊ML360 SUB -ZERO
用Cooler Master的话讲就是他们一直和Intel研发团队合作,就是要为intel Core开发新的散热解决方案,以期突破英特尔CPU的性能极限。为了区别于传统的散热解决方案,在此由我向大家介绍MasterLiquid ML360 Sub-Zero,一种更为独特的、更具创新技术的、更是能实现低于室温的AIO散热解决方案。用ML360 Sub-Zero配合intel Core i9-10900K处理器能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其结果会是ML360 Sub-Zero成功压制i9-10900K,还是i9-10900K反制ML360 Sub-Zero呢?拭目以待吧!
CPU方面,intel酷睿i9-10900K复联珍藏版,基于祖传的14nm++制程工艺,拥有10核20线程,默认主频3.7Ghz,最大单核睿频5.3Ghz,全核最高4.8GHz,三级缓存为20MB,不锁频设计,支持超频,设计功耗125W。i9-10900K相当于i9-9900K的替代升级产品,不仅在单核性能提升了5%左右,在多线程性能提升了高达30%左右,综合性能提升十分明显。它唯一的问题就是“暴脾气”,身子一动就是一脑门子火!我曾经尝试过普通360 AIO水冷测试全核5GHz,只要跑全核拷机还照样是惊心动魄。
本次测试MASTERLIQUID ML360 SUB-ZERO选用了华硕玩家国度ROG MAXIMUS XII EXTREME(M12E)主板和微星GeForce RTX 3080 SUPRIM X 10G超龙显卡,为了见证奇迹,一对老冤家被强行同框,这三个家伙卖萌的姿势都一样——高品位一体侧开式包装盒。
想必对ML360 SUB-ZERO提前有所了解的盆友都知道,限制ML360 SUB-ZERO大卖的唯一障碍就是它的身价!没错ML360 SUB-ZERO很贵,而它却连半毛钱多余的附件都没给(电商的预约促销与我无关)
硕大的包装盒里就放着ML360 SUB-ZERO的本尊和一个放着扣具、说明书的盒子,而这盒子里果真就是只有扣具、线缆、说明书,而且大致一看,ML360 SUB-ZERO本尊没有任何RGB灯效加持,这一看就是奔着专业级来的。
大家都孩子到为了区别于传统散热技术的束缚,为了让CPU达到更高的超频频率,许多专业的硬核玩家会通过诸如液氮之类的极限超频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对技术、环境的要求都很高,必须谨慎处理,不是一般玩家能应付的。酷妈ML360 SUB-ZERO则是搭载了intel Cryo技术,应用软硬件和固件的三位一体组合,旨在帮助主流游戏玩家、超频爱好者和极客创客在无需繁琐设置的情况下、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得到最适合的CPU能效。
简单地说,intel Cryo技术就是将半导体制冷片通过定制化水冷头贴在CPU表面,再用水冷为制冷片的另一面进行散热,通过主动制冷来降低CPU的温度,获得更好的超频表现。虽然原理不复杂,但是实现起来却有不少难度。首先是冷凝水,低于室温的水冷会导致水蒸气凝结,因此Cryo水冷需要有凝结控制器。另外,TEC芯片的工作强度要控制好,做好温度和功耗之间的平衡,所以还要有精确的控制软件,所以市面上能买到的Cryo水冷屈指可数,这也说明了为什么ML360 SUB-ZERO的冷头做的如此巨大还不带灯效了。
这几个冷头的细节特写就大致对ML360 SUB-ZERO有个大概的了解了,上层是intelTEC技术控制区,为整个ML360 SUB-ZERO的大脑,管控整个系统的工况和电量分配,所以需要一个单独的6+2Pin显卡供电头为其供电;主供电的旁边则是为底座的制冷片单独供电线,另一侧的miniU口连接一条USB线,实现intel Cryo软件在系统内对水冷的模式控制。
为了避免令人头疼的结露现象出现,ML360 SUB-ZERO配置了单独的高速水泵,从而使得整个系统的“新陈代谢”加速进行,即便在较为严苛的极限超频模式下,用极高的水流速度,加快带走制冷片产生的热量的同时高速水流还能将结露现象出现出现的概率降到最低。
ML360 Sub-Zero在细节上表现不俗,大面积的纯铜冷头保障热量传递,编织网包裹的水冷管有很高的强度,水冷排的铝质鳍片排列密集,有效提升了冷排的散热面积,可以为长时间使用稳定散热。此外,这款散热器搭配了Sensor传感器及冷凝罩,可以防止散热器出现表面冷凝水造成板子短路的风险。
为了让超频实现的更稳,华硕玩家国度ROG MAXIMUS XII EXTREME(M12E)主板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我这么多年测试硬件用过主板中体重最重、附件最多、技术应用最广、装甲保护最到位的一块主板。它的正反面都加了厚重的金属护甲,如果说有什么重型显卡能把它压弯,这就是个笑话。
ROG MAXIMUS XII EXTREME在上一代ROG MAXIMUS XI EXTREME超强供电的规格上再次升级,16相供电设计不但超越了普通的旗舰主板,甚至已经达到了HEDT平台的水准。而这16相供电不仅仅是简单的相对上代10+2相设计提升4相,更是将单相电流承载能力提升到了90A,要知道普通的供电设计仅为40A每相,上代旗舰也不过60A每相。与此同时,该主板还采用了2个8pin ProCool II高强度实心电源接口,带来大电流下更高的稳定性。该主板还搭载了华硕AI智能超频技术,可以帮助玩家更加轻松的冲击超频极限。
在外置接口上,相对上一代Z390旗舰主板,华硕ROG MAXIMUS XII EXTREME为玩家们带来USB3.2 Gen 2x2接口,能够为外置存储提供更高的连接速度,让大容量文件拷贝更加迅速,彰显旗舰范儿。
网上采用ROG MAXIMUS XII EXTREME搭配十代酷睿i9处理器的详细评测很多我就不赘述了,反正ROG MAXIMUS XII EXTREME和ML360 Sub-Zero也一样——价格是唯一障碍!别的都无可挑剔!
微星GeForce RTX 3080 SUPRIM X 10G超龙显卡,说到它,那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啊!没想到今年当个玩家这么难!持币待购都能遇上坐地溢价的囧事!
相比于之前发布的魔龙,RTX 3080 SUPRIM X 超龙的外观做的更加规整,棱角分明,而魔龙的外观则更趋向个性一些。超龙的外壳采用钛灰色和拉丝工艺,质感十分出色。总体来看,RTX 3080 SUPRIM X 超龙的设计风格类似于微星笔记本上的creator创作者系列,简约但不失质感。采用了金属拉丝背板,分割式配色也让背板看起来更加炫酷,背板上微星的信仰龙魂标志,可以发出RGB灯效。
3个8pin供电也是顶级RTX 3080非公的标配了,供电上方是双BIOS切换开关,分为静音和游戏两个模式,默认下为静音模式。
散热是微星RTX 3080 SUPRIM X 超龙的一大亮点,显卡运用了7根热管,充分应用空气动力学的超大的散热鳍片能够将气流引导到正确的地方,增强散热。热管与镜面直触的底座紧密贴合,穿插于整个散热鳍片当中,另外,显存和供电都有着导热垫,也起到了很好的散热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这7根热管其实并不简单,另有玄机!其中的一根6mm热管是专门为显存散热的巧妙设计,微星通过焊接工艺连接到散热底座和显存专用的散热鳍片上,是首次在显卡散热器上为显存配备的专用的热管来散热,并且这个设计已经获得了新型专利证书。足以可见,微星在显卡散热上有着极为强大的研发实力。
酷妈ML360采用了intel专有扣具设计,所以安装起来比普通塔式散热还好装
这一套配置价值几何?三大件轻松接近两万,再加上ML360,破两万是必然的,存储不是本次主要项目,内存就随便用了两根台电腾龙国产颗粒的3000MHz 8G×2,台电极光NP900 512GB NVME固态盘。
一次点亮,理所应当,同时也是情理之中,这顶级板卡这时候显出效果了,全班战士就这二位自带RGB,还真就把整个平台照亮了
M12E的图形化BIOS在超频设置选项里那可真是细致入微了!虽然将很多选项进行了汉化,而实际上到了专业性很强的选项上根本没法汉化!不过凭着经验,将倍频定在52x,设置全核最大工作状态,电压设置在1.3V定压。
进系统之后设备管理器会提醒有一个新的USB设备,而WIN10本身的驱动库没有这个驱动,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是使用驱动精灵,这玩意儿关键时刻还是管用的。驱动装好后再装一下intel Cryo软件就能实现对ML360工作模式的控制,一共是准备、工作和强效三个模式,对应在冷头上是蓝色、绿色和紫色三色灯效代表工作状态。我们就直接测试三个模式下的Aida64的拷机效率。
我们在Standby准备模式下只跑了50秒就死机了,而且连续两次都是如此,所以在这个模式下10900K无法实现1.3V 5.2GHz稳定工作的要求,此模式CPU的拷机温度已经达到93℃,总结就是在此模式下完全不符合10900K的全核超频要求。
而在Cryo模式下可以看到只需要点几下鼠标就实现了工作模式的转换,而模式转到Cryo后可以发现这工作温度立刻就降下来了,待机状态下的温度只十几度,而在拷机状态下的工作温度差不多就是50几度,这样一来这个膜式就很到位了。
在Cryo模式下稳如狗,让我对ML360的性能已经心里有底了,然后马不停蹄的转换到Unregulated无限制级,该级别启动前会弹出一个警告栏,大概意思嘛就是说即将开启无限制级模式,CPU附近有可能结露什么的。测试结果就是在Unregulated模式下待机温度直接降至0度,aida64拷机温度也就50℃出头。那么就此来看使用ML360确实能实现10900K全核超频大逆袭,而且使用Cryo模式就很安全!
接下来的基准测试也全部是在Cryo模式下顺利完成的,我没有对这颗10900K进行狂超,只是稳在1.3V@全核5.2GHz,这就已经让10900K性能激增不少了,单核性能比对手的3700X超出13%,多核性能居然超出40%。
赛博朋克是必跑游戏,设定在2K分辨率,最高画质、变态级光追,DLSS设为质量优先,这样的设置应该是该作中最考验平台性能和显卡战斗力的设置了。
随着游戏进程的推进,赛博朋克对内存的占用能接近10GB;RTX3080超龙的性能相当稳定,基本能保持60+的稳定帧数输出,温度则牢牢地控制在60℃上下,核心频率能达到1935MHz,显存占用则达到9.5GB,这说明RTX3080所搭配的10GB物理显存在赛博朋克下用的不能太放肆;而在ML360的镇压下,全核5.2GHz的10900K的温度被牢牢地压在45℃左右,这样的游戏表现是不是大家都很期待的呢?
总结:酷冷至尊ML360 Sub-Zero集合英特尔Cryo散热技术,用一种全新的散热解决方案让intel高端酷睿处理器实现“想超就超”的梦想。ML360 Sub-Zero在外观与传统的360 AIO水冷相似,独立水泵、巨型冷头又使得它显得更加专业,通过高度集成的intel Cryo技术让CPU温度可以达到低于室温的表现,Cryo模式和Unregulated野兽模式甚至可以让10900K在全核超频、满载拷机的情况下被压在50℃的不可思议温度,这款散热器让主动制冷应用到消费级市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适合追求更低温度及需要稳定超频的玩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