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阶试炼】我的朋友吕
第一次听见他的名字,是刚入初中看分班榜,他是二班的第一名,注意到他是因为他和我一个小学玩伴名字很像。但我当时也是分班第一名,后来名次下去了班主任一直很在意我,加之自己的不甘,这也导致初中的学习生活紧迫更甚高中。于是我们就这样在同一层楼,没有了解没有接触直到初中结束。
重新的认识也是第一次相互了解是在高一。当时中考我爆种了考上市里一档的班级正好分班进去同桌是他。我第一次认真打量:原来这就是那个吕。戴着一副深黑框眼镜,目中充满思辨的神采,嘴角总带着一丝笑意。我们一见面便聊上了,逛B站,聊哲学,回味初中的炼狱生活,实在有很多共同话题。起初挑灯共勉的生活由于班级风气逐渐腐蚀变质。一个是由于老师自由发展式的教学风格,一个是尖子班的虚虚实实。昨日欢愉犹如梦幻泡影。我发现得太晚,醒悟时落下太多,时间已是期末;他起初也遭遇了,不过很快调整过来。这也让我除了课外生活第一次见识到他的规划能力和执行能力。期末考试结束他进了年级前二十,而我不出所料被分出了原来的班。
第二学期我俩的情况又有了变化,我的成绩在新班级突飞猛进而他一度临近危险边缘。我想也许是源于他的老毛病:他对于学术的追求和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太过强烈以至于他很不擅长人际交往。他在初中是班长,可是人缘不好。据我对他的了解,他做事是绝对认真负责的。也许是平时言语的无所顾忌伤了同学或是上课他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引人妒忌……
期中考试结束他特意来找了我一次,说了很多。我感觉他有些迷茫,眼神很落寞。以前我还在组上当组长时,我总是听他讲那些科学家、那些理论,虽然听不懂 。而小组的其他人只觉得他做作。现在我不在他能聊的人都不多更别提知心朋友了。想想有些难过,我暗下决心要考回班上去。不然不晓得他会怎样,想起高一在班上交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他们人都不错,为了不让宝贵的友谊遗憾。我憋足了劲儿又一次如愿回归。
再一次看到他是高二,新的教室新的老师。不变的是久别重逢的微笑和组上始终空着已蒙尘的桌椅。终于不会再重蹈覆辙了,但我们好似不像以前一样快乐。他不再谈论那些科学,埋头书本;我也不再同他讲那些经史,埋头书本。我觉得这样也不错至少我们都有美好的前程。时光荏苒,日渐稀少的交流也让友情变得陌生而所长的不同也数次使我们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高三了,我有些累了,放慢去了学习的脚步只是肌肉记忆还在驱使我前行。对于大学我是有目标的,但并不远大,不像早就怀着崇高的理想奋勇前进的他。大概我们真的要分道扬镳了吧,我想。有一天下午我吃完饭正要去学校后山散步。到巧不巧却在路口撞见被他拦住。“刘,今天有些话我必须对你说,可能你觉得有点儿难听,但我必须要说了”,我有些紧张,“你真的不能再这个状态下去了,我知道你对自己的要求并不高,但如果你完全没有了动力,你连最简单的那个目标都够不到的。其实我们班的学习氛围很不好,甚至比不上隔壁,都高三了。但他们我没法说,也没必要,可我必须给你说。真的,我希望你听得进去吧。”那个急匆匆说完话的身影很快消失了,只剩我呆在原地。夕阳散落树影斑驳,小园子里传来的蛙声显得高三的傍晚格外宁静。我应该一直都知道吧,只是在麻痹自己,为何感觉如梦初醒。我,算是他的朋友吧,是不是应该让他在这条路上不这么孤独?无言罢了,回到教室。
后来我们都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我学的气象,他学的天文,虽然身处异地,但我知道一直都有一种联系,冥冥之中把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悲喜勾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