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消费/享乐主义

2023-02-18 23:16 作者:zihan6662  | 我要投稿

对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分析: 首先要界定“消费”与“享乐”,并分清“欲望”与“享乐”的差别。精神分析视角下的“欲望”即死亡驱力,即主体在进入符号系统后围绕客体小a构建的幻想循环,这个意义上的“欲望”(死亡驱力)的运行是为了掩盖/回溯性救赎原初的创伤,其运行并不考虑符号系统的伦理规范;相比之下,“享乐”就运行在符号系统的规范内,是由符号系统建构的,被符号系统允许的活动(其实是又掩盖了纯粹的欲望的维度),而其中“消费主义”就是在capitalism中与“享乐主义”绑定的意识形态。 纯粹的“欲望”的维度可以具有解放性,因为其往往不被符号系统认可,不在符号系统的规范下,而“享乐”倒可以被界定为符号系统对“欲望”的规训,也就是规定好了“个人做什么的时候会感到快乐”“个人应该去追求什么”“个人应该…”这一系列规范,其中“消费”就是符号系统的享乐律令:“感到生活没有意义?那就去消费,这样你就会感到满足感到快乐!”“你没有钱?那就努力挣钱,然后再去消费!”,陷入这种意识形态的主体,其生活的意义几乎完全陷入挣钱-消费-挣钱的循环之中,而商品再生产为主体的“享乐”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为何消费会让人感到满足感到快乐?享乐与阉割一体两面,因为主体为了获得消费所必需的资本而压抑自身,直到将获得的资本消耗的那一刻,压抑解除,之后又迅速回到压抑状态,压抑解除的片刻,就是“消费主义”语境下的“享乐”,正是因为主体在符号系统的律令下持续压抑自身,才会在消费中获得压抑短暂接触的“享乐”。 从意识形态层面看,“消费主义”似乎为很多精神匮乏,压力大的个体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但实际上是对个人更深的压抑,更严重的异化。采取政治经济学分析的话,主体是将异化自身劳动获得的means of production投入对自身更深的异化之中。在这里我们要明确商品的“劳动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区别,在互联网+大数据+大工业的现代体系下,商品的“劳动价值”与“使用价值”可以天差地别,主体对商品的估计就游离在这两者之间,而主体消费前后由“满足”转到“空虚”的巨大差距直接体现了商品的这两种价值间的鸿沟(比如游戏中的角色/皮肤/武器只是计算机上的可以随意修改的数据,其生产成本极低(程序员敲几个代码),但其购买价格可能极高(几百几千到几万不等))。 补充:当然不排除有很多人即使知道这点却仍然热衷于充钱消费,他们会说自己是为了“剧本”为了“角色”消费,这里就要思考为何本该作为客体的“剧情”和“角色”却能具有主体性,让人感到真实?其重点在于镜像认同(拉康镜像理论),正是因为主体的根本性建构就是一种镜像,所以在屏幕对面的“剧情”作为另一个世界的故事才能具有真实性,被创造出来的“角色”才能具有主体性,其真相在于“中介性取消自身的中介性而表现为直接性”,人对“AI超越人类”的讨论就是基于此。 消费/享乐主义的问题在哪里? 1.消费/享乐主义不够“享乐”主义。与纯粹的欲望相比(纯粹的欲望是封闭的自我循环),消费/享乐陷入了欲望的辩证法,简单说就是,消费主义的挣钱-消费-挣钱的循环不够封闭,因为主体的消费水平会越来越高(今天我外卖点披萨就能满足,明天可能就要点牛排才能满足),能让主体感到满足的消费水准会越来越高,主体永远会追求更贵更高昂的消费来“刺激”自身。 2.消费/享乐主义的姿态是卑躬屈膝的奴隶姿态,其基础仍然是奴隶道德(与现代科学背后的道德一致)。以主奴关系作比喻的话,“欲望”是自立门户,是主人自力更生;而“消费”和“享乐”是寄人篱下,是奴隶吃人嘴短,消耗自己的体力劳动得来的食物给了主人,自己吃主人的残羹剩饭,却自己催眠自己(我很快乐我很满足),继续消磨自己的健康。 3.消费/享乐主义掩盖了纯粹的“欲望”,更掩盖了赤裸裸的class struggle,掩盖了class关系,掩盖了capitalism的exploitation与domination。 那么,该如何突破消费/享乐主义的泥沼呢? 1.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不与消费绑定),更注重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的关系(甚至将自身异化为物,变成物与物的关系),陷入消费主义的个人往往是生活中的虚无主义,那么就要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跳出虚无主义,在“消费主义”之外找寻生活的意义(其实这就是追寻纯粹的“欲望”,因为“欲望”的内核是早已遗失的客体小a,“欲望”的真实对象并不存在,“欲望”的真理就在追寻“欲望”的过程中,这就是纯粹的“死亡驱力”) 2.结合对现代科学的反思,走出奴隶道德,洗刷掉自身的奴性,自己做自己的主人,首先就是要定义自己人生的意义,追求自己定义的“享乐”,不要吃别人的残羹剩饭。(当然不排除以做奴隶为享乐的“狗智主义”,或叫“现代斯多葛主义”,其问题在于言行的割裂,他们往往以为只要看清了“消费”“享乐”背后掩盖的真相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继续去“消费”“享乐(我当然知道这是在匍匐于capital的domination之下,但那又怎样,我还是要做capital的奴隶),这种姿态没有看清capital对其的domination恰恰就是让其丧失现实的行动能力(二阶陷阱),也可以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这种语言上的“聪明”恰恰是capitalism domination的一环) 3.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去,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与人的交流中感受class struggle的张力(关于这一点,说再多不如亲自去做)。

消费/享乐主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