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时尚词苑 | “国风国潮”正流行

2022-08-31 13:20 作者:咬文嚼字杂志社  | 我要投稿

◎李昕颐

近年来,在民族文化复兴的背景下,“国风国潮”成为当下的流行元素。具体表现为,荧幕上开始流行“国风国潮”类歌舞、综艺节目,时尚界流行“国风国潮”穿搭,各领域产品只要打上“国风国潮”的标签,就容易大卖。

“国风”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是《诗经》的一部分,主要描写民间的世俗生活。而今“国风”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指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蕴含大量中国元素的艺术风格和生活方式。例如:


(1)转身至新天地时尚中庭,流动的斑驳花影构成一座“新运花市”,徜徉其中邂逅插花、扇面装饰画等限定体验,既是国风艺术美学享受,又可体验浓浓年味。(《天水晚报》2021年2月22日)

(2)国风节目的再度出圈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看到了舞蹈艺术之美,观众的审美水平也在视听享受中得到了提高。(《安庆日报·岳西周刊》2022年2月23日)


例(1)“国风艺术美学”即中国传统审美下的艺术美学;例(2)“国风节目”指表演中国古典舞蹈的综艺节目。

“国潮”一词是随着中国风文创产品的流行而出现的。“国潮”即中国潮流,指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兼具中国元素与现代风格的潮流、风格、设计等。例如:


(3)青年演员八日在长沙表演“国潮”京剧,将传统京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用全新的方式传承和推广传统文化。(《澳门日报》2020年8月9日)

(4)国风服饰、国潮海报……许多品牌因“国潮”之名,散发出盎然生机,在消费市场上激荡起了一股新潮流、新风尚。(《东方烟草报》2019年12月22日)


例(3)“国潮”京剧即传统京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新潮京剧;例(4)“国潮海报”即兼具中国元素和现代设计风格的海报。

“国风”和“国潮”也存在差异,“国风”侧重表现纯粹的中国风格,“国潮”侧重表现中国元素与现代风格的结合。例如:


(5)在综艺节目“国风美少年”掀起的国风热潮下,古琴也有回暖之势。(《武进日报》2019年4月11日)

(6)这版哪吒和之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世界观和影像风格完全不同,影片把时代背景放在封神之战3000年后的现代都市,画风走“国潮”路线。(《北京日报》2021年1月14日)


例(5)“国风美少年”指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歌、舞、奏、演等表演形式的年轻人;例(6)“国潮”路线指影片画风走现代气息与中国元素结合的潮流路线。

“国风”“国潮”在使用中又发展出指代的用法。例如:


(7)今年的跨年晚会整体上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转变,即“流量明星”少了,国风、国潮、艺术家等多了。(《中国教育报》2022年1月11日)

(8)事实上,荧屏上的国风国潮能够蔚为大观,离不开全社会显著提升的文化自信。(《文汇报》2021年4月9日)


例(7)“国风、国潮”指代跨年晚会上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节目,例(8)“国风国潮”指代荧屏上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并具有中国元素的影视节目。

“国风”“国潮”的流行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文化自信的回归。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有着强烈中国风格的“国风”“国潮”,符合当下国人的审美心理,因此得到人们的重视与喜爱。二是和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占优势有关。“国风”“国潮”由两个音节构成,实际上是“中国风”“中国潮”的双音化,两个音节比三个音节更容易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稳固存在,因而有利于“国风”“国潮”的传播和流行。

“国风”“国潮”来自传统,面向未来,以传统文化为基调不断开拓创新,因而在社会生活中焕发着勃勃生机。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2年第8期《时尚词苑》栏目。)



时尚词苑 | “国风国潮”正流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