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出土一青铜神树也许代表东方的神木“扶桑”
上古地理志《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萊垍頭條
从造型来看,青铜神树完全符合《山海经》中记载的通往神界、人间、冥界大门的东方神木——“扶桑”。
青铜神树又叫通天神树。
青铜神树,青铜神树商代晚期文物,青铜神树树干高384厘米,通高396厘米 ,由于最上端的部件已经缺失,估计全部高度应该在5米左右,含底座、树身、龙三部分。树座略呈圆锥状,底座呈圆环形,上饰云气纹,底座之上为三山相连状,山上亦有云气纹。
树干接铸于山顶正中,干直,树根外露。树干上有三层树枝,每层为三枝丫,枝丫端部长有果实,一果枝上扬,果上站立一鸟,两果枝下垂。
在树桠和果托下分别铸有火轮。在树的一侧,有一条龙援树而下,龙身呈辫索状马面头,剑状羽翅。从造型来看,该青铜神树应是代表东方的神木“扶桑”。
这株铸造于3000年前的青铜神树,结构合理,多层次组合,很有立体感。通天神树是古蜀人根据“十日传说”制造的一件青铜器,本来有十只金乌鸟立于每个枝头,但是通天神树出土的时候只有九只。
因为通天神树出土的时候最顶端断掉了,文物专家大胆推测,第十只金乌神鸟就在神数最顶端。通天神树的造型虽源于神话传说,但最主要的是古蜀人的“图腾文化”。
青铜神树当可视作上古先民天地不绝、天人感应、人天合一、人神互通之神话意识的形象化写照。由于年代久远,其艺术和考古价值难以估量。
青铜神树反映了古蜀先民对太阳及太阳神的崇拜,它在古蜀人的神话意识中具有通灵、通神、通天的特殊功能,是中国宇宙树最具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伟大的实物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