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最可怕的9种死亡方式,每一种都是你不想体验的

结尾有安利
9.口吞雨伞
死因:表演吞雨伞时误触开关,窒息而死。
8.夺命帽子
死因:非法闯入游乐园寻找帽子(很好奇调查时是如何知道死者意图的),攀爬过山车轨道时被夺命剪刀脚斩首。
7.致命口香糖
死因:误将钾当成柠檬粉,爆头。
6.火项链
80年代南非酷刑,用轮胎束缚犯人,浇灌汽油并点火。


5.异端尖叉
某宗教酷刑,使用两端开叉的叉子固定在下巴和胸部之间,经过特殊处理的叉子会延长受刑人自行了断的痛苦。别低头,皇冠会掉[doge]。

4.哥伦比亚领带
出自50年代哥伦比亚毒枭之手,如图所示。

3.溺死
溺液被吸入呼吸道和肺泡内,妨碍呼吸运动,影响气体交换,导致体内氧气缺乏和二氧化碳的潴留,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高碳酸血症。因此,不论是淡水或海水溺死,死因都是缺氧窒息和酸中毒所致。有时在溺水过程中,可吸入细沙、水草等物质或发生呕吐致呕吐物被吸入呼吸道,因而加剧了窒息或加速了窒息死亡。
除了上述主要死因外,少数人可死于入水后一刹那间,这是由于冷水刺激上呼吸道粘膜引起声门痉挛导致急性反射性心跳停止而死亡。
2.冻死
冻死过程可分为四期:兴奋期、兴奋减弱期、抑制期、完全麻痹期。各期之间不是截然分开,是相互连续的。
①兴奋期 体温在36℃~35℃,寒冷初期,出现寒战,呼吸、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此期可产生较多的热量维持下降的体温。
②兴奋减弱期 体温在35℃~30℃,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逐渐减弱,呼吸、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出现倦怠,运动不灵活,并可出现意识障碍。新生儿和心脏病患者容易死于此期,这个时期持续的时间比较长。
③抑制期 体温在30℃~26℃,心率、呼吸和血压逐渐下降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意识处于朦胧状态。此期体表温度和肛温有一段时间接近或相等,出现“反常热感觉”,可发生“反常脱衣”现象。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间质水肿,内脏淤血,循环血量减少,心血搏出量减少,心脏传导系统的不应期缩短,导致心室纤颤死亡。
④完全麻痹期 体温在25℃以下,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衰竭,呼吸、心跳抑制,血压几乎呈直线下降,各种反射消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最终导致血管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1.跳楼
下落过程中身体有挤压感,同时耳膜伴随着撕裂感,肾上腺素大量分泌放大恐惧,坠地时可能无法当场死亡。
对奇异死法感兴趣的可以去涉猎《寻死千方》(又名《1000种死法》),其中也有夺命口香糖的剧情,站内精简版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P411H7Mr/?vd_source=102e238575f7d21cb8bd993cacda775e。
《Happy Tree Friend》、《26种死法》(导演不同,质量良莠不齐)、《死神来了》等也是这个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