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济学原理(微观)》读书笔记(第四篇:公共部门经济学)

2021-08-12 15:50 作者:嘻嘻杂货铺  | 我要投稿

【美】曼昆 著;梁小民 梁砾 译 

第10章 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一个人在进行自己的行为中,对旁观者也产生了影响,包括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10.1 外部性和市场无效率

10.1.1福利经济学:回顾

       由之前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市场向平衡状态的移动实际上也是向着经济福利最大的方向移动。

10.1.2  负外部性

负外部性

       生产铝会产生污染,而这些污染对于旁观者的影响就是负外部性,这会带来一定的外部成本,而总的成本包括了外部成本和生产成本,只不过外部成本总是被生产者忽略。当我们加上外部成本后,可以发现市场平衡价格改变了,为实现符合社会利益的市场平衡,我们可以对每吨铝征收税款,以此来使外部性内部化。

10.1.3 正外部性

正外部性

        这个外部性对社会产生的价值要高于其对私人的价值,在忽视外部价值的情况下,其平衡价格高于其低于其真实价格,供给量也偏少。为了使其加大供给,社会可以对此提供补贴,使平衡价格达到真实价格,使其配置最优。

       从以上可以看出,负外部性使得私人价值大于社会价值,我们可以通过税收使其达到合理状态,而正外部性使得社会价值大于私人价值,我们可以通过补贴使其达到最优状态。

10.2 正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正负外部性都会使市场配置无效率,而政府应该对此采取措施,使得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10.2.1 命令与控制政策:管制

      一般用于规定或者禁止一些负外部性,或者在掌握详细信息之后,制定最高限制。

10.2.2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1:矫正税与补贴

矫正税

      矫正税是为了纠正一些负外部性采取的税收,用于每吨产品征收一定的税款。相比于限额管制,其实际上是将污染权标价,出售给企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更加灵活的去改变自己。而且矫正税是一直有的,会不断激励企业更加环保。

10.2.3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2: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污染许可证

       这是一种市场化程度很高的政策,它规定了每个企业可以排放的污染量,如果要超额排放,就要向其他企业购买污染许可证,通过其余企业的减少污染来使自己可以排放污染。污染许可证的总量是一定的,由市场决定这个的价格。

10.2.4 对关于污染的经济分析的批评

       一些环保人士认为“不能给任何人花钱污染的权力”,他们认为环境是无价的,是基本人权。但这空有目标,却无方法,是不切实际的。

10.3 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

10.3.1 私人解决方法的类型

(1)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知晓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影响,并加以限制。

(2)慈善行为,鼓励具有积极社会效益的事。

(3)利益相关方进行合作,扩大正相关性。

10.3.2 科斯定理

      私人市场总可以通过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使得每个人的状况变得更好,即每个人在付出自己承受的最大成本之前到达协商的最大利益,最差也是保持现状。

10.3.3 为什么私人解决方法并不总是奏效

      因为交易成本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损失的时间或者沟通存在困难,又或者是谈判破裂,产生更大的麻烦,而利益方众多的时候,协议更难达成,这就需要政府的介入。


第11章 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

11.1 不同类型的物品

不同类型的物品

     人们依据排他性以及竞争性,将生活中的物品分成了四类。

      私人物品:自己占用时他人无法使用,其该资源是有限的,需要争夺。

      公共物品:该资源大家可以一起使用,不影响使用的体验,而且接近无限,无需争抢。

      公共资源:大家可以一起使用,不受限制,但是该资源是有限的,一个人多用另一个人就会少用。

       俱乐部物品:该资源在为一个人所用时,他人无法使用,但是该资源无需争抢,人人皆可以获得。

11.2 公共物品

11.2.1 搭便车者问题

      搭便车者是指可以得到一件物品利益但是不需要花费成本的人。对于私人市场,搭便车者的存在会影响他们一些经济活动的收益,导致成本无法收回,比如举办烟火表演,虽然该表演可以为整个社会带来好处,但是由于其个人无法收益而不会举办。对于政府而言,举办此类对社会而言,利益大于成本的事是可以接受的。

11.2.2 一些重要的公共物品

(1)国防

     国防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从中收益,并且当一个人享受国防的利益时,不会损害其余人的利益。

(2)基础研究

     商业公司会对研发投入资金,但是他们一般只会对专利发明投资,因为其可以直接转化为产品,并且,在一定时间内,专利具有排他性。但是基础研究同样重要,并往往能推动人类进步,且可以为人类所共享。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它需要政府去投入资金。

(3)反贫困

     生活在一个没有贫困的社会,全体成员都可以从中获得愉悦,但是如何帮助穷人?通过富人组织自发行动会造成搭便车的现象,所以由政府税收去支持穷人,可以提高穷人的生活质量,并未全体人员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11.2.3 成本——收益分析的难题

      在政府决定是否进行一项工程时,会去分析成本与收益,但是能搭到便车的人会夸大利益,而利益受损的人则会夸大成本。

11.3 公共资源

11.3.1 公地悲剧

       一些公共资源通常有自我恢复能力,比如养牛的草地,当草地可以供养100头牛,一位牧场主养殖了10头并获得了巨大利益,但是其往往希望获得更大的利益,于是增加了牛的规模,从而导致其他牧场主争相加大规模,最终草地变为荒地。人们往往会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肆无忌惮的消耗乃至抢夺公共资源,最终导致公共资源的耗尽。

       我们可以通过征收牛税来将外部性内部化,或者将土地分封,公共资源转化为私人物品。

11.3.2 一些重要的公共资源

(1)清洁的空气和水

       清洁的空气和水对我们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正是由于大家的污染排放,造成了环境恶化,这是现代版的公地悲剧。

(2)拥堵的道路

      当道路不拥堵时,人们的使用不会损害他人利益,这时候道路是公共物品,但是在道路拥堵时,多一个人使用便会多一分拥堵,它就变成了公共资源。可以通过提高收费来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引流。

(3)鱼、鲸和其他野生动物

      这些资源的争夺和公地悲剧类似。

11.4 结论:产权的重要性

      这些公共物品实际上没有明确产权,没有标价,这时候政府就可以潜在的发挥作用,制定规则收取矫正税或者提供这些服务。


第12章 税制的设计

      税制的设计应该是既有效率又平等的。

12.1 美国政府的财政概况

      美国政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加,目前为30%。

12.1.1 联邦政府

(1)收入

      联邦政府占了税收的大约2/3,其最大收入来源是个人所得税,按照阶梯税率收税,此外个人还要缴纳工薪税,主要用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公司一方面需要根据利润缴税,另一方面分红的时候也要缴税,政府一般对后者做相应的减少。

(2)支出

      最大的支出是收入保障,用于保障国民的生活收入。其次是医疗、国防、支付国债利息等其他。

      当政府的总收入大于支出,称为预算盈余,否则是预算赤字。

12.1.2 州与地方政府

      州与地方正负的税收约占了40%。

(1)收入

      州与地方政府最重要的税收是财产税与消费税,前者是根据财产总估值的一定比例收税,而后者是购买物品时,按照售价的一定比例收税。他们也收取一定的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不过比较少。

(2)支出

      最大的支出部分是教育,其次是医疗。

12.2 税收与税率

      税收需要照顾到效率与平等,一个有效率的税收应该尽量减少无谓损失的同时减小管理负担。

12.2.1 无谓损失

      前文已有,不复述了。

12.2.2 管理负担

      缴纳税款需要整理填报众多表格和资料,这些都会花费纳税者的时间,也有纳税人需要专门雇人去完成这些内容,或者利用税法漏洞合理避税。通过简化税法可以减小管理负担,但是会有政治阻力。

12.2.3 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

      边际税率是每增加一元收入所要付出的税款,用于衡量扭曲激励的程度;而平均税率则是缴纳的总税款除以总收入,用于衡量纳税人做出的牺牲。

12.2.4 定额税

      定额税是忽略个体差异,对所有成员收取固定金额税的税种。其无需复杂的计算,无法合理避税,不会扭曲激励,也就避免了无谓损失,这是个很有效率的税种,但是这个有失公平性。

12.3 税收与平等

12.3.1 收益原则

      享受某项公共物品多的人应该要付出更多的税款,比如汽油税,其被用于修建与维护公路。

12.3.2 支付能力原则

     这个原则的初衷是可以根据每个人的支付能力合理的缴税,一种是纵向平等,即富人多纳税,穷人相对的少纳税,并有以下三种税制。

(1)比例税:均按照一定比例纳税

(2)累退税:随着收入的增加,富人确实会多纳税,但是边际税率在降低。

(3)累进税: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税率不断增加。

      第二种是横向平等,根据支付能力来区别,这涉及到了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需要过于详细的调查,适合做出某些特定规定,但是无法全面铺开。

12.3.3 税收归宿与税收平等

     很多情况下,税收的最终承担者并不是直接纳税的人,这往往会被人忽略,而这些间接影响十分关乎税收平等。

12.4 结论: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权衡取舍


《经济学原理(微观)》读书笔记(第四篇:公共部门经济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