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坦克世界中780工程考据

2021-02-01 00:47 作者:滔天武德满天飞  | 我要投稿

       (文中游戏相关描述皆为推测,一切性能表现请以实机实际为准!)

       

        780工程是由车里雅宾斯克拖拉机厂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研发的新概念坦克,但其作为一种新技术理论的尝试,由于复杂的机械结构和管线布置集中在炮塔对后期维护维修都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图纸和方案都没有通过国家验收就被取消。随后车里雅宾斯克拖拉机厂的设计单位转向更为保守的785工程。

       这款40吨级中型坦克由车里雅宾斯克拖拉机厂的首席设计师帕维尔洛维奇·伊萨科夫领导研发,成员布局选择了与MBT/kpz70类似的DIT(Driver in turret,即驾驶员在炮塔)布局,这种布局在苏联以往的坦克设计中就已经有过尝试并付诸实践,在控制车高和车重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采用此布局可极大改善驾驶员的视野,驾驶员可从全车制高点有效观察道路情况,无需车长指示就能完成诸如越野机动或水上行驶等高难度操作,复杂战场环境下也有利于车长与驾驶员直观判断车辆实际行驶方向。由于驾驶员从车体前部转移至接近车辆重心的中心部位,越野时能够极大的减小垂直方向的振幅,且驾驶员能够免受车辆触雷的杀伤。由于每个成员都有属于自己的出入舱口,所以成员能够毫无障碍的从舱口快速出入车辆。集中布置的成员也便于将厚重的装甲防护布置于较小的成员舱,同时也便于集体式三防,从而缩减车辆车辆的重点防护区域减轻装甲壳体质量。

       由于780工程车首没有布置成员,其自动灭火装置的高速喷射及灭火剂毒性也就不会对成员造成二次伤害,无人的车首就成为绝佳的防破甲弹屏蔽结构,780工程还利用车首富余空间安装了大容量油箱(烈焰车体不可避)。

        780工程为了避免驾驶员因实际朝向与观察视野轴线存在的较大偏差造成的方位感丧失,将驾驶员位置独立出来,安装在炮塔座圈中心的一个同心小座圈上,与炮塔顶部的观察塔联动,驾驶员始终面向车体前方,其位置和炮塔其他部分相互独立。

       由于3人车组在炮塔内部,为了保证足够的空间,780工程的座圈十分庞大,驾驶员居中,其右为车长,左侧为炮手。盘状弹药架环绕车组布置,其内部分装弹药卧式排布,弹药架和成员舱之间由装甲隔板相互分隔。与其他同类坦克装弹机不同的是,780工程的装弹提升机和推弹机 被布置在了车组前方,这样避免了后方自动装弹通道被驾驶员挡住的问题。凭借着大直径座圈带来的空间优势,装弹机内即用弹容量达到了49发。

       主武器计划为125mm滑膛炮或130mm线膛炮,而且不在使用炮膛抽烟装置,转而应用高压气瓶炮膛吹除装置。动力系统计划为1000hp燃气轮机或1200hp柴油机,可使其达到70km/h的公路最大时速。780工程的悬挂系统采用与775工程类似的可调同轴液气悬挂,可根据地形调整车体姿态,降低被发现被命中的概率。

       游戏中,780工程采用的是能够发射反坦克火箭弹的炮塔。

装配有130mm线膛炮,但装有炮膛抽烟装置,炮弹装填时间为13.71s/发。

发动机马力也仅仅给了870hp的普通发动机(标注为燃气轮机)且没有给液气悬挂,相应速度就快不到哪去了。(这里十分感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l 的指正)


关于坦克世界中780工程考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