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年MBA | 北交大MBA项目上岸经验分享

报考MBA的想法一直都有,多年前面临系里保研和出国工作两条路时,并不确定读研除了能够让学历变得好看,还能带来什么。于是决定放弃系里的保研资格,先出国工作两年,不单单为了开拓视野以及迅速积累资本,也想看看自己究竟喜欢以及适合做什么,再做读研打算。回国后机缘巧合在外企工作了几年,后来决定还是考MBA,不负所望最后很荣幸地考上了心仪的院校--北京交通大学。借此与大家交流下备考的心得,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我认为备考中的关键点; 第二部分,备考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
一、备考要点
备考过程因人而异,细节难以尽述,我认为做到以下三点很关键:
1. 聚焦课程,紧跟备考节奏
全年笔试备考大致可以分成了以下三个阶段:
3-5月基础阶段,6-9月系统阶段,10-12月模考冲刺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教材和复习安排。这套备考方法是泰祺经多年打磨而凝练出的核心产品,其有效性已经由成千上万位学员作检验。因此,无必要额外找其他的备考资料,跟着泰祺就好。
2. 善用班级资源,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特别是学习小组,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正所谓“独行疾,众行远”,备考过程更像是长跑,故需要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让你能坚持下去。加入学习小组后,要遵守小组内规则,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否则就失去了小组的监督作用。班级资源还包括与同学们的交流,请保持开放的心态,多与同学们交流,相信你会有很多书本以外的收获。
3. 真题为主,据此查漏补缺
建议先做一两套近年来的真题有很多好处,能让你知道题目的难度和自己水平的差距,让你对考点的分布有直观的认识。通过这个摸底,能帮你识别接下来的复习方向和重点。后期的复习,近十年真题要刷两遍以上,最好有三遍以上。
二、备考常见问题解答
1、工作忙,基础差,没有时间备考,感到焦虑...
试想如果你考上了MBA,未来的2-3年里你将处于这么一种状态:几乎没有周末休息,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学业和家庭,所以这个生活模式的改变是早晚要面对的。没有时间备考,本质上是时间管理的问题,关键是做好优先排序。对此,我的建议是:
① 把“备考”与你的其他事务一起排序,把比备考更重要的事务整理成一份清单。
② 评估清单上的事务能否通过优化来移除,如寻求家人的支持。
③当出现清单上的事时,就优先去处理,不用纠结。
④如果清单上的事反复出现,导致难以备考,请与老师们讨论,相信他们能给予中肯的意见。
2、笔试各科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是辛苦的,不要迷信有“轻松学习”。由于工作原因,除去零碎的每日一练和背单词时间,我每周能系统复习的大约有二到四次,每次1-3小时。要学习效率高,保持专注很重要,请尽量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如不受打扰的1-2小时)里专注地学习。碎片时间学习,得到的往往是碎片化信息,不能算知识。只有经过多次的思考和应用,与你已有的知识构成关联,才是内化成知识。另外,与同学们多讨论,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听听别人的意见,能很好地加深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
科目的一些备考心得:
①数学和逻辑类似,要多做题。注意总结错题中的知识点,反复揣摩,再找类似的题型练习,来验证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样进展也许不快,但进一寸能有一寸的收获。
② 对于英语,词汇是核心,基本靠日常积累来提升,因此老实背单词吧。
③语文写作和英语写作类似,背好模板。不同老师会提供不同的模板,选一位老师的模板去背就好。同时要了解高分作文的特点,写作时尽量表现出这些特点。背熟模板后运用几次就差不多了。
博雅汇MBA,专注于北清人等顶级名校MBA提前面试申请,拥有9年的辅导经验,帮助上千人成功拿到清北人复交等名校预录取资格。
20—21申请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博雅汇的学员共拿下528个名校offer。辅导的264名学员中,面试综合通过率达到90.15%。其中,MBA项目北大预录取51人、清华经管预录取29人、人大商学院预录取42人,各校录取人数业内排名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