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榆林入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


在三秦大地最北端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接壤地带,在蜿蜒起伏的万里长城和碧水潺潺的帝源水旁,坐落着一座古老典雅的城池,她就是闻名遐迩的塞上明珠——榆林。从古至今,在山水的陪伴之下,榆林珍存了动人的文化肌理,也以其丰富多彩的文化,沐浴荣光。

榆林,传承着老北京的典雅大气,展示着新榆林的风采神韵,彰显着北方大地的雄浑豪迈……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陕西省榆林市)榜上有名!陕北之北,美丽榆林,仿佛一首诗、一段歌,浅吟低唱着生活的美好,千帆竞发,踏上新的征程。
喜讯

01
榆林,一座“文化之城”


因文化而起,因文化而兴。榆林,作为陕北塞上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黄土文化的发源地,绵延曲折的明长城穿境而过,悠久的历史积淀、厚重的文化氛围、勤劳的榆林人,共同努力成就了这座城市的繁荣。榆林的存在,是一种文化,一番韵味。


在榆林,藏不下的是自然的瑰宝,是文化的个性与融合,是最宜居的环境。窑洞民居星罗棋布、古城四合院诉说繁华与落寞……散落在榆林大地上的文化古迹,是书写在这里的中华文化密码,根植于人民心底。它是深藏于陕北高原的一座文化宝藏,也是蕴含在榆林精神中的一座文化富矿。


窑洞承载情思、传统艺术韵味浓厚绵长、不同感觉的饮食香气交融为简单又踏实的人间快乐滋味……仿佛只是朝夕一晃,榆林便包容了繁华与静谧。在这里,风土人情折射出陕北人民勤劳俭朴、忠厚善良的传统美德,反映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盼。


承载边塞长城文化的斑痕和黄土黄河文化的根系,记录绚丽多彩的陕北民俗活态文化和陕北老百姓在时代变迁中的生活常态……榆林的陕北文化韵味,在千沟万壑的窑洞里,在原汁原味的美食中,在榆林的古城老街,更在每个榆林人的心里。
02
榆林,一座“非遗之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图腾,它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彰显着城市的文明程度。秧歌、民歌、陕北说书、唢呐……作为陕北民间艺术之乡,榆林非遗文化丰富多彩。非遗不仅是榆林独特的文化记忆,为这座城市赢得无数荣誉,也见证了榆林千百年的沧桑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
以《赶牲灵》《黄河船夫曲》等为代表的陕北民歌及粗犷豪放的陕北大秧歌驰名中外;九曲黄河阵、祈雨等古老而浓郁的传统习俗千百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剪纸、石雕、泥塑等种类繁多的工艺品处处闪烁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芒;唢呐、陕北说书等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渗透着地道浓郁的黄土风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育一方人——截至2022年12月,榆林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9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11个,榆林非遗文化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此外,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将于2月16日至20日在榆林举办,这也正是榆林非遗文化丰富多彩的生动见证。
热闹非凡的秧歌舞洋溢在陕北大地,讲着最纯正地道的塞上故事;住进冬暖夏凉的土窑洞,看着精致喜庆的陕北剪纸,总有你我不曾见过的别样光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成就、文艺精品力作层出不穷、文化遗产传承迈上新台阶……非遗文化映照出榆林斑驳而悠久的历史,充满厚重的魅力。
榆林,历经千百年风雨沧桑,饱尝千万重坎坷磨难,记载着无数引人慨叹的奇闻轶事,蕴藏着无数惊心动魄的史海钩沉,饱含着无数市井庶民的酸甜苦辣,孕育着无数色彩斑斓的希望幢憬,亦为人们珍存了许多闪耀历史长河的宝藏。
生生不息的古老风韵在这片土地上绵延,时光在此被赋予了独特的质感。陕北文化不仅沉淀于榆林的文物上,刻写在典籍里,同样也根植于辽阔的乡野,扎根在现实的生活中。共赏多彩非遗,感受文化魅力,尽在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