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悠长,每一次思念都是蝴蝶振翅留下的痕迹丨Anione专访

作者/Bamboo
编辑/彼方
“我们在创作艺术作品的同时,作品也在塑造我们自己。”
等不到的电话、离别的滋味、夏日雨季未尽的惆怅,每一个人都要在漫长光阴中对此习以为常。
但在我们长成大人之后,我们依然会记得儿时第一次体会到的感受。记忆如雨后重新振翅的蝴蝶般,依旧鲜活如初。
今天小趴给大家带来的「AniOne线上展」专访是——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专业的徐然同学带来的动画作品《蝴蝶飞落的痕迹》。
《蝴蝶飞落的痕迹》
徐然
中国传媒大学

让我们先来欣赏下精彩的影片吧!

-故事简介-
生命常轻如蝶舞,相遇、分离、死亡,所有的因缘际会,生生灭灭,都仿佛只是一次次轻轻的振翅,在微风中漾出道道微不可查的浅波,而后又转瞬消散在虚空里。
然而即使轻如蝶翼,便真的无法留下任何痕迹吗?
故事取材于作者本人的经历,希望借一段平凡的时光以及主人公对外祖母——一位平凡老人——的追寻与回忆来表达:虽然逝者在世界上的痕迹终不免因时光的掩埋而一次次被覆盖,但存在的证明或许可以由其它生命延续下去的这一愿景。
-作者介绍-

徐然
邮箱 940610229@qq.com
电话 18589255721
微信 a940610229
-静帧展示-





-作者专访-
学术趴:童年是充满了许多单纯情绪的。本片中充满了遗憾、离别等种种哀思,为何会选择这些情绪作为表达的主体呢?
徐然:对于我来说,童年意味着对这个世界懵懂认知的开始。许多于成人而言已经见怪不怪的现象,在孩童这里却会被成倍的放大。循着孩童的视角去探索,会更易触及事物的本源。我做为一位青年人,希望通过这种让自己回到生命初始状态的方式,去对“离别”——这一人生中必定要面对的命题进行重新认识。而孩童的快乐和悲伤总是纯粹且热烈的,这对于我想要叙述的这个故事来说,也提供了更多的张力上的可能。
学术趴:夏天通常意味着情绪的无限放大,多有伤感与离别。作者为何会选择夏天的广东小城作为故事发生的主要背景?
徐然:正如您所说的,夏天意味着浓烈和炽热。特别是在阳光长时间照射后,从地面蒸腾起的热浪常使视线模糊、扭曲。而氤氲在这一时节里的情感与事物亦会因这一现象而染上亦真亦幻感。
“记忆”是我在创作时想强调的一个元素,故事发生在由旁白叙述的回忆里,而随着搬家,关于外婆所存在过的痕迹的描摹,同样也沉淀在主角的记忆里。记忆本身所具有的模糊、可遗忘、可篡改的特性和夏季独特的气质有很好的适配性。而之所以选择广东小城,一方面是出于我对家乡的熟悉,另一方面,广东的夏天往往意味着汗流浃背、闷热异常,我觉得这与主角在经历几次离别时的情绪是一致的。



学术趴:本片美术风格充满了稚拙感,让人联想到稚童用油画棒创作出的儿童画,单纯又热烈。作者为何会选择这样的美术风格?实现油画棒的美术效果是用了什么方式呢?这样的风格对于短片的制作流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徐然:因为希望表现回忆的不真切于是我尝试模糊画面中的边线和形体,因为希望表现浓烈的情绪于是我尝试去强调画面的色彩和光感,两者结合之后就有了现在的美术风格。而具体到设计期间,超级感谢印象派和纳比画派的大师们,给予了我非常多的启发。
通过研究维亚尔的笔触、莫奈对光的处理、梵高在形体上稚拙的描绘,最终才让我脑海中的美术风格落实到了纸面。而绘制基本都在procreate中完成,我根据需要的画面质感用软件自带的参数设置了几个自己的笔触,这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学术趴: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统一片子的视觉效果,作者进行过哪些方面的取舍?
徐然:因为短片所选择的美术风格,当我进行到人物表演的绘制时,遇到了比较大的麻烦。为了将人物和背景统一在一起,我最后用了和场景相似的,弱化边线、增加笔触感的人物处理方法。而这种处理方法一度让我十分困扰,较多的笔触使得动画闪动的程度增加,并且细腻的表演也因此难以实现。我最终尝试使用降低帧率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我直到现在也依然觉得这并非最优解。


学术趴:声音设计上省略了许多动作产生的物理音效,而是主要运用音乐调整节奏、把控气氛。在声音上的设计,进行过怎样的考量?
徐然:主要是出于突出回忆氛围的考量。写实的音效会更强调现实情境,而增加音乐比例则更加强化主角的内心情绪和回忆氛围。
学术趴:用蝴蝶比喻生命、用蝴蝶振翅比喻生命留下的痕迹,痕迹对别人的影响让人想到蝴蝶效应。可见作者也是一位情感丰沛的人,除了在本片中表现的,作者有没有别的想要用动画进行表达的故事?
徐然:我曾想过一个主角生活在镜子里的故事,镜子里的一切都是和现实世界相反的,人们倒着行走,鱼在天上游,鸟在水里飞,但主角并不知道镜子外还有一个世界。动画的魅力或许就在于它能容纳我们任何的天马行空和想象吧。



学术趴:据了解这部短片是由作者一人独立完成的。您觉得团队合作做动画与独自一人做动画有什么异同?个人在推进时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徐然:独立完成相比于团队作业,在作品的风格统一上较易达成,并且在各个环节的对接上也省下了许多沟通的时间。但困难也很明显,一方面是工作量上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无法和组员通过分工实现取长补短。
不过虽然是独立完成,我在这次创作中却不感觉到孤独,真的非常感谢这一年里来自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给予我的帮助。在出于创作需要的考虑而提出居家创作时,学校第一时间就给予了我很大的鼓励,而后许多同学也很热情的帮不在学校的我去处理一些校内事物。我觉得中传真的是一所有着超高包容性的学校,她就像我温暖的港湾,每个人的个性和选择在这里都可以获得最大程度的支持和尊重。
学术趴:作者对于本片的定位是怎样的?对于想要创作艺术性较高的动画的后辈,有没有什么建议?
徐然:对于我来说这次的创作应该算是一次个人化的表达吧,而整个创作过程其实也是一次对内心的探索与对自我的问询。我时常会觉得,艺术,与其说像是某种物质实体,倒不如说更像生命的外延。我们在创作艺术作品的同时,作品也在塑造我们自己。所以如果要说有什么建议的话,我想一定是:忠于内心,去挖掘灵魂深处的律动节奏来创作。

如果你因这部动画而感动,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以及,如果你是今年动画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已经完成了你的毕业创作,欢迎报名今年的AniOne毕业展,将作品投递给我们!具体的请移步这里阅读哈。
本文来自「动画学术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