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学霸爱刷题」2019江苏卷语言文字应用题型解析(一)
题目:
一、语言文字应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 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 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 ______________在人潮汹涌的现代都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 名闻遐迩 闻风而至 杂居
B、名噪一时 闻风而来 栖居
C、 名噪一时 纷至沓来 杂居
D、名闻遐迩 纷至沓来 栖居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 几乎四季常青。--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至,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④②③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大仙儿老师答案解析
1. D
此题考验的是词语的辨析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下的词语选择能力。
(1)第一空:“名闻遐迩”与“闻风而至”
名闻遐迩:名声传扬到各地,形容名声很大。
名噪一时:一时名声很大。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阅读该句“早已成为观光胜地”表明瓦尔登湖已远近闻名,而非只是闻名于某一个时期,故而此处选“名闻遐迩”。
(2)第二空:“闻风而来”与“纷至沓来”
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
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此空是指游客经常来到梭罗的小木屋,而并非强调行动迅速,故而选择“纷至沓来”。
(3)第三空:“杂居”与“栖居”
杂居: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在一个地区居住。
栖居:栖息、寄居。
此空强调的是人们住在现代都市,而非与不同民族的人居住在现代都市,故而选择“栖居”。

图片来源于网络
2.A
此题考查的是语言衔接及逻辑思维能力,这种排序题可观察每个分句特征入手。
①句中“它”承接上句,展开对芭蕉的具体介绍,故①句应为第一句。
③句中“因此”表因果关系,解释芭蕉的特点带来的结果,故③句应为第二句。
②句另起一句,介绍古人饶有诗意的蕉廊、蕉房,故②句应为第三句。
④句介绍“竹”“石”等点缀,与蕉廊、蕉房一起构成一幅元人的小景,故④句应为第四句。
⑥句具体描写小雨和夕阳时的小景,故⑥句应为第五句。
⑤句中的“夏日”“秋天”与下文“月映蕉影”的春天,“雪压残叶”的冬天形成四季的对应,故⑤句应为第六句。
本题应依次填入①③②④⑥⑤。
综上所述,选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