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真探》开播了,写个影评给大家压压惊
谎言真探昨天开播了,柳林也在第一时间看了一下,看了三分钟就退出了。为了写影评,又坚持打开看了几分钟,确实受不了,拍得太烂,来吐个槽,给大家压压惊。
先说一下这剧的亮点,其实也不叫亮点,应该叫为了吸引观众,而在第一集呈现出来的吸睛元素。
第一个元素是凶杀,这剧在第一时间就给出了一个凶杀现场,这样做当然是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

第二个元素是搞笑,或者幽默(导演觉得)。
不过也有点蠢,不知道导演是想要表达什么,是想表达警察队伍太蠢,还是想表达这就是拍着玩的,我们没想着认真。

第三个元素是刑侦,这个就太陈旧了,案件推理仍然选择了会议室和幻灯片,毫无新意,柳林差点看睡着了。

第四个元素总算来了点新鲜的,估计也是这部剧唯一的卖点了,测谎。
看到这个地方,想必大家也终于知道了,这部剧为什么会起了一个叫谎言真探的名字,余男这个角色就是本剧的核心和唯一主角了。

第五个元素是当下年轻人最感兴趣的一个元素,犯罪心理侧写,或人物心理描绘。
不过这种元素也早就过时了,观众都看腻了。

看来,本剧把所有重点元素,测谎、推理、犯罪心理侧写,都集中到了余男的身上了。
只可惜编剧不给力,不知道看过的小伙伴觉得如何,反正柳林觉得跟那些三流网络爽文也没什么两样,就单纯为了让观众看着爽,其实毫无逻辑和科学可言。

第六个元素是家暴,也是当下很热的话题。
这部剧第一集的元素确实非常的多,都是一些最能抓住观众眼球的元素,看来全用在了第一集。

还有社会热点和家庭伦理,激情杀人和公检法,该有的元素这剧第一集一个没挪下。

说了这么多的元素,下面就是柳林吐槽时间了,咱们再来看看这部剧有多烂。
第一个要吐槽的就是演员,除了两个大牌主演,余男和邢佳栋,其他的所有演员都一言难尽,演得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
其实男主邢佳栋的表现也好不到哪里去,根本无法跟余男的亮眼表现相比,感觉他一是没什么状态,有点疲倦和敷衍的感觉,二是演技不在线,网上已经有网友在说他面瘫和发呆了。

演这个张一唯的演员也是让柳林一秒钟就出戏,你完全看不出他的表情是在表达什么,感觉他太沉稳了,比询问他的警察都要镇定十倍,像一个高级间谍,又像一块木头。
反正是不像一个普通人,在被警察审问时该有的表情。
除非他是杀人不眨眼的杀人大魔头和大BOSS。

柳林第二个要吐槽的地方,是这部烂剧的烂台词。
最让人受不了的代编剧说背景工具人又来了,其实就算是专门要安排一个工具人来代替编剧说背景,优秀的影视作品也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重要背景介绍,优秀的影视作品使用了两个方法来实现,一是用的话外音,也就是旁白,很好地就把背景给交代了。
第二个方法是通过工具人之口,用生活化的语言,不动声色地插入到角色人物的对话之中,观众都感觉不出来。

可惜这两种方法,这部剧都没有。
非常简单粗暴地直接就让工具人背台词了,又机械又生硬,生怕观众看不出来她是在说台词。

另外,不知道是剧组后期制作的毛病,还是编剧自身的问题,连台词都语病一大堆,好多的小学生台词都冒出来了,比如下面的这一句。
“他毅然地就把公司卖了。”
确实很毅然,编剧太牛了。

一堆警察专心地听这个工具人说背景,观众还以为大家都不知道嫌疑人的家庭情况呢,先不说这在现实中有多可笑。
接下来的剧情更可笑。
下面这句话应该是原著小说中的吧。

工具人刚刚介绍完,旁边的警察又开始介绍了,柳林是真的服了。
这不是同事在给同事介绍背景,这是一堆机器人和工具人,轮流着机械地背台词,给观众们强行介绍背景。
再看看这语句都不通顺的烂台词:
“张一唯说的和通话。”
不知道是编剧没上过小学语文,还是原著作者没上过小学。

还有接下来同事递给余男的犯罪现场手机,这是个证物,先不说这个手机就一直开着合不合理,放这么久没充电还能亮着就很神奇。
柳林想要说的是,这个手机都不设置屏保和密码的吗,而且余男一拿过来就能打开通讯录?

最搞笑的就是,这个人的名字居然叫A。
小伙伴们在生活中,你遇到的同事朋友手机都不设置屏保和密码的吗,而且都叫ABC和123的吗。

接下来男主就强行解释了,为什么要把名字取成一个A,因为手机主人想要在遇到危险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能打给这个人求救!
这个人不是手机主人的丈夫,也不是手机主人的儿子和父亲,更不是手机主人的哥哥和弟弟。
自己在遇到危险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人竟然不是自己的亲人,编剧的这个逻辑也是满分,柳林佩服得五体投地。

呵呵,余男的这句话应该不是在夸男主吧,这应该是在夸编剧呢。
真的,编剧你好聪明啊。

柳林的确没资格看这么“聪明”的电视剧,智商不及格,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