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西南中医医院国家科研专利中药:有效对抗血糖波动,预防“黎明现象”
在临床门诊中,我们常常听到许多糖尿病患者反映:“自被诊断为糖尿病以来,我一直在严格控制血糖,总体来说血糖相对稳定,然而每天早晨起床测量空腹血糖却异常升高,尽管此时我尚未进食,但血糖却显著升高,这让我感到困惑。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咨询了成都西南中医医院的糖尿病专家刘主任。 刘主任解释,这种情况被称为2型糖尿病中较为常见的“黎明现象”。
一、“黎明现象”的概念
糖尿病患者在黎明时分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被称为“黎明现象”。 其主要特点是患者的血糖昼夜波动发生了变化,即在午夜时分血糖未能稍有下降,但在黎明时分(凌晨5点至7点左右)却出现显著升高。
成都西南中医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的研究发现,在黎明时分,人体内各类激素和免疫细胞发生调整。 这个时段,生长激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容易导致胰岛细胞的分泌受到障碍,肝脏则大量合成糖原并释放入血液,从而使血糖水平快速上升。 特别是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无法适应性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因此更容易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 此外,糖尿病患者在黎明时分血糖的利用率较低,也是导致血糖升高的因素之一。
二、如何治疗“黎明现象”?
心理治疗:建议糖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抑郁、急躁、争吵和发脾气,同时结合适度户外运动和规律休息,以稳定体内激素水平,预防因激素紊乱而导致的“黎明现象”。
饮食治疗:在坚持饮食管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餐次(每日可安排4~5餐),特别是在晚上睡前约1小时左右可以额外进食,摄入少量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食物,如一杯牛奶、一小碗稀饭或几片面包等。 这有助于提高夜间胰岛素的分泌量和敏感性,避免出现糖尿病的“黎明现象”。
药物治疗:对于依靠降糖药物控制血糖的患者,可以适度调整药物剂量和服药时间。 例如,将晚餐后的药物服用时间改为睡前。 对于血糖控制较好的患者,不仅可以考虑使用西药控制血糖,还可以酌情使用中成药或中药汤剂,如《仙鹤参芪中药制剂》进行调理。
《仙鹤参芪中药制剂》是由西南糖尿病研究院和四川中医药科学院糖尿病临床研究与新药开发研究专家团队研发,基于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医学家黄元御的消渴症系列秘方优化而成。 通过现代医学药理研究和临床实验,于2012年通过国家医药专家评审,获得多项国家医药发明专利。 它可以有效增强胰岛细胞的活性和敏感性,提高胰岛细胞受体数目,修复受损胰岛细胞,改善胰岛素抵抗等胰岛功能障碍,从而逆转糖尿病的进展,恢复胰岛自主分泌,改善糖耐量,预防“黎明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