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葡萄牙别去里斯本,6月份来这个城市过狂欢节,吃的玩的便宜到爆!

2019年6月27日,我和尼克离开美丽的西班牙小岛,前往下一个站点——葡萄牙的波尔图。
葡萄牙虽然跟西班牙比邻,我对它的了解却不多。这个曾制霸欧亚非美建立世界史上第一个超级帝国的老牌列强,如今的存在感已经非常低了。不过昔日的荣光一定会留下痕迹,这次我们就去它的第二大城市波尔图搜寻。
绕过西班牙最西角后笔直南下,预计明晚能抵达目的地。

敲头节
28日下午将近6点,地图上的Afurada港出现在视野之中,随风传来的还有喧闹的音乐声。岸边种着几排高大的棕榈树,隔老远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热烈的氛围。
尼克说好像到了深圳或者厦门,反正不像欧洲。

把船停好,我们着手做晚饭。这是尼克在船上的最后一晚,明天我们就要说再见了。
他是我招募的帆船体验者,月初从法国勒阿弗尔上船。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一起跨越西欧最大的比斯开湾,又共同航行到葡萄牙,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三个国家。


吃完饭本来打算早点休息,两天一夜的奔波让我困得睁不开眼,结果外面音乐放得震天响,根本没法睡。索性不睡了,出门看看到底什么活动这么热闹。
我们停靠的码头边好像是个游乐场,白天进港时看到旋转木马之类的设施。我和尼克循着音乐声和人流走,很快就进到一大片灯火辉煌的夜市,那叫一个人山人海。上次大半夜见到这么多人,还是布鲁塞尔的狂欢节上。

夜市风格很不欧洲,有种泰国和义乌混合的感觉,街边全是各种排着长龙的油炸小吃摊、批发裤子的五元店、打气球赢玩偶的摊位……如果此刻出现一个卖糖画的小摊,我真得怀疑自己穿越回90年代的中国了。

有一个摊位很多人在围观,里面是三个穿印第安服饰的小伙子在演奏他们的传统乐器,一个有点像我们的笛子,很悠扬,另一种也是吹的,声音像埙,合奏很欢快、很带感。

集市很大,除了各种旋转木马的变体外还有一个碰碰车场地。一片空地上搭了个舞台,有人在表演节目。舞台前围了起码几百人,跟演唱会一样。

我上网查了下到底是什么日子,结果我们居然赶上了波尔图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敲头节!
敲头节原名圣·诺昂节,定在每年6月24日,节日期间会举办盛大的游行和各种舞会表演。这个节日有个传统,就是人们会拿充气锤子互相敲头表示祝福,所以就被叫成了“敲头节”。

告别尼克
第二天一早我和尼克出发去老城。他到火车站赶车,我想找一家正宗的法多来听。走出码头发现路边挤满了人,是大游行。

参加游行的都是女孩,跟随有节律的鼓点边走边跳舞,她们背后插着五颜六色的鸵鸟羽毛,很有巴西的感觉。

巴西曾在16世纪30年代沦为葡萄牙殖民地,此后官方语言沿用葡语,所以在葡萄牙街头能看到很多棕色皮肤的人,大多带巴西或非洲血统。我想这也是这个国家让人感觉很像热带的原因。
* * *
波尔图以杜罗河为界,南岸是加亚新城,北岸是里贝拉老城。老城在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著名景点基本都集中在那侧。从新城到老城可以走路易一世大桥,这座桥是当地最有名的地标。

路易一世大桥由埃菲尔铁塔设计者的徒弟Teófilo Seyrig操刀,为纪念国王路易斯一世而建。整座桥为钢结构,分上下两层。上层铺设轨道,下层是公路。从大桥第二层可以俯瞰整个波尔图,景色一绝。

上桥可以步行也可以坐索道,我们选择了索道。桥上视野瞬间开阔,磅礴蜿蜒的杜罗河穿城而过,新老两城都是清一色的红瓦小房子依山而建。明亮的阳光下,整座城市色彩鲜明浓厚。

通过大桥后,来到里贝拉老城。顺着Dom AfonsoHenriques公路直走,路过一家花里胡哨的沙丁鱼店。
店里所有的沙丁鱼罐头全都标了年份,从1900年到2019年都有,每年的罐头颜色不一样。我还以为这是沙丁鱼的出生年份,100岁的沙丁鱼,那岂不是比82年的雪碧还厉害?

问了店员才知道这些是顾客的出生年份,82年生的人可以挑一罐标有1982的罐头,这个意思。

尼克接下来的计划是去冰岛流浪,彼此告别后我继续在老街闲逛。路旁开了不少法多店,我走进一家叫House of Guitars的。
法多
法多是葡萄牙传统民谣,最早源自巴西和非洲,进入葡萄牙后在底层人民中广为流传,起初演唱者多是身份卑微的水手和娼妓。
Fado翻译过来是“宿命、命运”的意思,曲调非常悲伤,又被称为葡萄牙悲歌,我想这一方面是由于演唱者自身的悲苦境遇,另一方面也跟葡萄牙长久以来的特殊处境有关——身居欧洲狭小一隅,一侧是比自己强大很多倍的邻国,另一侧则是凶险万分的茫茫大海。

买好票来到二楼的演奏厅。厅不大,最多能容纳二三十人,我走到最后一排就坐。很快人就坐满了,三个人走上台,两名拿葡萄牙吉他的男乐手,主唱是一名金发女士。

演出分为上下两场,上半场节奏还挺欢快的,应该不是特别悲。歌手唱到兴起会引导全场一起拍手,互动性很强。中场休息时,大家可以去厅外喝一小杯红酒。
15分钟后开始下半场,节奏比之前那首要慢得多,更抒情哀怨。演奏厅很暗,只有舞台打了灯光,很好地把现场情绪烘托到位。即便听不懂歌词是什么意思,也很容易产生共鸣。

走出演奏厅已经是黄昏,歌声还在耳边回荡。沿着原路返回,远远看到落日的余晖斜照在对面的新城,建筑和河面都披上一层暖金色的光。游客聚集在路易大桥上拍照,也有人只是安静地看着夕阳。


回到集市,张灯结彩的街道里摆满烤沙丁鱼的小摊,有点国内大排档的感觉。沙丁鱼是葡萄牙的特色美食,甚至还有个沙丁鱼节也在6月。我买了张碰碰车的票,重温了一下童年的欢乐。

世界最美书店
波尔图有一家号称全世界最美的莱罗书店,跟《哈利·波特》颇有渊源。作者JK·罗琳当年在波尔图住过一段时间,听说经常来这里寻找灵感,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也在里面取过景。

莱罗书店已经有130多年历史了,内部是全木质的哥特式装潢风格,有点像一个大型古典豪华书房。全店最醒目的是中央那座直通屋顶的旋转木楼梯,很多人在上面拍照。
店内最里侧有一个房间是专门的哈利·波特展区。进书店要收门票,如果买书的话可以相应抵扣。

书店旁有一家卖芝士烤土豆的餐厅,看上去挺有特色。我点了一份土豆和当地特产的波特酒,在门口露天座位简单吃了顿午餐。在波尔图的最后一天了,晚上再去夜市尝尝他们的烤沙丁鱼。

* * *
波尔图的烤沙丁鱼做法和吃法都很简单,直接把柠檬汁挤在烤好的沙丁鱼上,再配一份煮土豆沙拉就足够正宗。

吃过晚饭,去蹭最后一晚免费音乐会。这次场下全是一对一对夫妻跟着音乐跳舞,前两天的年轻人全都没了踪影。一位葡萄牙老奶奶看到我在录像,一定要我给她拍照,她还接过我的GoPro把场上跳舞的人都给拍了一遍,太可爱了。
回船的路上又遇到那几个印第安小伙子,我过去跟他们打招呼。这几天在夜市只要遇到他们,我都会停下来听一会儿,尤其是他们演奏时一脸陶醉的表情,每次都能让我忘掉所有烦恼。

下回预告
告别尼克后,我再次独自踏上航海之旅。
下一站是葡萄牙一座海滨小城,在中国没人听说,却是欧洲人最爱的度假天堂,关键是人均消费比成都还便宜!想知道是哪里吗?跟我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