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中华田园犬,土狗,原生犬,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来讨论和批斗,谢谢!

2023-08-20 08:10 作者:阿狗爆  | 我要投稿

第一次写专栏,之前在b站上看到了很多科普视频,和一些饲主发的自家狗的视频,其标题和内容与我个人的观点有些出入,所以想借此交流一些自己的观点,希望大家多多指教!供大家讨论和批斗

&

首先

大家认为在我国境内有哪些狗?大致可以怎么分类?公狗母狗,还是大狗小狗? 按我个人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 一,外来品种犬,不必多说,懂得都懂。 二,本土品种犬,又可分为含外血的,例如昆明犬,太仓犬,甚至陕西细犬等等,和不含外血的,如骨嘴沙皮,下司犬等等。(本土品种犬也可以简称或理解为“本土犬种”) 三,混血犬,也就是俗话说的“串串”。 四,原生犬,也就是我们口中常说的土狗。

关于原生犬

接下来就简单交流一下个人对“原生犬”的看法,首先是对“原生”二字怎么看?百度看“原生,汉语词语,拼音yuán shēng,初始的,未经修饰的,最初的,第一出现且未经任何外力、内力改变的个体;指原宪。” 我们都知道现代家犬是由狼驯化演变而来的,那是不是可爱的狼狼被驯化后就变成了现如今金毛泰迪的样子?显然不是,中间有一个过程,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过程就是“品种犬的制造”——也就是我们传统概念里西方品种犬的“定向培育纯种化”,简单理解就是按照需求把基因外观功能等做特化固化,才有了现在我们看见长得“一模一样”的金毛泰迪等等,那么在“金毛泰迪”之前又是什么呢? 狼被驯化后适应了人类所生活的环境和习惯,它们一部分被人为的“改造”了,这个时间跨度非常大,近的最近几十年才出现,远的可能几千年前就有了,但其中也有那么一部分没有参与“改造”,可能还依然保持着最初被驯化时的样子,(注意这里说的“改造”是人为改造,并非自然改造,在物种为了适应自然环境而做出的主动基因变异不属于“人为改造”)在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时间后必定会做出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并没有像“金毛泰迪”似的“天翻地覆”的变化。相信很多网友都听说过澳洲野犬,据研究,澳洲野犬的祖先在大约8000年前从我国南方出发,经历东南亚,大陆桥到达现在的澳大利亚,初看时一些网友还开玩笑的调侃到“这不就是我国南方的大黄土狗吗?”,由于澳洲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在近代的某一时间点以前,澳洲野犬始终保持着相对独立性,直到西方品种犬入侵时才有可能出现大面积的基因交流。

在我国南方也依然存在着一群和澳洲野犬相似的狗,他们有着共同的祖先,本是一家狗,但区别在于一个出了海,一个依然呆在老家陪伴着把它们驯化了的主人及其后代,一个再次野化了,一个越来越听话了。 这群狗就是原生犬,俗话说的“土狗”,所以原生犬就是介于狗的祖先狼和现代品种犬之间的那一类犬,是没有经历过近亲繁殖和杂交等人工干预手段的狗,是现代部分品种犬的原始犬或原种犬。可能我们平时一口一口的土狗喊,但是很多朋友对“土”字还只是仅仅限于在“空间”理解的上,也就是当地狗,本地狗,也有像某些视频文案或评论区里说的“土生土长”,不管怎么理解,这都非常模糊,非常容易混淆,容易造成一些模棱两可的现象。在我看来,土狗的“土”至少是集空间,时间(家犬驯化史)基因等多位一体的。

那么什么又是“中华田园犬”呢?

这个名词出处无迹可寻,不管是指代哪一类狗,它更容易模棱两可,因为这个名词局限性太小了,“田园”二字很难说清楚是哪里的狗,是什么狗,更多的只是传播影响力大,富有一定“文化”或“诗意” “情怀”,顺口,才广为流传。 看到过很多科普视频什么“中华田园犬几大品种”等等,还例出了诸如昆明犬,藏獒等等本土品种犬,其中还夹杂着大黄,土猎,虎斑等一些经常出现在口头上的称呼。这种视频看似“一本正经”,其实是有很多不妥之处,非常混乱,很多情况下都没有放在一个分类层级里面,甚至有的都没有形成“品种”,那还哪来的“几大品种”?“中华田园犬”又是什么?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个人更倾向于中华田园犬,土狗,原生犬,其实就是同一类狗的不同称呼而已,可以这么理解: 中华田园犬——网名,在网络上兴起广为流传的;土狗——地方俗名或者小名;原生犬——可以叫学术名吧或者大名。这样就可以区别于最开头例出的那四类狗的前三类了,再一说到中华田园犬,一说到土狗,就知道是那一类原生犬了,不用再纠结是藏獒还是“大黄”,只要符合“原生”定义,都可以叫土狗,中华田园犬或者原生犬。

&

到这里可能有两个问题网友不太理解。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不把藏獒,细犬,昆明犬等这类本土品种犬叫做中华田园犬?之前说这样分类会混乱。“田园”二字指代不明是其一,其二,假如“中华田园犬”已经和岭南土狗(原生犬)里的那些“大黄”“大白”“小黑”绑定了,那么藏獒此类本土品种犬肯定是与“原生”相悖的,不符合原生的定义。其三,藏獒是牧羊犬看护犬高原犬,昆明犬是军警特种工作犬,怎么看都和人们心中认知的“田园”沾不上边,相比“大黄土狗”这类原生犬更适合“田园犬”,可以想象一下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场景。此外,有没有人遇到一只藏獒,细犬,昆明犬就指着说“看,那有一只中华田园犬”? 有没有藏獒,细犬,昆明犬饲主出去遛狗的时候向路人介绍说“看,这是我家的中华田园犬”?我想没有人会这么直呼和介绍吧。所以,对于这类已经有自己品种名称的,已经特化纯血化了的本土品种犬,没有必要再按一个“中华田园犬”的称号了,就直接称其品种名称多好,就直接归类给本土品种犬多清晰明了。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大黄”,“土猎”,“虎斑犬”诸如此类出现在“中华田园犬几大品种”的视频文案里我个人会觉得不合适?首先注意“品种”二字,如果你按照老外品种犬的模式走那么昆明犬藏獒这类可能合适,但是唯独用在土狗里的“大黄”“土猎”这些就不合适了,首先,土猎指的是土狗里的猎狗,最基本它得是土狗是原生犬,其次它得达到猎犬的要求,才能叫土猎,这范围可就大了,所以要让“土猎”成为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品种犬”目前来说是不现实的。 接下来再看大黄,五黑,虎斑,土松等(土松是指土狗里的松毛狗,拥有特殊蓬松毛质的长毛土狗)这些也不能称其为“品种”,毛色和毛质的差异并不能作为品种区分的特征和标准,这只是非常基础的基因表型,都是建立在土狗也就是原生犬基因上一些基础差异,就像同一片山上的橘子树,有的高一点,有的茂密一点,有的树皮皱一点,颜色深一点,难道就要把这些差异都划作单独品种列出来吗?也比如说高个子的人,短头发的人,黄皮肤的人,稍微皮肤不黄一点的人,可能这些比喻都不恰当,但是总之想表达的是建立在同一个基础上而显现出来的微小差异没必要单独立一个“品种”。所以说到这里,黄狗白面也好,土猎也好,虎斑犬也好,它们都不是一个个品种,“中华田园犬”也不存在什么品种之分,土狗也不是一个品种,相较于“品种”,中华田园犬,土狗,原生犬更像是一个“种群”,生活在同一时间和区域内,由不同的个体组成,共享同一个基因库(这个基因库就是区别于欧洲犬,中亚犬等的东亚犬基因库)可能用“种群”形容也不规范和不恰当,但总之大黄虎斑土猎五黑等都不是一个个传统意义上的品种。

关于一些热频词,易模糊的词,和评论区一些网友的观点。

1.“纯土狗” “纯正中华田园犬”等。

虽然里面出现了“纯”字,可能很多人就会立刻联想到“纯种”,但是请注意里面始终都没有出现一个“种”字。 现在网络上有一种风气,每当听到“纯土狗”“纯种田园犬”这类词时,部分网友就会反应到,把土狗搞纯种化,搞“阶级化”,搞歧视,制造噱头,抬高价格等等。其实很多人都误解了,我们所说的土狗的“纯”或“​纯种土田园犬”里的“纯种”,并不是传统概念里西方品种犬纯血犬的“定向培育纯种化”,俗话说就是“刻模子,印月饼”,并不是这样的,我们所说的“纯,纯种”更应该理解为“正宗,纯正”,要求就是不含有非东亚犬的基因,和没有与东亚品种犬杂交过,这一类狗就是“纯土狗”“纯正中华田园犬”“正宗土狗”“纯正原生犬”了。

2.土狗纯种化、杂交土狗。

首先表明我个人的

观点

,我是不建议不支持土狗原生犬纯种化和杂种化的(至少在目前阶段),可以选择性繁育,但不是品种犬的定向化,特征化,纯血化繁育。

理由如下

:1.原生犬作为一个特殊的“种群”,在大自然的选择下,进化出了品种犬不具备的优势基因,为什么要为了人类的欲望而打破自然进化的规律,并且将生理痛苦建立在狗身上,将精神痛苦和财产痛苦建立在饲主身上呢? 2.正因为具有优势基因,品种犬几百项病理在原生土狗身上都检测不到,土狗的健康程度可想而知。土狗的病理模型在对完善品种犬基因缺陷,遗传疾病甚至对研究人的病理都有很大作用和贡献,如果将土狗纯血化和杂交,那么这些优势还存不存在? 3.原生土狗有着自然流畅协调的外观,有的人就是喜欢这种和谐的,有的就是看不惯部分品种犬夸张畸形的外观,如果将土狗杂交和纯血化印月饼刻模子以后,会不会出现那种外观,和会不会带来诸多突变导致的基因缺陷和遗传疾病,会不会降低了消费者的选择多样性? 4.将土狗原生犬纯血化和杂交,必定会改变现有的基因及其控制的表型,这并不利于对土狗原生犬的保护,反倒是一种人为的灭绝。 5.破坏了土狗原生犬的基因,不利于人类借助其研究人类历史和基因交流。

自己的狗,没有必要遵循别人的模式走别人的道路,因为我们目的不一样,别人是为了欲望或商业化,产业链化,就目前而言我们只是简单的出于对一个“种群”基因库的保护而已。但这也并不妨碍民间团体对新品种犬的制造,只要不破坏原生犬的基因库就好,例如有的人为了节省成本,让制造出来的“品种犬”和正常土狗交配,这样就会消减了正常土狗正常繁育的机会,减少了种群数量,其杂交犬进入市场后将会带来更严重的基因污染,如果想玩品种犬就好好的玩,用相对等的两条“品种犬”交配是最基本的最应该坚守的。 再回到上面我个人的

观点

,关于土狗的选择性繁育,如果手段合理,方法正确的话(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可以让“长得像”的狗优先交配繁殖,但这也不是固定的,可以互相借,具体情况具体实施)既能极大的保护种群基因多样性,让消费者有更多的审美选择,也能同时进行人工优胜劣汰,更能解决一些人所诟病的“开盲盒” “不稳定”的问题,其实也并不是真的开盲盒,串串繁育才是真正的开盲盒,正常情况下土狗会生出什么样的小狗是可以根据种公种母来推测的(串串就做不到这样),只是肉眼往往带有迷惑性,以及对遗传学知识的认识不充分才会自认为是“开盲盒”。(有的介意,有的不太介意)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坏处了。

关于土狗的基因检测。

现在土狗的基因检测并不是为了非要证明什么什么血统,也不是为了搞纯种,搞歧视,更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国际认可和制造噱头抬高价格! 土狗没有所谓的血统,岭南土狗是原生犬,出于对原生犬基因的保护,土狗基因检测是为了剔除非东亚犬的基因,也就是剔除所谓的串串(近代还好区别,远代串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肉眼区别开来的),因为现在市场上很多用串串在冒出土狗出售,特别是某些地区没有土狗,不懂土狗,也不爱土狗的狗贩子,杂交,近亲的现象很乱,改变了原有土狗的相貌,污染了基因,把土狗的水搅浑了,让那些狗贩子的种狗去检测只是因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如果真是有人检测后了把价格提高三千五千,那大家大可不必买,对这种过于虚高的价格我个人的态度是极力反对和谴责的。如果他检测里真的没有出现非东亚犬,(日系犬串美松串肉沙串令说)那大家就当做是一次学习打样的机会。(可能大家不喜欢听这些话,但是随着土狗越来越火,投机者也越来越多,总体的来说是为了土狗好,是为了土狗不被“改造”完。)

暂时先到这里,如果以后有补充或纠正的地方会发在评论区。 同时也希望大家多多参与讨论,批评和指正,把看法,依据,理由都交流一下。

关于中华田园犬,土狗,原生犬,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来讨论和批斗,谢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