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致敬我最爱的美剧、女性与生活。

2023-06-11 21:47 作者: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 我要投稿


◼️ 她没有写。

◼️ 她写了,可她不该写。

◼️ 她写了,可你们看看她写的啥呀!

◼️ 她写了,可是她算不上真正的艺术家。

◼️ 她写了,可是她就写了这么一部作品。

◼️ 她写了,但只是勉强服人。

◼️ 她写了,但她只有很少的存在感。

◼️ 节选自乔安娜·拉斯《如何抑制女性写作》


◼️ 女性的社会身份/接受的教育差异/女性应当围绕着家务和家庭/女性不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女性没有经济能力/女性根本就不有趣/女性能有什么思想呢/女性能有什么能力呢/女性怎么可能可以和男性拿一样的酬劳/女性怎么可能成为作家/女性怎么可能成为编剧/女性怎么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喜剧演员/女性怎么可能成功?


◼️ 假如说女性主义的确需要一些呼喊的主题,那么意识到女性的劳动力、工作和生产价值,就是马克思女性主义提出的、时至今日都有着重要价值的女性议题:在工作、社会身份、社会参与中将「性别」这一固有的成见剥离,仅仅用工作效率、工作价值、工作完成度来作为个体的评判标准——换言之,在评判文学创作、艺术创造等视角,也不以「作家/女作家」「艺术家/女艺术家」来进行衡量——这在某种意义上,才是女性主义正在追求的价值。


◼️ 于是我们看到,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平权运动、人权运动——一系列关于权利与价值的运动渗透在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黑人演员、女性喜剧演员、女性作作家、性少数群体——这些曾经被鄙夷或者嘲讽的群体,以一种标签化、打破固有偏见的方式出现在了大众的视角中。


◼️ “我是女人,我是一个喜剧演员,我热爱我的工作,我热爱话筒,我热爱聚光灯,我热爱让别人听见我说的话,我太享受笑声——话筒、演播间、男人主导的地盘、无数的观众、女性编剧不可以登台的规则——但她硬是在自己的人生中,冲撞出了一条可能性。”


◼️ “我是麦瑟尔夫人,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
06/09/Fri.


我想体验一切!

@TuTouSuo™️ 


“我想要精彩的人生,我想体验一切,我想打破每一条规则,很多人说女人有野心就会缺乏吸引力,但你知道什么才是最没有吸引力的吗——就是坐等好事降临:只是盯着窗外,想着你理应过的、美好生活的生活就在咫尺之遥但却不愿意开门去迎接,就算有人叫你,你也不愿意去做。只有在《绿野仙踪》里,做胆小鬼才是最可爱的。”


我最爱的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在这番话之后完成了它五季之后最完美的收尾:米琪(麦瑟尔夫人)从一个跟在丈夫身后、每天晚上睡觉都要提前1个小时起床精心梳洗让丈夫看到最美自己的家庭主妇;变成了穿着睡衣拿着酒瓶在破旧的酒吧舞台上说自己的生活琐事的醉鬼;变成了走到哪里都被人嘲笑“女人也能说好脱口秀?”的新人演员;变成了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歌手的开场嘉宾但又因为场上的意外被当场辞退的落魄演员;变成了不合法地下俱乐部的主持人又改变了整个俱乐部中男性对女/性/工作者的态度;变成了最具影响力的喜剧电视节目唯一的女编剧;最后变成了一个时代里最杰出的女脱口秀演员。


如果这仅仅是一部电视剧,那我只能说这不过就是一个关于时代的、女性的大女主电视剧罢了——但米琪的背后是20世纪末美国最出名的女脱口秀演员琼·里弗斯的真实故事——于是这就不再是电视剧,而变成了女性的成长史:足够艰难、足见时局坎坷、足够戏剧化、也足够有感染力。


毫无疑问,这是最好的年代剧,也是最好的隐喻。


当米琪·麦瑟尔站在非正规经营的脱衣舞俱乐部的舞台上讲着关于女性、男性的段子,并教会了脱衣舞俱乐部的经理进出女演员的更衣室需要窍门,女性顾客也需要得到尊重的时候;当米琪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喜剧电视节目唯一的女编剧,又在努力之下第一次获得了和所有男性一样的工资时——六十年代的女性崛起与今天的女性主义隔着漫长的80年时光相互致敬——女性追求愉悦、独立与尊重的念头在不合法的脱衣舞俱乐部被凝聚,在合法的社交媒体被判定为不合适;女性追求职业合法性和同等待遇的诉求在职场上被认可,在今天的社会中被弃之如敝屣。

当米琪的挚友与经纪人苏西因为自己的好友去世却没有人来到他的葬礼时,她抱着好友的遗照走到所有人的面前哽咽的讲述着一个普通人的一生——上过战场,拥有舞蹈比赛的荣誉,对人友好,默默无闻的生活,默默无闻的死去,无人在意,无人关注——的时候,六十年代的人权意识与今日的微粒化社会、个体社会学遥相呼应:人不应该仅仅是统计数据,人更不应该是原子社会里的零件,而是一个「独立的、丰富的、璀璨的个体」,也正是以个体化为信仰,人们才会质疑组织制度中的那些集约化措施,人们才会始终不懈地追求本人的解放;人们才会积极地改变资本主义和保守主义为根基的旧秩序,从而向关注个体、尊重个体的新社会迈进。


当米琪的父亲撰写了一篇戏剧批判但批评的对象是他们隶属的犹太社区里公认的杰出人物,以至于他不得不面对着众人尖锐的嘲讽和谩骂时,他昂首挺胸的对着所有人说出的:我是一个记者,我只评判艺术的好坏,我不评判艺术背后作者与我的亲疏——属于60年代的新闻专业主义与记录着的社会责任也与今天衰落的、戏剧的、理性崩塌、流量至上的新闻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前被视为生命的专业主义在今日被当作一个陈旧的名词草芥,丢弃在了社交媒体的角落里。


当米琪的灵魂伴侣兰尼·布鲁斯在风雪中护着她一路冲向酒店,在酒店里向她保证他永远会因为她的段子而笑到最后,在巨大的空无一人的舞台以几乎哽咽的声音告诉米琪:一个演员,一个喜剧演员,一个社会喜剧演员需要的不是审判,他从来不以被起诉为荣,而是希望可以光明正大的站在数千人的舞台中央,说他的段子,被人看见,而他希望米琪可以以这件事为终极目标时,这一字一句都敲击在21世纪的关于自由的演说之中。


... ...


我在这部剧里看到了女性的力量与成长、看到了一个新崛起时代蓬勃的生命力,看到了无比艰难的时事和每个人挣扎的成长,看到了灵魂伴侣的对视,看到了家庭生活里爱情的浪漫与生活的琐碎:如果你要写女性主义,那就不能只写女性主义,你要写每一个女性的生活,你要写爱情和婚姻,你要写职业和碰壁,你要写父母和孩子,你要写男同事和身边的女性,你要写自由和理想。

这个故事写了一个时代,写了一组群像,回归头来看,写的还是困顿、迷茫、挣扎、但最后坚定的我们自己。


一部五季、历时五年的电视剧对一个人而言也恰恰好意味着五年的人生,我从研究生第一年开始看这部剧,看到了米琪脱离了家庭主妇和所有既定的轨道,走向了新的方向;我研究生毕业那年看第二季,看到了米琪成为脱口秀演员四处碰壁的迷茫,和用尽全力为每一个机会做好准备的拼命;我在秃头所试图写作更多的文字和更多意义时看这部剧的第三季,看到了米琪终于获得了最好的机会,获得了掌声和鼓舞却最终被抛弃;我在秃头所连续炸号两次时看这部剧的第四季,看到米琪的领路人兰尼站在大大的舞台上说:你要去做!去说!创作者要的是表达的力量!最后,我在今年,又一次试图写出更多的文字,甚至当有人问我写这些有什么用时,我以玩笑的口吻告诉他:因为我要改变世界——我看了这部剧的第五季,我看到米琪在所有人诧异的、不可置信的、鼓励的眼神中走向那个本来只属于男性的话筒,然后做出了一场足够精彩的、改变了她的人生、改变了世界的表演。


我在米琪看向话筒的那一刻开始流泪:话筒、文字、创作、表达、热爱、演说——我在米琪获得轰鸣般掌声的时候泪流满面:来之不易的认可、在男性世界里拥有了表达的权利、以及绝对的热爱。


这就是我最爱的美剧了。

“我想体验一切,我想改变世界。”

致敬,向伟大的时代、伟大的我们、和今日的困顿不堪与理想尚存致敬。

🎟


🎺 WOMAN OF COUSE !!!

🕳️ / TuTouSuo / 我们为什么要聊女性主义


乔安娜·拉斯写《如何抑制女性写作》,今天我们大可以创作《如何抑制女性表达》:女性有所作为、有能力、有金钱、有欲望、有思想对一些人来说是件极其可怕的事情,如果女性不再满足于家庭和厨房,如果女性不再关注孩子和丈夫,那么原本属于男性的职场和世界将一分为二,那么原本属于男性的所谓稳定的大后方将彻底崩溃。

很长时间以来,女性的工作、职业都被贬低为是一种不必要的、廉价的、无价值的工作——以至于在很多时候,女性的社会性价值总是会被轻易的抹去,于是米琪在某一次脱口秀的舞台上,面对着台下因为她而来的女性观众们说道:

“男人不能工作时,是女人在维系一切。看看这家医院,男性作为医生,大摇大摆的进出每一个房间,显得自己很重要的看着一张图表,赞叹着「good job」然后签字,然后快速的冲出房间去签下一个图标。但如果你在医院呆的时间足够长,你就会发现「护士」,护士从不会冲进你的房间,她们只会来清理便盆、抽血,不表扬图标也不签字,但她们会在你哭时抱住你。
“这意味着什么?女性比上帝更重要吗?可能我们一直都是这个社会里主导的、重要角色,但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


女性主义,女性运动在60年代的兴起本质上是依托于「人权意识」和「个体意识」的崛起,动荡中的社会催生了人们对自我的向内探索,而「女性」的向内探索,实则是发掘自己的独立意识,发掘自己的社会价值的过程——所以依托于社会分工的,强调独立性的女性主义,从来都关注的是「平等」,而不是「特殊」。

这就是刚崛起之时的女性主义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偏差,当社会把「平等」的需求理解为是「特殊」时,所谓的优待,所谓的区别对待,所谓的摇旗呐喊,那都不是女性主义。


真正的女性主义应当是「个体主义」,是「人权主义」,不是划分性别,不是划分你我,更不是划分异己:正是一些刻意的区分「女性」和「男性」时,刻意的强调「优待」和「照顾」时,刻意的显露「性别优势时」,才会把「不平等」显示的格外昭彰。


女性需要的,首先是「被看见」和「被认可」:只有在男性世界中拥有一席之地,才有超越男性权力的可能性,因为世界先天性的以及充斥了男性的经验、教条、规则和凝视,而打破规则的唯一途径,就是先获得他者(男性与其他女性)的关注和认可。


于是在最后的这一季里,关于看见和认可的故事反反复复的上演:米琪的父亲一直以为自己家族的优秀基因只会传给男性,但当他无意识的看见天赋出现在孙女而不是孙子身上时,他在价值观的崩塌和重塑中忽然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过米琪的优秀和韧劲,而她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


米琪的上司堪称为男性权力的代表,他毫不犹豫的告诉米琪:不可能,你只能是一个女编剧,你绝对不可能成为节目的嘉宾更不可能在节目上表演——你的确非常优秀、有趣、漂亮,那么你愿意和我谈恋爱吗(婚外情的那种)。而米琪的拒绝也充满了力量,在无数人观看的直播节目中直接接过了话头抢过了话筒,获得了满堂喝彩,至此成为“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女性主义从来都不是一种教条和口号,而是在无数位女性践行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和可能性的时候,为所有活在轨道般的女性,和所有活在理应如此中的男性展现了一种全然不同的可能性,最终形成了全新的生活态度与想法——在这过程中,女性被看见与被认可,在这个过程中,女性和女性的互助和相互理解也构成了最重要的助推力。


"DON'T"

“不要拒绝认可和夸奖!”

“不要困于既定的轨道”


20岁大学毕业的米琪和朋友们一起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对未来十年后的一句话,十年后米琪再一次翻开这本笔记本时,上面只有一个词:DON'T!


在她的每一个人生节点,都有无数人和她说这个词:她的父母说:不要离婚!不要做喜剧!不要去工作!不要放弃那个有钱的男性!她身边萦绕着的女性们也一直在说:不要放弃!不要否定自己!不要拒绝夸奖!不要自我贬低!不要!不要!不要!


米琪作为女喜剧演员一路走来,不仅因为她的努力,也因为她背后经纪人苏珊的从未放弃,始终努力,在每一次上台前和她说tits up(抬头挺胸),在每一次遭遇困境时用尽一切方法摆平一切,在属于男人的经纪与娱乐业成为了一位传奇的经纪人——和米琪传奇般的人生一样精彩。


她一直在说:不要害怕那些该死的男人!不要觉得这是属于男人的舞台!不要害怕!不要放弃!不要回头!不要!不要!不要!

Tits Up!


米琪和苏珊在黑暗中找寻到彼此,女性与女性也在无助中构成了新的力量——她们与男权、与一切规则、与整个社会对抗。米琪和苏珊的“tits up",就是《神探夏洛克》里Sherlock对Moriarty说:“只有我们两个人,去对抗整个世界”。好在今天不再是苏珊和米琪两个人,我们也不是两个人去对抗世界。


我们有很多很多的人,girls help girls!


忽然想到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老写女性主义?是不是因为你的读者都是女性,你写这些是为了讨她们的欢心——啊哈!的确是这样,正是因为我的读者很多很多都是女性,所以我才更要写女性主义,写girls help girls,写女性的无限可能性,写女性的旷野——然后一点一滴,去改变世界。


Tits Up!!


故事到此结束,一个时代落幕,一些主义崛起,另一个时代孕育其中。


最后,我们会倒上一杯加了橄榄的马提尼,用疲惫的、忧郁的眼神,也用充满着故事的、理想的、不再年轻但依然充满热爱的眼神相互对望,低低地说着:


TO ART.

TO TALK.

TO OURLIFE.


致敬这部剧,和我的五年,秃头所的五年:“我想要精彩的人生,我想体验一切,我想打破每一条规则。



🦋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ᵒ̴̶̷̤ꈊ˂̶̤̀ )✧


扫描息流

获得全所新传考研公益资料


☾˚‧º· ☾˚‧º·


「24届/春日基础班」


梳理重点内容

将理论落回生活


♡+♡=♡²


「2024/公开课/再建巴别塔」


FIRST THOUGHT

BEST THOUGHT

追逐独立,畅意自由



「2024/TuTouSuo/全程班」


将真空理想连接现实

以理想入世对抗荒谬世界


🐼🐡


致敬我最爱的美剧、女性与生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