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安徽省科学传播专业职称申报条件》政策解读

2023-05-22 16:58 作者:栗子继续教育  | 我要投稿

  一、为什么要制定科学传播专业职称申报条件?

科普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关系到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优化科普人才发展政策环境,畅通科普工作者职业发展通道,增强职业认同。合理制定专职科普工作者职称评聘标准。科普人才是科普工作的核心,科普事业的发展需要一支能适应当今形势和未来发展需要的专业化科普人才队伍。

二、条件的政策依据是什么?

1.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关于深化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9〕40号)2019年4月23日

2.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皖办发〔2017〕59号)


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 40 号)2019年9月27日   

4.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9号)2021年6月3日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2〕53号)2022年8月20日

三、条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在自然科学研究职称系列中增设科学传播专业,主要对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的基本条件和申报条件进行明确,重点明确申报各级职称的学历、工作年限等基本要求和专业能力、业绩条件及破格条件等能力业绩要求。

四、哪些人可以申报?

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中致力于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从事科普理论研究、科普内容创作、科普活动策划实施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条件均可申报。

五、科学传播专业职称有哪些层级?

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设初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对应的名称依次为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   

六、该类职称申报条件有什么特点?

注重科普工作实绩,同时创新评价机制,破除“四唯”倾向,突出科学传播成果运用及产生的社会效益,未将项目研发、论文发表作为申报硬性条件;同时,明确了在科普理论研究、科普内容创作或科普活动策划实施等工作业绩方面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更具可操作性。对确有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可不受学历年限等要求限制,破格申报。

七、科学传播专业职称如何参与继续教育?

公需课学30学时,选择安徽专技网的《学习二十大精神,建设美好安徽》

专业课学60学时,选择安徽科学传播继续教育网的课程。


《安徽省科学传播专业职称申报条件》政策解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