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八纵八横大布局,民用机场也发力了,2025年将超270个

近些年来国内的交通基础设施数量和质量都在快速提升,为了让各个城市之间能更好地相互连接,高铁和高速公路网络开始快速铺开,而继中国高铁八纵八横大布局之后,国内的民用机场也发力了,为了进一步提升支线航线的密度,根据民航局的消息,国内民用机场数量到2025年将超270个,这将有效推动国内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进而带来物流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八横八纵高速铁路网是全国高速铁路网络的一个短期规划图。

民航局对于国内航空运输业的发展给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划,在其提出的“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当中,到2025年国内民用运输机场的数量会达到270个以上,这可以保障1700万架次的起降,并且运输周转总量达到175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则会达到9.3亿人次,货运邮递运输量950万吨,总体上来看,到2025国内的航空运输业将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姿态,然而这也会令人产生疑惑,那就是为什么中国要建设这么多的航空机场,难道单纯凭借高铁不能够满足群众的出行需求吗?
实际上增加国内机场数量的决定是经过多方面考虑之后作出的,例如在此前印发的国家立体交通网规划就明确提出,市地级行政中心需要实现45分钟上高速铁路和60分钟到机场的要求,要实现这样的成果就需要增加机场的数量,毕竟很多地级市到现在仍然没有自己的机场。

这些机场建成之后,各个地级市的居民出行将会更加方便,对于距离较远的城市可以直接通过机场乘坐飞机前往,并且也不再像以往一样,提前多个小时甚至一天的时间前往其他城市赶飞机,交通的便利必然进一步推动城市之间的交流,进而让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而除了在交通便利性上产生正面效果之外,机场数量的增加,对于国内航空相关产业而言,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好的消息,例如从农业上来说,农田可能会需要农药的喷洒或者航拍和测绘,而执行这些任务的小型直升机或者固定翼飞机,就需要从机场上起飞,因此航空基础设施数量的增加,对于国内航空设备在农业上的应用而言有着较为重要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运动和娱乐飞行实际上也会产生很大的市场,相信很多人都有着驾驶或者乘坐飞机自由翱翔于天际的愿望,民用娱乐飞行和运动飞行就能满足这样的愿望,因此当机场数量增加之后,这样的产业必然会进一步发达。

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机场的建设不仅需要考虑到长周期和投入大的问题,还需要考虑到地理环境和气候规律等因素,因此要建成一个机场,不仅需要拥有经济基础以及航空业需求,还需要拥有较为良好的地理以及气象环境,这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比较难以解决,可能需要来自国家的宏观帮助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