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吴亦凡、张哲瀚等关停帐号,缺失“劣迹艺人”的微博哭了

2021-08-25 18:17 作者:天业路商业观察员  | 我要投稿

前不久,新浪微博决定关闭张哲瀚个人及工作室账号,一并关停的还有其超话。这是自六月吴亦凡强奸事件引爆全网吃瓜以来,第二位确认“入土”的顶流。

作为中国最大的娱乐圈“瓜田”,一系列的劲爆大瓜,让微博的有一些内容,看上去“不健康”,充斥着灰色、谩骂、撕裂……

网友们笑称感谢“劣迹艺人”帮助微博提前完成了Q2的KPI。但是这也难以掩盖微博在盈利上的无力,流量和盈利之间又岂止只有“一步之遥”?

坐困金山

8月18日,新浪微博公布了其2021年Q2季度财报,微博 CEO 来去之间(王高飞)依旧宣称这是一个非常强劲的季度,微博月活和日活在6月末创下了历史新高。

而微博将进一步加强其在社交上的竞争优势,在视频业务上坚持优化创新,以及采取更有效的渠道获客策略。

不过,无论来总此番仅仅只是安抚股东的违心话,还是真地坚信“优势在我”的真心话,都无法绕过一个尴尬的事实:微博的收益率实在算不上“摇钱树”。

它只不过是发布信息的工具人平台,以及吃瓜神器罢了。

上市已七年的微博,犹如坐困金山的穷人,空守巨量的月活用户和其创造的海量信息与流量红利,却依旧难以将此资源转化成真金白银的股东收益,微博依旧只能依靠广告和营销营收来勉力支撑,主营过于单一。

据其公布的Q2财报显示:微博Q2净营收5.745亿美元,同比增长48%,截至Q2末,微博月活用户达到5.66亿,同时月活用户中94%来自自移动端。

然而,漂亮的营收增长背后,是同比增长 36%,高达3.81亿美元的运营成本。其中,仅营销成本就达 1.54 亿美元,占总营收的 27%。

最终,归属于微博股东的净利润仅为8100万美元,相比20年Q2季度的1.984亿,同比下滑达59%,相比2019年Q2的1.012亿也颇有些差距。

这让微博愈显疲态。

七年之痒

成立十二年的微博,如今已然是走过了高速增长期,又历经20-21这两年疫情影响,来到了其纳斯达克上市的第七个年头。

然而,今年对微博来说属实算不上轻松愉悦,相比18年微博的高光时刻,19年的略有下滑,这两年的微博明显有些疲于应付,营收增加的同时,净利润却依然大幅下滑。

过度依赖广告营销收入的微博,陷入了与抖音快手B站等的流量争夺战。而在这关键的时刻,新浪微博却似陷入了“中年危机”,正经历着与全世界的“七年之痒”。

对个人用户而言,汹涌的网络信息大潮让人迷失方向,微博页面体验越来越差,越来刷不到有趣的内容,而更多的是充斥着毫无意义的对骂,贴标签与强制推送低质量广告。

这一切,不由得让人考虑是时候分道扬镳了。

对广告投放而言,受限于微博的平台特点,其广告植入相比短视频媒体显得过于生硬,消费者操作所需步骤过多,广告转化率更是低得可怜。

在面对每年巨额的广告支出时,广告商是否也会觉得抖音快手的直播带货更香呢?

对投资者们而言,相比其他业绩基本面耀眼的中概股,营收与利润倒挂的微博,则显得颇为鸡肋,而且其主业单一,主要集中于广告营销,近年其主营更存在被抖音快手瓜分的风险。

众所周知,资本对风险充满了厌恶和敏感,沉迷在“粉圈经济”里鼓动对立情绪的现象,才是微博上内容生态最大的命门。

随着监管日趋严格,微博是否还值得投资者们看好它的下一个“七年”?

屋漏偏逢连夜雨

自从微博个人博客的属性在缓慢减退,上古互联网时代的熟人社会属性,被巨量涌入的各种官方号,工作室号以及随之进入的粉丝取代,信息量迅速扩大,形成广阔的信息海。

一方面,微博成为官方媒体的传播平台,众多官方信息得到广泛传播,新闻以秒计算在社交平台刷新。

但另一方面,这种生态环境,也暗中推波助澜“粉圈经济”,诱导粉丝非理性消费。

比如,鼓励年轻粉丝为爱豆打版、刷超话、控评,甚至引发两家粉丝对攻炒作,博取巨量流量,让众多年轻粉丝沦为的“流量女工”。

并且,用户们的感知是,微博上市场出现戾气和对立的情绪,导致其网络环境进一步恶化。

而近期为响应中央网信办“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微博于7 月关闭“明星势力榜”的送花通道,取消了“爱慕值”;

8 月 6 日,又正式下线了“明星势力榜”;8月 10 日,下线明星超话的“积分助力”机制,同时处理了超过4000个违规账号。

这对正处于转型困难中的微博,其中冷暖怕是只有来总知道了。

但是这也显示了一个问题,让公司主动整改自己的核心盈利项目,现实吗?

进退维谷

“粉圈经济”和用户对立,确实给新浪微博带来了巨量的日活及流量红利,但最终也惹来监管“铁拳”的无情砸落,让新浪不得不自己动手整顿业务,属实是天道好轮回。

不过,新浪微博虽然一方面在整顿“粉圈经济”,一方面也不愿放弃流量,时不时会有一些意见领袖、流量大V在微博上涌现,他们孜孜不倦地挑动对立,博取眼球。

对此,作为平台的微博,不管主动还是被动,确实获得了流量。

如果说,监管是时刻悬在微博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那么实现更有效率的商业化,则是微博急需补修的漏雨之屋。

如何将5亿的月活用户转化为商业流量?这依旧让微博管理层头疼不已,也是投资者在投资微博前最大的障碍。

此前,微博也在视频号上试图发力,不过迅速因为涉黄,低俗等问题不得不进行整改,随后就无人问津了。

此外,微博的会员商业运营也颇有难度,相比普通用户,付费会员仅仅拥有微博红名、专属标识、专属昵称等等鸡肋莫名的功能,缺乏实用的会员明显不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为之付费。

付费的框架已经搭建,还在留恋“快钱”的微博则未必有耐心培育其成长,颇有些躺平的消极态度。

只不过,习惯在监管和灰色地带“来去之间”的微博还能从容多久呢?这大概得取决于抖音快手进攻的速度了。



吴亦凡、张哲瀚等关停帐号,缺失“劣迹艺人”的微博哭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