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是怎么看待元宇宙的?

人体内的每个体细胞其实都不知道自己是生活在一个陆地上的人体里,或者即使知道也觉得无所谓,它们会觉得自己好像依然生活在一个远古海洋的原始汤里,自己生活的周围有取之不尽的氧气氨基酸等营养,而根据自己周围的环境变化生成合适的蛋白质或者做出对应的响应行为,它们并不清楚自己一个细胞在体液里生成那么点蛋白质有什么用,它们只是听从上级的指令,打工挣钱为自己生活的更舒适,但所有的细胞都这么干,无形中影响了整个机体,好像就有一个叫做“市场”或者“文明”的无形大手调控着它们的一举一动。
当然除了这种高度统一到一个机体里的体细胞外,还有坚持不融入到完全虚拟世界,走虚实结合或者纯现实世界的路线,那就是占人体细胞总量70%的细菌群落们,它们有的来自上一个“社会”即母体的继承,有的来自外界“移民”。
这些单细胞生物们和体细胞们各司其职,以非熵增的规律性的结构组成了一个能动性、环境抗性等比自己每个单体都很强的总机体,总机体兴,则单体兴,同时总机体也不要求它们全都是某种生活方式,遵从各个单体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它们百花齐放,所以如果有某个群体以自己的某种生活优势来鄙视其他群体出现的“地域歧视”、“阶级歧视”或“性别歧视”等企图以自己的生活方式一家独大都是没有意义的,对总机体来说是消极的,所以总机体在一定范围内也允许各种多样性的存在,同时也关注各个群体之间生活冲突带来的问题,比如味蕾细胞的贪吃和消化系统细菌群落的矛盾产生的胃疼、视觉系统和内耳系统的信息矛盾产生的晕车等。
正如前面所说,人体内每一个细胞其实都不知道自己生活在被空气和土地包围的陆地上,它们无法理解你眼前是否有一个砖头,就像我们普通人无法理解来自宇宙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而神经细胞们靠着有序的社会结构,利用超高速的信息熵流通,用特制的传感器收集这些来自“外太空”的信号,通过每个细胞的工作和运算,最终这些“外太空”信号能让总机体可以理解(虽然可能每个神经细胞还是无法理解它们到底感知到了什么,但通过它们在虚拟世界里对对应的神经递质浓度、电位差等自己能理解的虚拟信息的处理工作,信息简化了,总机体作为一个“社会”和“文明”能理解、响应和决策就够了),正如细胞们通过这种超高速信息熵的运算来将外来信息虚拟化并得到结果并对外界反馈,宏观上看似乎是整个机体对所见所闻做出反馈,我们人类社会会不会通过高速网络,大量信息熵传递和运算,利用各种科研设备传达的宇宙信息,在虚拟世界对对应的虚拟信号做出反应,从而表达出地球文明对外太空的响应呢?也就是说,当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每个个人之间沟通的信息熵达到一定高度,这些人们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会不会表现出一个“脑”的性质呢?到时候,虽然我们每个个人可能还是难以理解各种宇宙信号,但某个整个机体似乎可以看到宇宙中的如“砖头”一样简单的事物……
当然,为了防止被某个“宇宙灾难”导致整个总机体“文明”覆灭,除了自我防御外,它们还有“备份”行为,在其他的落脚点中“备份”一个和自己“文明”相似的社会结构,从而达到生生不息,但这就需要提前探知更大更广阔的宇宙空间,当资源和时机合适才能启动“备份”计划,这就是它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意义。除此之外,如果有某种超级“宇宙灾难”使得所有与它们相似社会结构的总机体都难逃厄运,那他们将寄希望于别的类型的社会结构的总机体能够将它们的故事传承,所以从一开始,它们就允许“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因为并不是有某一个完美的社会结构能抵抗的住宇宙的各种各样的“灾难”,所以“社会结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命的传承,我们把细胞“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叫做生物多样性。所以这是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最大的意义。当然,除了有高度统一集权的多细胞生物外,还有联邦制等权利不太集中的海绵等低等动物或真菌等,还有无政府主义完全自由的生活全靠自理的生活在海洋里的单细胞动物们,除了喜欢到处探索的动物,还有坚持宅在自己“母星”的植物,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活着的意义,并不是哪个就一定优哪个就一定劣,优劣只是时代性的,只有多探索、多“备份”,理解其他“文化”差异的多样性而不是暴力的“大民族主义”清除其他“民族”,或者是对某些“民族”总是怀以仇恨而总是片面的、封闭的拒绝合作,辩证的看待对方的优点与缺点,合作地将“文明”传承到未来才是硬道理。
以上我说的都是生物界的现象,至于我为什么在元宇宙的视频里作此笔记,请各位读者们自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