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发布了全新黑科技,开启了全新隔空充电技术,可边走边充电
如果我们平时手快没电了,只能用一个线充来充电,如果你又想边玩手机边充电,那怎么办呢?相信很多人只能让充电线连接着手机这样边充边玩了,但这样就约束了你在玩手机时的活动范围了,只能在充电线的半径范围内玩手机,也有一些人会用充电宝来边充边玩,但有时手上拿着一台手机就觉得累了,还要多一台充电宝实在也很不方便,万一充电宝也没电了,这时你只能任由那条充电线牵着你的鼻子动弹不得了。但近早日小米发布的一款黑科技,以后可能令你再也不用受手机充电线束缚的烦恼了。
1月29日,小米发布了全新的隔空充电技术,开启了全新的充电方式,能让用户进入一个真正的无线充电时代,有种科幻电影场景照入现实的感觉。小米公司发布的隔空充电技术能带来什么变化?
移动电话充电续航一直是用户非常关心的问题,在电池技术没有重大突破的前提下,移动电话充电领域的厂商也很激进。目前已有不少旗舰机突破百瓦级有线快充、50 W无线快充等技术。
根据小米官方发布的信息,只要在房间里放一个隔空充电桩,看起来就像是一台类似于空气加湿器的电器造型,把手机带进房间就可以实现隔空充电。
隔空桩半径数米内均可实现5 W功率的隔空充电。不仅仅支持在静止状态下充电,你还可以带着手机继续充电。即使手机与隔空充电桩之间有异物遮挡,也不会影响隔空充电。有效减少了不同场景对隔空充电的影响,提高了实用性。
您还可以在使用手机玩游戏时,实现边玩边隔空充电。根据演示视频,当您在玩游戏时,无需外接任何线材,即可实现手机充电。如果隔板有足够的动力进行充电,即使是连续玩游戏也不必担心手机电量,同时又不受各种线材的束缚。
小米隔空充技术也支持多个设备同时隔空充,每台设备支持5 W的充电功率,不过官方并未公布一次可以充多少台手机。
上述这些充电场景都不需要接触充电座,实现了对隔断式充电。同时,这也是小米空间感充电技术和目前已商用的无线充电技术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上述例子中,隔空充电属于真正的无线充电。
隔空式充电和现在的无线充电有什么不同?
现在很多旗舰手机都支持无线充电,而且大多数手机都采用电磁感应的方式进行无线充电。
当采用无线充电时,手机内部的感应线圈与无线充电器线圈之间的距离要非常近,从而限制了无线充电的使用场景和方便程度。尽管使用无线充电并不需要将设备连接到电线上,但必须与无线充电器“粘合”,以实现无线充电。
最近一款iPhone12系列支持磁吸式无线充电,虽然手机和充电器之间不需要连接任何线材,但是 MagSafe磁吸式充电器仍然需要接触机身来充电。移动电话和无线充电器密不可分。
而且小米发布的隔空充电技术可以在几米半径范围内给手机充电,大大降低了手机到充电器的距离限制,充电肯定要方便很多,不用刻意将手机放在无线充电器上充电,尽量做到无感应充电。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实现方式的不同,隔空充电技术也有可能节省手机内部空间,而在手机端只需要一个小部件就可以实现隔空充电。
隔空充电基本原理
小米官方简单介绍了隔空充电技术的原理,小米隔空充电技术的核心是隔空能量传递和空间定位。
小米自研的隔空充电桩有5个相位干涉天线,可以在毫秒级的空间定位手机,精确地检测手机的位置,由144个天线组成的相位控制阵列通过波束形成的毫米波定向发射到手机上。
移动电话终端方面,小米有14个接收天线,它们组成一个接收天线阵列,它能将上方隔空充电桩发出的毫米波信号,通过整流电路转换成电能,实现隔空充电。
这个实现过程有点像我们现在使用的 WiFi功能,通过路由器发送信号,然后在手机端接收到路由器的信号就可以上网了。
此前也有类似技术
今天稍早,小米发布了隔空充电技术,摩托罗拉也展示了类似的隔空充电技术,同样支持边充边玩,异物阻挡不影响充电等。
Energous是一家研究无线充电技术的公司,在2017年的 CES展览会上展示了支持远程充电的设备,包括支持远程充电的助听器等产品。
技术公司 Ossia在CES2019上也展示了一款支持隔空充电的手机外壳,通过这款外壳,手机可以实现小范围、真正的无线充电。
隔空充电能带来什么改变?
它不仅可用于手机充电,而且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小米官方称,不久之后,小米自研的隔空充电技术还可以在隔空充电的智能手表、手环等穿戴设备上,未来音箱、台灯等小型智能家居产品也可以实现无线供电,摆脱线材的束缚。
将来家庭场景各种智能设备可能会变得更加普遍,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家庭智能的小设备尽管不需要连接电源,但通常会内置一个扣式电池。尽管小功率设备虽能维持一年或几年的续航,但电耗尽后仍需更换电池,会带来不少麻烦。与此同时还有像智能音箱、夜灯等产品都是不能没有电源的,需要考虑供电问题,这些都增加了使用智能家居设备的复杂性。
智能家居设备中采用隔空充电技术,可彻底解决智能家居的供电问题,即使没有任何线材连接,也不受电源限制,减少了更换电池或电线的麻烦,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可能性。
将来如果隔空充电技术能达到很好的充电功率,手机甚至可以完全取消充电接口,直接使用隔空充电。将来当隔空充电技术普及时,我们或许真的不必担心续航问题。在家里或办公室里可以一直充电,手机随时都可以充满电,不必担心忘记充电,手机需要充电的概念可能会逐渐淡化。
所有这些使用场景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因为隔空充电功率足够大,甚至可以为电动汽车充电等等。
隔空充技术的各种应用场景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但是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真正落地商用,上面提到的小米或摩托罗拉并没有明确透露隔空充技术的落地商用时间。但现在该技术已经发布,这也为隔空充电技术的商业应用带来了更多希望,值得我们期待。你认为隔空充电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哪些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