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昭陵六骏、八骏图和诗经

清.郎世宁.八骏图.Eight_Steeds
《八骏图》是从周穆王驾着八匹骏马去昆仑山旅游的故事来的。那“八骏”分别是:
赤骥、飞黄、白义、骅骝、騄耳、騧騟、渠黄、盗骊。
传说嘛,越有鼻子有眼儿越像真的,所以传来传去这八匹马的名字也衍生出很多版本。
近人曹小钦所作之《八骏图》
周穆王
🐎西游记
昆仑山西王母
周穆王叫姬满,是武王的第四代孙,曾于公元前十世纪末到甘肃、新疆一带游玩,登上昆仑山,和西王母吃过饭。关于穆王的这次自由行,后来传说附会很多,于是“穆王西游”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神话。
《列子·周穆王》:命驾八骏之乘,乃观日之所入,一日行万里。
《穆天子传》:癸亥,至于西王母之邦。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其实是西方部落的一个女性酋长,后来被神化成女仙,然后还和穆王发生了一些不可言说的事。
六朝时开始有好事开始画《八骏图》,因为这个故事带有很浓厚的神话色彩,所以他们画《八骏图》里的马都很神,马背像龙,脖子似大象,总之一个字:骨骼清奇。到唐代,又出来不少有关《八骏图》的诗文:白居易的长篇《八骏图》、元稹的五言古诗《八骏图》、柳宗元的《观八骏图说》和李观的《周穆王八骏图序》等。这些大都是借古讽今,大多和唐德宗的望云骓有关。元兴元年三月,因朱泚和李怀光判乱,唐德宗仓皇逃往奉天,继而逃到梁州,后来可算回到长安时,他骑着出去的八匹马死掉七匹,唯有望云骓一匹活着回来,后来老死在飞龙厩中。关于这件事,元稹在《望云骓马》歌序中说道:“德宗皇帝以八马幸蜀,七马道毙,唯望云骓来往不顿,贞元中老死天厩。”李肇《国史补》说望云骓:“后老死飞龙厩,贵戚多涂写之。”
八骏图.郎世宁[清代].52.7X92
《柳河东集·观八骏图说》:
古书上记载着穆王驾八骏登昆仑的事,后来有多事之人把它画成图。看那些马的形状,非常怪异,都像在飞一样,有的像龙凤,有的像麒麟,还有的竟然像螳螂。世人听说是骏马,就想象它一定很奇怪。所以传说里的伏羲长的是牛头,女娲的身体像蛇,孔子的脑袋像四方形的面具。
所以爱马的人,非要按照《八骏图》去找马,肯定找不到。仰慕圣贤的人,一定要去寻找像牛头、蛇身、倛头的人,肯定也没戏。假使把天底下所有的《八骏图》都烧掉,那么骏马和圣贤才会出现啊。
柳宗元和白居易都说“八骏图,君莫爱”,因为那是祸国殃民的玩意儿。
郎世宁 阿玉锡持矛荡寇图
看看人家汉文帝就很深明大义:有人献千里马于汉文帝刘恒,文帝不要,说:我出行时前后扈从人很多,他们一天只能走几十里路,独我一个人骑着千里马,到哪儿去呢?文景之治就是这么来的,要有深明大义的皇帝。天马:汉武帝时,得乌孙国马,叫西极马,而大宛国的良马,则取名叫天马,也就是今天说的汗血宝马,司马相如还应邀写了一篇《天马赋》。
班固.汉书.南宋刘元起刊本
唐太宗
🐎昭陵六骏
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䯄、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为纪念这六匹战马,李世民令工艺家阎立德和画家阎立本(阎立德之弟),用浮雕描绘六匹战马列置于陵前。
身穿马具的飒露紫,其左为丘行恭
现藏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博物馆
昭陵六骏的马名专称,是唐人与突厥以及外域长期交往中所熟悉和使用的。而唐太宗以突厥语来命名自己的坐骑,就是以突厥赞颂英雄、勇士的风俗,来纪念唐初自己平定天下的丰功伟绩。
从左到右:什伐赤,青骓,特勒骠
金.赵霖.昭陵六骏图卷-什伐赤
什伐赤:虎牢之战逐个击破王世充、窦建德时所乘,臀中五箭。“什伐”对音转译为是突厥军事将领的高级官号。因此,“什伐赤”是用突厥官号命名的。李世民赞曰:瀍涧未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金.赵霖.昭陵六骏图卷-青骓
青骓:平窦建德时所乘,四蹄腾空,身中五箭,其中前体一箭,后体四箭。“青”,并不是古汉语中的蓝色或苍色,而是来源于突厥文Cin或Sin,为“秦”字之音写。隋唐时期中亚人和中国人都笼统地称中亚以西的“海西国”为大秦国,“青”、“秦”同音,泛指来自西方“大秦”的骏马。
李世民赞曰: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金.赵霖.昭陵六骏图卷-特勒骠
特勒骠:白里沁黄,平宋金刚时所乘,无箭伤。特勒膘。“特勒”原为“特勤”,是突厥文“Tegin”的汉文译名,是当时突厥汗国的高级官号之一,唐太宗以突厥“特勒”官号命名自己的坐骑,也是赞扬突厥骏马的一种习俗。
李世民赞曰: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
从左到右:飒露紫(仿制),拳毛騧(仿制),白蹄乌
金.赵霖.昭陵六骏图卷-飒露紫飒露紫:征洛都王世充时所乘,前胸中箭,丘敦行恭与李世民换骑,并为飒露紫拔箭,浮雕里附一武将,仿丘敦行恭拔箭。“飒露”的突厥语读音还原为“isbara”,汉译“沙钵略”或“始波罗”,乃是“勇健者”之义,常被突厥人用作领袖的荣誉性称号,曾作为突厥可汗的高贵称号多次出现在突厥碑铭中。所以飒露紫的真正含义就是“勇健者”的紫色骏马。李世民赞曰: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金.赵霖.昭陵六骏图卷-拳毛騧拳毛䯄:黄皮黑嘴,身布连环旋毛。平刘黑闼时所乘,身中九箭。这匹骏马是唐朝代州刺史许洛仁进献给李世民的坐骑,“拳毛”音源于突厥文Khowar,标准译名应源于“权于魔”,是西突厥控制下的一个小国地名,位于今新疆塔什库尔干以西和巴基斯坦最北部之间,故拳毛䯄可能是一匹与“权于魔国”种马杂交的良马。李世民赞曰:月精按辔,天驷横行,弧矢载戢,氛埃廓清。
金.赵霖.昭陵六骏图卷-白蹄乌白蹄乌:平薛仁杲时所乘,无箭伤。其语意来源于突厥语“bo-ta”,义为幼马或幼骆驼,是“少汗”之意,即这匹黑马是冠以“少汗”荣誉性专名的坐骑,带有赞美的称街和高贵官号的象征意义。李世民赞曰: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除了六骏外,唐太宗还曾在骨利干贡献的百匹良马中选出“十骥”,不过骨利干“十骥”的称号(即腾云白、皎雪骢、凝露白、玄光骢、决波𩨈、飞霞骠、发电赤、流金、翔麟紫、奔虹赤)含义非常清楚,都是汉语“腾云”、“发电”等赞美骏马的形容词。
郎世宁 奔霄骢 十骏图之一
以毛色分类
🐎诗经
騧骝骐骥骓
郎世宁 赤花鹰 十骏图之一
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据说蒙古语里关于马的字有一两百个。其实汉语里找起来也不少,《诗经》三百篇里就有很多。🐎四骊济济,垂辔沵沵骊:纯黑色的马🐎四牡騑騑,啴嘽骆马骆:黑鬃的白马🐎有骍有骐,以车伾伾骍:赤黄色的马🐎骐骝是中,騧骊是骖骝:红身黑鬃的马騧:黑嘴黄身马
郎世宁 红玉座 十骏图之一
骐:青黑色的马,或者白马有青黑色纹路🐎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騵:赤毛白腹的马🐎薄言駉者,有骓有駓骓:毛色苍白相杂的马🐎薄言駉者,有骓有駓駓:毛色黄白相杂的马🐎薄言駉者,有驒有骆驒:有鳞状黑斑纹的青毛马🐎薄言駉者,有驈有皇驈:黑马白胯皇:黄白色的马🐎有駵有雒,以车绎绎
郎世宁 凌崑白 爱乌罕四骏图之一
駵:黑鬣的赤马雒:白鬣的黑马🐎薄言駉者,有骃有騢騢:赤白色的杂毛马。🐎马驔有鱼,以车祛祛驔:腿胫有白色长毛的马鱼马:两眼有白毛的马🐎文茵畅毂,驾我骐馵馵:后左足为白色的马。🐎有骊有黄,以车彭彭黄:金赤色的马
郎世宁 乾隆大阅图.南苑阅兵
韩愈《马说》
🐎千里马
白居易借古讽今
白居易《八骏图》
穆王八骏天马驹,后人爱之写为图。
背如龙兮颈如象,骨竦筋高脂肉壮。
……穆王得之不为戒,八骏驹来周室坏。至今此物世称珍,不知房星之精下为怪。
……八骏图,君莫爱。
历史上颇有传奇色彩的周穆王在造父的帮助下得到八骏神马后,造了三种马厩,分别为天闲厩,内厩和外厩,他将八骏养在天闲厩内,次一些的马则养在内厩,再次的便养于外厩。周穆王、造父和八骏死后,世人不能分辨马的良莠,便以产地来分辨,冀地以北所产的纯色马为上等马,住在天闲马厩,杂色的为中等马,住在内厩,用以国王乘车补缺的备用和战事用,至于住在外厩的马,则供诸侯和王公贵族卿大夫以及派往四方的官员们使用,江淮以南的散马,是用来传递书信及服各种劳役的。不同的马所受到的待遇也不同。到了周夷王时期,强盗四起,因外厩的马营养不足,得到最优厚待遇的天闲厩的马又没有战场经验,到了打仗的时候竟然派不上用场,这使得周夷王发现这种马政制度的弊端,便下令天下各类马匹都和天闲厩的马一样,享受同等待遇,但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任务,到后来由于饲料供养不足,大量饥肠辘辘的马匹们逃到田野,大肆毁坏庄稼,使得百姓无法耕种,被迫为盗。唐朝诗人白居易认为造成这一恶劣后果的原因是周穆王过份看重名马神驹,以至于在马政上失策,后世遭殃,他在《八骏图》来中写出“八骏驹来周室坏”的诗句,实际上是劝谏当朝执政者,期盼明君兴国。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了马政制度对于统治者的重要性。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以马为师
🐎韩干
沈从文,王维
唐.韩干《牧马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韩干原来是酒楼的服务员,后来被王维赏识,资助他学画,学成后被召为宫廷画师,官至太府寺丞。善画人物,尤善画马,皇帝命他拜当时画马名家陈闳为师,他说:“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师也。”
韩干 《照夜白图》,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八骏图 杜荀鹤丹雘传真未得真,那知筋骨与精神。只今恃骏凭毛色,绿耳骅骝赚杀人。
观八骏图 刘叉穆王八骏走不歇,海外去寻长日月。五云望断阿母宫,归来落得新白发。
郎世宁 雪点雕 十骏图之一
沈从文有一个短篇叫《八骏图》,写的是八位被青岛大学请来的教授,都是人中才俊千里马,其实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玩意儿。也是讽刺“八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