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80.【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物理学史

2023-03-14 11:52 作者:也许夜煦煦  | 我要投稿

【万有引力与航天】物理学史

对外太空、宇宙有过研究的最开始的一个人就是那个“说一句话错一句话的男人”(亚里士多德),但是今天我们不对他做过多的介绍


托勒密

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太阳从地球的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觉得太阳是绕着地球在转的,所以提出了“地心说”并且认为太阳绕着地球做非常优美的匀速圆周运动(因为那个时候人们都信仰神的存在,他们认为是神创造了这个世界,创造了太阳,创造了地球,也是神让太阳绕着地球转的,而神是完美的,所以神所创造的一切也都是完美的)


哥白尼

则对“地心说”持反对意见,并提出了“日心说”,也就是以太阳为中心,地球是绕着太阳在转的,但是他认为就算是地球绕着太阳转也是做的匀速圆周运动(因为他信神)


第谷

是一名老师,他白天教书,晚上看星星,一看就是二三十年,他把他观测到的数据(太阳系)都记录下来,但是面对这些繁重的庞大数据,第谷很是头大(因为他不会算),所以就找到了自己的学生请他来帮忙,而这个学生就叫做开普勒

番外:有一次,第谷收到国王的邀请前去参加了一场宴会,由于国王的盛情款待,喝了很多酒,于是就特别想上厕所,但是出于对国王的尊重,所以他做了一个十分男人的决定,就是——憋着。但国王并不知道第谷在憋尿,所以不断地劝酒,而第谷呢,也不好推脱,所以只好又接着继续喝,最后在宴会上因憋尿而壮烈牺牲。。(省流:第谷,一个被尿憋死的男人)


开普勒

(一号捡漏王)是第谷的学生之一,也是著名的数学家(计算功底很牛),他拿着第谷老师花了大半辈子看星星所记下的数据,仅靠一支笔和一沓草稿纸造就了一个奇迹(就如同假期最后一天的你),就这样开普勒开启了漫长而又繁杂的计算数据的岁月,最后在第谷老师壮烈牺牲的推动下,将每次计算的误差8'的原因成功找出(地球绕太阳转的轨迹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圆形,而是椭圆的),终于计算出了震惊全球的开普勒三大定律

夫人(窜场):“第谷和开普勒,一个观测数据,一个计算数据,分工明确,跟俩八老子(南昌话,译为夫妻俩)一样。”


牛顿

(二号捡漏王)根据开普勒的第三定律给地球绕太阳转做受力分析,发现根本画不出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所以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苹果砸中牛顿的头,然后牛顿就发现了万有引力是错误的,人家是通过开普勒第三定律得出来的),但是牛顿只研究出了F∝(Mm)/r²,而真正的公式是F=(GMm)/r²,其中的G就是卡文迪什搞定的


卡文迪什

通过扭秤实验推出了F=(GMm)/r²,其中的G=6.67×10-11

关于扭秤实验(秒懂百科世界如此简单): 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亨利·卡文迪许决定要找出这个引力。他将小金属球系在长为6英尺(1英尺等于0.3048米)木棒的两边并用金属线悬吊起来,这个木棒就像哑铃一样。再将两个350磅(1磅等于0.4536千克)的铜球放在相当近的地方,以产生足够的引力让哑铃转动,并扭转金属线。然后用自制的仪器测量出微小的转动。测量结果惊人地准确,他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的参数,万有引力常量约为G=6.67259x10-11 (N·m² /kg²)通常取G=6.67×10-11(N·m²/kg²)


总结(上面的都是闲谈,下面的才是考点):

托勒密:“地心说”圆周运动

哥白尼:“日心说”圆周运动

第谷:观测数据(十分精确)(太阳系)

开普勒:计算数据,提出三大定律

牛顿:万有引力 F∝(Mm)/r²

卡文迪什:F=(GMm)/r² 扭秤实验 G=6.67×10-11



本节课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

@心淼一起加油吧!!

越努力,越幸运!!ヾ(◍°∇°◍)ノ゙


80.【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物理学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