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精神病主体
我理解的精神病主体结构 人的性欲(力比多)是需要一个泄口的,否则时刻脑子里都是黄色了。对于小孩来说,他们没有经历过“阉割”,所以相当于精力旺盛到处玩耍,就沉浸在享乐里。精神病和正常人不同,精神病是未进入象征秩序的,也就是说他们就像一两三岁的小孩,类似那种刚学会说话不久的小孩,还没学会不处乱拉屎撒尿的小孩。不像正常人,精神病主体的语言看起来说不上多么条理有序,他们的能指链是破碎的。精神病主体的能指和所指是绑定的,比如说正常人会知道下图:
是一个杯子。但到精神病主体那里就不同了,对于他们而言,他们的语言不是面对别人(大他者)而说的,他们眼里的别人可能和一个会动的玩偶差不多,讲话只要自己听懂就行了,永远都是自言自语,所以他们其中有人会把杯子认为是“猪”,“飞机”,“羊”,“汽车”,“草”……那别人(大他者)肯定听不懂,但他们自己明白啥意思。但有些精神病主体,碰巧就把上图和“杯子”这个能指绑定了,所以别人就听得懂了。以此类推,别的事物也一样。 BV1r64y147Xx 在这个视频里可以看到,他的措词遣句很显然和常人不同。 BV1gM411L7qv 可能秋雨吃了药吧(我觉得他在这个视频里没吃),他讲话起码没王哥那么乱 其实和倒错一样,精神病也是沉浸在享乐里,不过他是沉浸在自己的享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主要是各种天马行空的幻想,白日梦,每天都做白日梦,和自己玩),而倒错是沉浸在与他者的享乐(倾向于和别人玩)。精神病的享乐是实在的享乐,也即意味着难以言说。他们的思维极其跳跃,运转极快,可以瞬间把两个不相干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我觉得他们不是疯了,他们只是有话说不清楚,那在别人眼里看来就是一个疯子在胡言乱语,因为人家思维太跳跃了,跟不上节奏所以没法懂。 BV1gM411L7qv秋雨模仿女声唱歌就挺抽象的 BV1no4y1D7bn BV1ag4y1p7Mv 我觉得精神病主体的思维是正常的,甚至比某些常人还要好,但是说话有点抽象难懂(个人理解) 精神病主体通常会把一些能指认定为自己的内在特质,和其他进入象征秩序的人不同,其他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是谁,该干什么,而精神病主体对于这些基本持漠视态度。比如说,一个国王他自己心里明白,自己这个国王的位置是这个大的象征系统赋予的(社会有这么一个结构性的位置,他只是碰巧就生在那里了)。而精神病不同,精神病觉得自己是国王,那不需要理由,“我觉得我是,那我就是,不管你说啥我都是”,然后他就会真的模仿起国王的行为对军队和其他人指指点点,这样的行为不被当成疯子才怪。(把自己完全等同于某些能指的行为,无疑是白痴的,精神病性。例如MBTI人格测试,把自己完全等同于那个符号的人格,去扮演他,原本不是他最后却成为他,拿三言两语塑造出一个自我。其实我也能观察到,这个圈子里的人精神状态普遍不太好,也可以理解。) BV1Sh4y177iA 这个人觉得自己是天王神尊,试图用易经来发明永动机。 有些精神病主体的想象界和象征秩序是重叠的,也就是说,他们通过在象征秩序之中通过观察学习别人,在想象中去模仿正常人的行为,然后假装(认为)自己是正常的(在想象中认为自己是正常人)他们会用自己的想象去填补父性功能的缺失(父性功能是帮助主体进入象征秩序的功能)例如说,在公共场合不能乱拉屎,他是学习过的:在这里拉屎=被狂揍一顿,他会想象别人正在看着自己,要是做出太出格的行为可能会受到伤害。对于这种人来说,他根本不关心别人(大他者)的感受(精神病眼里没有大他者),别人对他来说像空气一样不存在,他只是因为害怕自己挨打才不去做那件事。他也可以通过产生想象性的移情(在别人身上的小他者)来规避这种行为,想象一下,要是自己看到有人在那里拉屎,臭到自己,一个不留神还踩到了,怎么办?那对于别人的视角来说,会不会也是一样呢?于是就产生了移情(共情):他即是我,我即是他,我替他感同身受,他踩到屎相当于我踩到屎,所以很难受。于是就规避了这个行为。所以说他们的逻辑和认识与常人是大不相同,因为这些纯粹出于想象性的东西也是符合逻辑的。 BV1gM411L7qv BV12M411J7re BV1Ba411r7ah 精神病主体通常没有欲望,因为他们是没有进入象征系统的。欲望是象征过后的碎片,是实在界的原初压抑之物。被规矩了不能做到某些事情,不能得到某些东西以后,那人就会变得想要了,没有得到才是想要。而且欲望是大他者的欲望,就是说人们具有从众心理,看到别人都追求某物那自己也会在无意识之中去追求,当人人都欲望钱,那他也会欲望钱。精神病主体根本不在意这些,社会规矩对于他们来说犹如空气一般,他们只想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到永远。 精神病主体对于世界有一套独特的,独属于自己的观点,在常人眼里是奇葩的,不可理喻的。他们建设起了只属于自己的大他者(类似一个很强大的灵魂伴侣)。他们的语言是独特的,都是新的排列组合,也不在乎别人是不是能看懂,自己能听懂就完事了。他们生活在被自己严密结构起来的世界律法里,这个世界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纯粹幻想式的,不贴合实际的,自娱自乐的。他们不需要别人的认可(不需要来自大他者的认可,因为他们眼里压根没有他者,或者说他者在他们眼里看来和自己是一样的,没有什么“我”和“不是我”的分别),通过自己的自娱自乐(实在界的享乐)活着(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精神病主体的成因,重在两点∶ 1.过量的创伤 2.极端过分宠溺的母亲 按照正常来说,人都是不完美的,随着婴儿渐渐成长,和母亲相处得久了以后会发现,母亲并不是时刻在场。那怎么办?等到婴儿长大成一岁多的小孩以后,他的那个结构(对占有母亲的欲望)就转向了象征秩序之中,转向那个象征母亲(虽然我不和母亲在一起了,但我可以和很多小朋友在一起玩。和这些小朋友玩在一起,代替了实在母亲陪伴的功能。这是人在符号学上的第一次死亡。)有些人甚至到了十几二十岁还没有脱离这种类似小孩的玩性,还想继续玩下去(如果此时进入恐惧症然后又被捞回来那就是倒错了,就像动画里的反派角色特别强势,压的主角喘不过气来,但在伙伴们的帮助下最后邪不压正的故事。这是对于他们自己的视野来说的)。但精神病主体不存在这样的分离,没有从实在走向象征,因为现实的母亲太强了,为他抗下所有创伤,并极力维持他那种在婴儿时期才有的全能性全能性(你想的我都知道,你一个表情我都明白什么意思,你一个动作我都知道你想干什么,我什么都替你为你,我什么都护你保你,你永远是我眼中的小孩)。例:狮忆母亲,他都那么抽象了还护着,养个白眼狼天天榨取她油水还心甘情愿。再例如动画《双城之战》里的金克丝,小时候亲眼目睹爹妈没了,被好心大叔收养,犯了什么错姐姐都护着。然后她在一次事故中把她的小伙伴和养父失手给杀了,搞得最爱她的姐姐也选择抛了她,这对一个小女孩的伤害不可估量。结果被反派黑帮老大收养,也是极尽爱护,犯什么错,杀了多少人炸毁了多少东西搞垮多少事业都帮她擦屁股。甚至在最后一幕她失手杀了他,他还能说出“你没错,你是完美的”这种话来。这样养孩子,不出点毛病那就有问题了。 精神病主体只是有发展为精神病的可能,不是说他们就是一群精神病了,疯子了。他们也可以靠学习在社会里生活得很好。一次大的打击或创伤性事件可能诱使这群人发病。但这不是全部,我猜测精神病主体应该还和基因有关,但是我的这种猜测没有依据,毕竟我没做过大量的社会实验,给有上述特质的人做基因检测,看看他们是不是和精神分裂症潜在患者的基因型一致。如果有上述特质的人同时和精神分裂症潜在患者的基因相似或一致,那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我的猜测。而且,要是证明这个,那说明拉康的理论起码不是空中楼阁了,起码有严谨科学的根基了。 精神分裂症: 我查到的脑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的成因是由前额皮质控制的神经递质的分泌失去了控制,神经递质胡乱分泌到各个脑区导致大脑生成了一些本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内容,即幻觉。正常来说,前额皮质通过为各个脑区的大脑细胞鸿雁传书,类似司令官的功能,将适量的神经递质分配到各个脑区让他们工作,形成正确的认知感官知觉。正常人的大脑在疲倦压力,或者是情绪过激,过度兴奋等等之下,前额皮质操控神经递质的路径多少也会出点问题,于是在睡眠的时候,各个脑区受控减弱了,就开始把现实里的各种材料乱七八糟的拼凑在一起,形成梦境。不过这种梦境没有精神分裂症患者来得极端,他们的大脑功能失调紊乱,和正常人的梦境不同,幻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病患者无法区别梦境和现实,他们感受到的现实像是一场真实的梦境,什么牛鬼蛇神都可以轮番上阵,也不难理解为何有些患者会觉得自己有超能力了。不过噩梦居多。 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和遗传大有关系。精神分裂症的遗传贡献率高达85%,然而,没有任何一个的单独基因或若干基因可以解释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理。(我觉得是这样的:物质影响精神。父亲因为社会压力太大,天天抽烟喝酒。母亲也是压力太大,可能上面两者结合生发了一些基因层面的突变,导致生下来小孩的大脑结构与常人不同。不过这时候还可以纠正。要是原生家庭和上上上面文叙述的那样奇怪,那孩子大概率会成为精神病主体)影响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的环境压力包括母亲在怀孕期间的情绪和生活压力,感染,营养等。要是一个孕妇天天吸二手烟,说不定胎儿会有问题。错误的分娩操作,婴儿出生后的家庭经济情况,儿童时期遭遇的逆境,动荡不安的生活等,都可能成为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病因。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叫阳性症状,另一个方面叫阴性症状。 阳性症状主要表现为幻觉和妄想。幻觉包括幻视,幻听,幻闻,幻触等,对于患者来说都是极为真实的体验(真实存在的梦境)。妄想包括被害妄想,例如总是觉得别人要谋害自己。也包括夸大妄想,比如说觉得自己有超能力,自己是太阳,碰见外星人等。幻觉和妄想之所以属于阳性,是因为很好分辨,都是很显然的思维和感觉障碍,与正常人有很大区别,一眼能看出来。 阴性症状指的是周围人在短时间之内不容易觉察出来的异常症状,主要表现为认知和情绪功能的减退,包括动机下降,自发的语言变少,社交退缩,认知能力损伤,思想贫乏,情感淡漠,难以保持注意力,记忆判断能力下降,难以决策等。精神分裂症患者难以保持专注,加上记忆力下降,认知贫乏等,他们可能说话说到一半就忘了,甚至只能说出支离破碎的内容。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第一次发病时间通常是在青春期晚期或成年早期,也就是18到20岁。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会认为自己没问题。在发病早期尚未求医的时候,在生活中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冲动的决策了,这些会使得他们工作学习能力下降。 阳性症状不是时刻存在,而阴性症状时刻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