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小心汽车爆胎!轮胎出现这4种情况必须换!
夏天到了,气温升高,轮胎也会受到影响。轮胎是汽车最易磨损的零件之一,也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如果轮胎出现问题,不及时更换,就有可能导致爆胎等严重后果。那么,怎样判断轮胎是否需要换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轮胎出现的4种危险信号。

1.磨损标记达到极限
轮胎上有很多数字、字母、沟槽等标记,它们都代表了轮胎的某种参数。其中有两个标记是用来判断轮胎磨损程度的。

第一个标记是一个小小的▲形状,位于轮胎侧面。这个三角形就是告诉我们轮胎的最低磨损限度。一旦轮胎的磨损触碰到了三角形的尖角,那么这条轮胎就到了必须要更换的地步。

第二个标记是在沟槽里面凸出来一道高1.6毫米(规定最小沟槽深度)的标记。如果你转转轮胎就能看见这个标记,那说明你的轮胎已经磨损到了极限。一旦轮胎磨损到胎面与标记平齐,就该换胎了。
2.轮胎表面明显划痕
除了磨损标记之外,还要注意轮胎表面是否有明显的划痕。这些划痕可能是由于侧方停车时不小心卡在马路牙子上造成的。尤其是新手司机,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是轮胎正面压在路沿上还好,如果是侧面接触马路牙子的话,就很危险了。因为轮胎侧面的橡胶厚度往往不超过1厘米,一旦被划个口子,就有可能伤到子午线层(就是那些金属网)。子午线层一旦受损,整个轮胎的结构就无法得到保障,轮胎随时都有可能爆胎。

特别是车速越快,这种危险越高。因为车速高,胎压也就越高,气体压力很容易让金属层出现毁灭性损坏。所以,如果你发现轮胎侧面有肉眼可见的口子,不要犹豫,赶紧换胎。一般来说,最极限的侧面划伤不能深到4毫米。如果超过了这个深度,就极易发生爆胎。

3.轮胎鼓包
除了划伤,轮胎侧面还有鼓包的情况。这个就没得商量了!鼓包的原因,可能是胎壁被划破、轮胎老化、轮胎质量差等等。不论是哪种原因,只要看到鼓包,请不要开车!不要碰!不用想!换!

鼓包的危险性非常大,因为它意味着轮胎内部的气压已经超过了轮胎的承受能力,随时都可能爆炸。而且鼓包的位置很难被发现,有时候只有在充气或者开车时才能看出来。所以,每次开车前都要仔细检查一下轮胎是否有异常。

4.胎面扎破有裂纹
前面也说了,轮胎胎面最厚实,也最容易被扎破。那么,扎破成什么样的轮胎就必须换呢?首先,扎破的洞不能太大,直径不要超过6毫米。如果超过了这个大小,就很难修补了。

其次,扎破的深度也不能太深。因为随着轮胎的磨损,能承受的扎破深度也越来越浅。如果扎到了子午线层或者钢丝层,就会影响轮胎的强度和稳定性。所以,“扎多深还能继续开”这个问题,不好明确回答。最好是及时去修补或者更换。

最后,还要注意轮胎表面是否有裂纹。这些裂纹可能是由于轮胎老化或者发脆造成的。在夏天,由于温差大,轮胎在热胀冷缩下容易出现表面龟裂。这些裂纹会让轮胎失去弹性和抗穿刺能力,也会增加爆胎的风险。

以上就是夏季高温造成爆胎的4种情况。如果你的轮胎出现了任何一种情况,请立即更换新的轮胎。不要为了省钱而冒险开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记住,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