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摊牌了,湖南人讲话全世界最可爱

2021-10-28 12:46 作者:浪潮工作室  | 我要投稿

在什么都讲段位的现在,低端玩家真的是太难了。游戏打得不好,你会被打成“倔强青铜”和“坑爹黑铁”,在高玩的嘲笑下瑟瑟发抖。


而在普通话标准程度的Battle中,全国各地的南方人才们也被北方人消费了个够,从蔡卓芬笑到渣渣辉,从窃格瓦拉笑到蓝瘦香菇,从四川到福建到广西,都被贴上“塑料普通话”的标签。


但在各种塑普之中,有一种塑普,她不卑不亢,坦坦荡荡,充满了综艺和我们的生活。


她不如广东塑普软糯,也不似广西塑普野生,她听起来骄蛮傻雕,却处处都流露着可爱与真诚。


她,就是狭义语境下的唯一指定塑普,湖南塑料普通话。


湖南塑普,可爱到中毒 


试想一下,如果你有一个湖南女朋友,共进晚餐时她越过剁椒鱼头,对你说:


“你爱我不咯(lo)?”


“那你愿意娶我啵(bo)?”


“那你愿意一辈子对我好一辈子不许惹我生气不咯(lo)?”


这是《屌丝男士》里,柳岩对大鹏发起的“求婚三连”。亲切的家乡话,让柳岩一秒变身可爱邻家少女。


剧中,刘岩向大鹏“表白” / 网络


而在四季分明的湖南,一定要用“你要哦该咯?”(你想咋整)作为争吵的结语,引导一个开放式结局。


语调偏高,嗓门偏大版的“你要哦该咯”表示一种无所畏惧玉石俱焚的挑衅。而语调偏低,声音柔和些的“你要哦该咯”则暗含着他的绝望与无奈。


同样的一句话,两种不同的语调代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发展,愤怒、不堪、委屈、真诚......种种复杂情绪可能同时都深藏其中。争吵都如此可爱,也只有浮兰话了。


被誉为 “中国第一洲”的长沙橘子洲,坐落在湘江中央,漫步江边能遇到许多湖南妹陀和满哥 / 视觉中国


因为含义丰富用途广泛,从《天天向上》到《快乐大本营》,汪涵将“你要哦该咯”带上各种综艺节目,甚至因为过于有毒以至于出现人传人现象,让香港萌娃费曼在《爸爸去哪了》对着影帝老爸吴镇宇,也飙出一句标准的长沙化版“你要哦该咯”,让霸道总裁怜爱又无奈。


被传染并不是他的错,只怪可爱的湖南塑普太上头。


“长沙小骄傲”张艺兴,最大的爱好是在节目嗦塑普,“啊哟嘞,莫(mo)搞我咯!”“烦人不咯!”让本就看起来无比纯良的小绵羊更显无辜。而他可爱的塑普,也传染了隔壁江西老表黄磊,在节目上深情地说“不要咯,哥哥们会怀疑我的咯。”


甚至被做成表情包 / 网络


据张PD说,连韩国人都被塑普的魅力折服,他在exo进修时,纯正的塑普带跑同队所有韩国欧巴。


那么可爱的湖南塑普到底拥有什么魔力,国内国外无敌手,让接触的人一个不落,全部中毒的呢?


湖南塑普,为什么这么上头


湖南塑普最有传染性的就是她那独特的腔调了。据说,上手湖南塑普的最快方法,就是用唱歌的调调讲话。


很多时候,我们用音调来表达喜怒哀乐(比如卧草的一百种说法)。标普以北方官话为基础,四个音调ā、á、 ǎ、 à分工明确,读来铿锵有力,字正腔圆。而湘语音调数量一般是5-8个,因此对于长期用更多的音调来表达情感的湖南人来说,标普的四个音调显然不够[1]。


所以尽管塑普理论上也同标普一样是四个声调,但是我们能很明显地感受到,他们的调有点“不着调”——经常是和着他们上扬的情绪,能挑多高挑多高。明明是平声(ā),却要挑成上声(á),是上声的,则要挑得更高。


长沙“本土”著名奶茶店茶颜悦色。湖南人不仅说话“高调”,开店也很有个性,尽管全国闻名,茶颜悦色目前也只在长沙、常德、武汉和深圳设有分店 / 视觉中国


转着弯向上挑的高音让湖南人说话像唱歌一样,配合着他们说话快不打弯的语速,魔性带感,能够迷倒众生也就不再奇怪。毕竟,谁能拒绝这样开心快活的语言呢?


和所有南方方言一样,湖南人也难逃平翘舌、nl和hf的折磨[2]。


如果你凑巧有个浮兰室友,你大概率会被“我肥来哒”和“怎么肥四咯”洗脑。


在湘西古城中临摹的湖南妹陀,清秀的她大概率hf不分 / 视觉中国


与习惯张大嘴巴说话,发音字字饱满的北方人相比,湖南人发音时嘴巴并未张完全,硬要说的话,嘴型像是含着一小块竖着的鹅卵石。


就拿声母发音来说,送气音,也就是p, t, k, q, ch, c,湖南人是不送气的[3]。倒不至于像广西人把“想哭”读成“香菇”,把“天天”读成“颠颠”,湖南人的发音会微妙许多。


如果说标普发送气音时的感觉,像是从嘴巴里吐出一颗鹌鹑蛋,那么湖南人在说这些音时,顶多是小鱼吐泡泡。


除了音调和发音之外,湖南话可爱的秘诀就在于她独一无二的语气词。


比湖南塑普更可爱的是湖南的人 / 视觉中国


据研究,塑普频繁使用的语气词多达12个,是标普的两倍[3][4]。


咯是弗兰人讲得最多的一个字,没有之一。它不仅可以表疑问,还可以通过音长和语气表达怒气值。


它还可以用于打招呼,比如许久未见的朋友打招呼:“XX别(弗兰人对朋友的昵称),洗jio(脚)克(去)啵?”根据坊间传闻,每日深夜,都有一半的湖南人在给另一半湖南人洗jio。


弗兰人也很爱卖萌:塑普版的“没事”是“冒得事哒”,“我吃过了”是“我恰(恰饭的恰)哒。”


就很,萌萌哒。


说到恰饭,嗦粉是湖南人的最爱:“嗦粉去不咯?”“好哒“ / 视觉中国


频繁使用又很独特的还有“噻”,用法同Let's go。


“下课打球啵?”“走噻!”


“噻”甚至让放学约架都变得可爱----“来噻,来噻,你看我怎么打你咯。”


当我们结合多种语气词,句子会变得更可爱,不信你看:


“我饿哒,有个巷子的糖油粑粑好好恰滴,我带你去吃咯,走噻?”


长沙太平街街头,糖油粑粑等各式小吃、茶馆、网咖一应俱全 / 视觉中国


配合音调和语速,浮兰塑普,既可爱又Rap,也难怪那么洗脑了。


那么弗兰人有多爱嗦他们的塑(suo)料普通话呢?


湖南省的第一语言,是塑普


在学校,弗兰小朋友一口一个“你要哦该咯”放学后相约小操场;在单位,弗兰上班族对着领导说:“别给这么难的任务噻,别搞我咯。”


只要有湖南人在的地方,就有一口亲切可爱的塑料普通话。


可是,别看现在说得欢,湖南塑普的诞生,其实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正在大张旗鼓推广普通话[5]。湖南地区因为方言又多又复杂,让普通话推广变得尤其困难。七大类汉语方言,湖南地区占四种:湘语,西南官话,赣语和客家话,以及一些大类不包括的土话和乡话 [6][7]。


湖南湘西凤凰古城,由苗族、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湖南方言的复杂也离不开种族的多样 / 视觉中国


湘语超过半数湖南人都在说,是湖南使用最频繁的方言 [8][9]。而湘语源于古代楚语,在音调、发音和词汇上都与北方官方存在很大差别。先贤孟子曾评价楚语为“南蛮鴃舌”之语,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这是什么鸟语”,可见当时的湖南话对于这个山东大汉来说是多么难懂了。


即使在湘语内部,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也分成长益片、娄邵片、吉溆片三种不同版本的湘语[8]。而在长益片又分成三个小片,在小片之中长沙话和湘乡话也有不同。


所以在湖南,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可真的不是在开玩笑。走出家门,下一个村就是异国他乡。


曲折的张家界山路。在湖南,走过几个弯,山头另一边的语言可能就听不懂了 / 视觉中国


奇妙的是,在残酷的多种方言battle之后,最终由塑料普通话完成大一统,复杂多元的湖南方言们与标普融合,在塑普身上达成共识。


当然,塑普也不是一下子就长今天这样。从时间线来说,越早越像方言。而我们现在所听到的,已经近乎是完全体的塑普了,80 90后们大多可以说得一口还不错的普通话,很多人甚至可以分得清hf和nl[3]。所以现在的湖南塑普除了发音、语气词和一些词汇,与标普基本别无二致。


而塑普如此受追捧,原因也很简单——它集普通话与方言之长,非常万能。因为底子是普通话,所以即使是完全听不懂方言的外乡人,也基本都能听懂塑普[3]。而在此之外,塑普又继承了方言在调调和语气词的“神韵”, 锦上添花,听来倍感亲切,热情友好[3][10]。


长沙黄兴路步行街,热情可爱的湖南塑普背后是热情可爱的湖南人 / 视觉中国


不仅如此,塑普还拥有很多方言和普通话都没有的特殊优势,作为一门年轻的地方语言,他充满活力,还在不断进化。


因为音调的特殊性,塑普对很多外来词汇的接受度都很高。甚至可以与外语无缝衔接。


2016年,廖佳琳以一首“蹂躏你的吉普”(rolling in the deep)一炮走红,嘹亮的嗓音与曲折的调调水乳交融,Rolling in the deep下一句紧跟“我宁乡来只猪(ju)”,穿透耳膜直达思维,让灵魂颤抖,让阿呆(阿黛尔)沉默。


“神曲毁灭者”廖佳琳用湖南花鼓戏唱腔全新演绎Rolling in the Deep / 网络


塑普也在不断创作网络新语,成为湖南方言与普通话世界交流的桥梁。


“雷人”这个上古网络热词就是通过塑普流传而出,“雷”自古以来就是长沙话方言,与我们现在的使用方式完全一致。而前些年火到飞起的“没卵用”和“有卵用”两兄弟也同样源自湘语。


甚至今年频繁刷屏的“Up主又在恰饭了”的“恰饭”也源于湖南塑普。


兼容并包的同时还能不断输出,湖南塑普,你真是下不得地嘞(你真是太强了)。


在湖南,剁椒鱼头和农家小炒肉,都辣不过浮兰妹陀。能嗦的不仅有香喷喷的湖南米粉,还能嗦一口suo料普通话。


这么可爱的语言,你能不爱的咯?


作者:唐小船


参考文献:

[1]胡烽. (2019). 湘语声调的类型学研究

[2]周芍. (2013). 长沙方言新老两派的语音对比研究. 现代语文: 下旬. 语言研究, (12), 18-19.

[3]王艺亦. (2018). 长沙“塑料”普通话研究

[4]徐晶凝. (2000). 汉语语气表达方式及语气系统的归纳.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3, 136-14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6). 当前推广普通话工作的背景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3). 中国语言文字概况.

[7]彭建国,彭泽润. (2008). 湖南方言历史研究

[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2012). 中国语言地图集 第二版 汉语方言卷.

[9]湖南省人民政府(2013). 湖南

[10]劲松, & 牛芳. (2010). 长沙地方普通话固化研究——地方普通话固化的个案调查. 语言文字应用, (4), 41-49.

我摊牌了,湖南人讲话全世界最可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