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是什么影响了女性之间的关系?女性电影《弗兰西丝·哈 Frances Ha》TA像极了温柔刺痛。

2023-05-30 19:25 作者:导演胡玛格  | 我要投稿

TA像极了成长里的温柔刺痛《弗兰西丝·哈 Frances Ha》

弗兰西丝·哈 Frances Ha (2012) 实在是不那么主流的一部电影。从开始就没有任何的激烈的情绪走向,轻松接近是生活纪录片视觉感的黑白主调,慵懒平静,甚至连女主和男友产生的分歧都显得轻描淡写。

弗兰西丝觉得和闺蜜一起住更自在,和男友同居自己就要被迫接受彼此难忍受的习惯。可当她与男友分手后,以为一切照常,却得知闺蜜为了交通便利要搬去和自己日常不喜欢的女生同住。

看到这部电影最后被很多人理解成为了蕾丝边,我实在忍不住来叨叨两句。因为表面上好像她更喜欢和闺蜜在一起。包括后面的剧情引导,她的伤心,她的难过,她与闺蜜之间那种情感上的分裂和刺痛,但是,其实我更多的想把它解释为成长里舒适圈被打破的痛。

人在生理关系肉欲情欲以外,更多是精神层面和实际生活上的安逸舒适。也许有人会提出那么贯穿全剧的那句感人的话怎么解释?为了不过分剧透我就不全部揭开了。看到最后相信你会了解。

我想我们都曾经有过和某一个人彻夜长谈,某个阶段彼此灵魂共振的时候,然而那个时刻,未必都要上升成爱情。而只是,在那个阶段你们彼此需要。我常常觉得这种感情高于爱情亲情却也低于爱情亲情。因为只要不谈论任何占有争吵分离割裂的情感,都看起来美好极了。你们不需要为彼此解决,甚至于,你们也没有办法解决。所以这种感情美好的高于爱情和亲情。而爱情和亲情太难了,难在综上所诉的一切最糟糕的场面都被包含在内了。所以这种看起来美好的感情也低于爱情亲情。

显而易见的,和闺蜜之间的情感从闺蜜离开共住的小屋到结婚去日本定居。女主一直处在被动状态,她自以为的被抛弃的心结里,令她遗失了自己。当闺蜜与老公闹矛盾在她的陋室挤了一晚以后,她却自顾的觉得未来,他们又可以一起前往纽约闯荡。这的确是一种捆绑的心理,但我不认为女主该去被责怪。因为她只是没明白这段依赖终究是贪恋舒适圈导致的。

女主未能被舞蹈团选上,失去了工作,整部电影都在围绕女主由于生活窘困不断地各种找地方借宿而展开,当她如约再一次来到舞蹈团,经理人告诉她,她可以选择留下来,但她不能跳舞,她只能接受一份薪水不高的文员工作。可她能得到一个练舞的排练厅机会。她拒绝了。她不肯服软,又不接受自己此刻目前还不够优秀。她傲气的表示,她才不在乎这份工作呢。她有的是地方请她跳舞,跟着她离开了。以为到毕业的大学里工作一样可以得到舞蹈房练舞的机会,然而,她被舞蹈老师赶了出去,她窘困的不得不在学校当个宿管阿姨,整个人生处于了灰暗阶段。

我为什么始终坚持认为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电影,而不是爱情的电影呢?如果你有留意到这部电影的音乐,和几乎相近的音乐节奏里,以下几组镜头的语言一直在暗示着弗兰西丝的每一步成长。                   

假如你还在被影片中那句核心台词蛊惑,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组镜头。当闺蜜在那个早晨不告别就离开她时,她赤脚奔出门外大喊,企图挽留。

我认为这个赤脚的设计是非常绝妙的,电影语言之所以美好的不像话,正是因为这种利用画面表达内容的饱和度高于任何语言解释的力度。赤脚正是弗兰西丝的状态,而闺蜜离开,也终于使她低头看到了自己的脚,这里的暗示不言而喻,她终于从对于那份闺蜜间的舒适圈情感里解脱开了,她是时候该面对自己的成长道路了。她该向前走了。

回想一下自己年少时对某些人的依恋,回想自己因为骄傲错过的善意,回想害怕逃离舒适圈的怯懦,回想用捆绑与某人的亲密关系来使自己感受到安全。

捆绑老板,认为我过的好不好都是因为老板啊!”老板我为你操碎了心“

捆绑友情,我当你是朋友,才这么依赖你。”你的生活我也要参与“

捆绑子女,我最爱你,宝贝,我心里只有你。”你却不同样爱我“。

捆绑父母,你怎么不给我我想要的全部。”你生下了我啊”。

捆绑同事,你会为什么不帮我。“反正我不会啊”

但凡捆绑式均可以演变成一场自私的伤害自己的行为结果。看到了么,这种句式里没有“自我”,更多的是抱怨和对立。

弗兰西丝最终回到了舞蹈团答应了那份文员工作。她选择放下那份对立感,她接受了走出情感的舒适圈。

再次看到闺蜜是在她编舞的团队终于登台的那一天。演出结束后,庆功宴上,华灯下,人群里。

当那份情感对立消失之后,她们彼此在人群中相望,和从前一样笑容溢在嘴角。人在成长过程里,情绪对立是非常可怕的

没有办法积极的独自处理问题,于是将对立感化作攻击。总是喜欢在人身上找问题,而不是将事情本身摊开来看,是不是经常也发生在自己的周围呢?譬如工作中,本来没有对立感,但你却感觉受到了侮辱,譬如弗兰西丝面对经理人的时候,人家坦诚的告诉她,她的舞蹈不能登台,是否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继续你热爱的舞蹈,弗兰西丝却觉得受到了攻击。这就是典型的不成熟的对立思维。

当闺蜜选择和男友结婚,一脸幸福的出现在她面前,她就以她看不上闺蜜男友的对立态度出现。仿佛只要闺蜜和男友互动甜蜜就是在与她对立一般。而至始至终,选择用对立的态度去面对世界的人是她自己啊。

其实,只要我们先放下对立本身,平和的表达态度,事情永远没有可能比对立更糟。你面对生活的态度糟糕,还是你的生活你的朋友你的上司你的爱人本身糟糕呢?态度永远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而不是事物本身。闺蜜的远离,很多时候是无法接受这个对立的你,而不是代表别人觉得你很糟糕。永远不要去揣测别人不爱你,或者非要与你作对。放过你自己,你会有幸运收到更好的人和礼物。

影片最后,弗兰西丝站在屋内,她张开双臂笑容溢出。(房子够大哦,她不用再卷缩在别人的沙发上了)

她在干净整洁的书桌前写下一张弗兰西丝的卡片后,她转过身环顾房间。接下来一个近拉镜头,我想再次提醒,这依然是在暗示一种成长。由远拉近的镜头,女主的脸慢慢被拉成特写,不再是之前那种冷静的客观视角。女主的脸慢慢拉近,也在暗示着女主终于“长大"了。

信箱前,弗兰西丝将写有自己名字的小卡片插入卡座。当你拥有姓名的时候,你首先应该先学会如何拥有自己,成长的过程里。我们会遇到太多的人,太多的故事。那些关于爱“人”,爱“舞蹈”的碰壁里,其实藏着很多你自己当下看不到的”逃避“式”对立态度“。

舒适圈固然容易令人沉迷,但是不管多困难,先把对立放下,总是正确的吧。

最后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场

                      

像不像青春成长故事里的一切

是什么影响了女性之间的关系?女性电影《弗兰西丝·哈 Frances Ha》TA像极了温柔刺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