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肝病,几个便宜又有效的方子分享给你!
肝病是指在肝脏部位所发生的病变。其包括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脓肿、肝癌、酒精性肝炎等疾病。肝病主要表现症状有乏力、食欲不振、饭后饱胀、上腹部不适、恶心、厌油腻、有黄疸、肝掌、蜘蛛痣等。此病症较为常见且危害性较大,患病应及时治疗并注意预防。中药治疗肝病的经典方剂有多种,其中包括了一些常用的方剂。
中医治疗肝病的优势
1.辨证论治,倡导个体化治疗
辨证论治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最大区别之一。中医认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人,即使因相同的病因而致病,其在人体内发生的病理变化也是不相同的,特别是个体的体质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更大。中医治疗倡导个体化,在重视治病外因的基础上,强调个体差异(内因),因此收到较满意的疗效。
2.饮食起居,全面、整体调理
疾病的发生发展,并非受单一因素的影响,与患者饮食起居、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完整的中医治疗,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一系列适宜的修养方法,以促使疾病痊愈。
3.副作用小
肝脏是人体的一个代谢器官,体内的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激素、胆红素、药物及其他毒物均在肝脏内完成,肝脏还能合成胆汁,合成消化酶,堪称人体的“化工厂”。中医治疗所用的中药,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称的上是地道的“绿色疗法”。
中医药方
1.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是治疗肝气郁结的经典方剂,主要成分有柴胡、白芍、枳壳等。它具有疏肝解郁、调和肝胃的作用,可以缓解肝气郁结引起的胁痛、情绪不畅、胸闷等症状。
2.清肝泻心汤
由生地、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柴胡、栀子、炒酸枣仁。有滋阴补肾,清泻心肝的功效。主治肾阴不足,心肝火旺证。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自汗,心悸怔忡,胸中热痛,手足心热,心烦失眠,口干咽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或结代。临床适用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症等出现上述证候者。
3.扶正解毒汤
原料为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丹参15克,板蓝根15克,半枝莲20克,白花蛇舌草20~30克,大黄3克,黄芪20~30克,甘草7克,银耳30克。主要有扶正补益,解毒祛邪的作用。适用于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中药治疗肝病的经典方剂有很多,以上列举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使用中药治疗肝病时,应该根据病情的具体表现和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在服用中药时,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避免不当使用或者过量使用中药,以免造成不良反应或者毒副作用。另外,患者在服用中药的同时,也应该结合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