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雷射程不够怎么办?那就用导弹送它一程,澳军伊卡拉反潜导弹

鱼雷在海军历史上绝对是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两次世界大战中鱼雷摧毁的商船和军舰不计其数,表现出很高的作战效率,不过鱼雷受制于它的结构特点,它的攻击速度和有效射程与舰炮相比有所不足。

二战后,声纳探测技术获得进一步发展,此时的海军发现一个略显尴尬的事情,那就是水面战舰可以用声纳探测到更远距离的潜艇目标,而反潜用的鱼雷却无法展开远程攻击,又或者需要较长的航行时间才能抵达目标区域,留给敌方潜艇的反应时间太长。那么如何将破坏力巨大的鱼雷快速投放到距离目标足够近的区域呢?澳大利亚研制了伊卡拉反潜导弹解决了这个问题。

伊卡拉反潜导弹并不是用导弹攻击潜艇,它是一种组合武器,利用一款特别制造的导弹挂载一枚鱼雷,让导弹先送鱼雷一程,在短时间里出现在目标区域附近,接下来就释放鱼雷让它完成自己的使命。
反潜导弹(或者称为反潜火箭)的研制工作在1959年展开,1964年装备部队。导弹全长只有3.429米,尾部安装布里斯托尔航空喷气有限公司开发的两级固体燃料Murawa火箭发动机,整个弹体扁扁的,带有固定的小尺寸弹翼和垂尾。

鱼雷采用Mark 44或Mark 46声导鱼雷,以Mark 44反潜鱼雷为例,这种鱼雷是美国在50年代后期研制的空射或舰射轻型鱼雷,口径12.75英寸,长度仅为2.5米,战斗部重量34千克。
鱼雷在导弹的腹部呈半埋的状态,日常里它们就是一个整体。当军舰通过声纳捕捉到目标并得到攻击命令后,导弹从一个导弹发射架上发射出去,它的最大射程19千米,最小射程914米,当导弹抵达预定区域后就会抛弃自己的腹鳍等设备,然后投下带有小型降落伞的鱼雷,鱼雷自行攻击目标,而导弹则继续往前飞,在较远的地方坠毁,这是为了避免导弹坠毁影响鱼雷工作。

通过导弹的帮助,确实有效地提升了反潜鱼雷的打击距离,澳大利亚这款反潜武器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好评,它被安装在护卫舰、驱逐舰上,英国皇家海军、巴西海军、新西兰海军也都曾使用过,总产量约为2000枚。
其中英国使用的版本有很大的不同,这是因为英国自己生产的Mark 44鱼雷不同于美国版本,而且导弹的系统与英国海军使用的系统不兼容,战舰内部设计风格也不同。当时英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英国皇家海军面临着更大的反潜压力,他们还要求鱼雷有不同的战斗部载荷,甚至能安装反潜核弹头,做到一击必杀。

当然了,伊卡拉反潜导弹也有缺点,那就是整套系统过于庞大,对战舰的空间要求较高,舰体内部需要弹药储藏室,发射架需要足够的空间来完成角度调节,看起来就像是早期的防空导弹系统,试想一下一艘驱逐舰既要安装舰炮、反舰导弹、防空导弹等作战武器,还得腾出一片甲板安装伊卡拉反潜导弹,排水量不够的话还真装不下。上世纪80年代时整套系统得到了优化,重量和尺寸都有所降低。

伊卡拉反潜导弹重513千克,长3.429米,翼展约1.52米,射程在914米~19000米之间,最大飞行速度713千米每小时,巡航时速658千米每小时,发射器最大仰角55°。